论转型时期俄罗斯公民社会:兴起、近况与展望[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进入转型时期转型时期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社会思潮的多元化,成为俄罗斯公民社会兴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非政府组织影响有限、中产阶级不成熟、公民政治参与意识淡漠。推进俄罗斯公民社会的对策有:大力培育中产阶级、培育公民文化、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影响、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发展市场经济同时重视解决社会问题。俄罗斯公民社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其培育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俄罗斯;公民社会;社会转型
  中图分类号:D751.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7)04-0058-05
  自从1991年社会转型以来,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巨大变化为俄罗斯公民社会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研讨俄罗斯公民社会的兴起,略论其近况及存在的问题,展望其发展前景,关于中国的公民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俄公民社会兴起的历史背景
  俄罗斯公民社会的产生源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的转型,俄罗斯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转型,客观上为公民社会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在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公民社会一直被国家吞没,实质上是国家社会合一的结构。国家因承担了过多的社会功能而逐渐官僚化,独立于国家的自治性组织也是不存在的。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大力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允许公民不经党的指导和参与就可以建立非正式的组织团体,从而实质上放松了国家的政治控制,各类“非正式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但是,俄语论文题目,这些组织的建立也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出现了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当时它们并未被赋予合法地位,仍旧是弱小的,“支离破碎的,还不足以成为构成政治舞台的相互影响和关系网络的一部分,这个政治活动的舞台仍被看做政党一国家的当然的权力范围”。
  (一)经济因素: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
  俄罗斯转型以来,通过私有化逐步改变了原来高度集中的单一公有制经济,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公司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俄罗斯通过大力推行私有化,从以国有制为主的所有制形式向多种所有制形式过渡,根除政企不分的现象。“俄的私有化主要通过公开拍卖、租赁和退赔等方式进行。经过几年的改造,原来国有公司一统天下的局面被全面打破,多种所有制并存和竞争的局面初步形成。”
  (二)政治因素: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
  社会转型以来,俄罗斯实行了西方式的民主政治制度。这些民主政治制度的初步建立成为公民社会发展的政治因素。第一,俄罗斯独立以来,大批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政党和社会团体纷纷建立。早在1990年2月,俄罗斯就开始实行多党制。俄罗斯法学承认意识形态多元化,公民享有结社自由。当时俄罗斯涌现了大批大大小小的政党和社会团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载体和组织形式。第二,俄罗斯独立后,政府通过立法对现存的社会组织进行保护和规范。1991年通过的对于结社的立法为非政府组织的注册提供了法学基础;1993年俄罗斯宪法的确立为公民的自由和独立性团体的权利提供了法学保障;而1995年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的《非政府组织法》确立了非政府组织的合法性地位。在这种政策环境下,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经历了一个非政府组织迅速发展、民众集会和结社的自由与权利不断扩大的过程。“比如,在新西伯利亚州,90年代中期公布的非政府组织有400个,到1999年达到1800个;而莫斯科到2001年登记注册的非政府组织的数量达到了两万个之多”。据俄罗斯司法部统计,在俄罗斯正式注册的非政府组织现有大约13.5万个;在全俄罗斯定期或不定期参与非政府组织活动的人数接近200万。
  (三)文化因素:多元化社会思潮的作用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共放弃了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导致社会思潮多元化。1991年苏联解体后面对激烈的社会转型、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强烈冲击,俄罗斯的思想文化可谓多种多样,各种思想文化碰撞,大西洋主义、欧亚主义、斯拉夫主义、共产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权威主义等等思潮不一而足。“转型时期俄罗斯的社会思潮,更是对俄罗斯社会转型现实状况的反映。1991年以来俄罗斯发生的急剧的政治经济转轨给俄罗斯带来了全方位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制度、体制、技术到价值观、习俗和社会心态各个方面,社会因此产生不同的心理认识和价值判断,在这一重大历史转折关头,不同阶级、阶层和集团,不同思想派别的俄罗斯人纷纷提出各自的认识和主张,勾划俄罗斯的未来发展道路。”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客观上为俄罗斯公民社会的形成提供了文化土壤。
  二、俄罗斯公民社会的近况
  俄罗斯公民社会按照社会转型的时期大体可以分为两大阶段:一是叶利钦时期,二是普京时期。而叶利钦时期因为政府没有处理好与金融寡头的关系,加上转型时期激烈的社会动荡、私有化导致的社会全面危机,使得公民社会发展缓慢。到了普京阶段,随着经济的复苏,政治制度的逐步完善,公民社会开始得到进一步发展。普京总统上任以来,其强国富民的理念获得了民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普京认为,只有建立强大的法制国家才能够切实保护本国公民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权利,确保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的稳定性。同时,建立强有力的国家应当得到强大公民社会的支持。在俄罗斯建立一个民主、法制、有行为能力的联邦国家,包括“为在俄罗斯建立一个生机勃勃、能使政权保持平衡并得到监督的公民社会创造有利条件”。总体而言,俄罗斯公民社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有许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非政府组织影响有限
  俄罗斯的非政府组织数量虽然多,但是影响有限。“据统计,目前在俄罗斯境内共计有60万个各类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在从事各类活动,仅在司法部注册的就有30万个各个级别、各种性质的社会组织。”俄罗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进程缓慢,一方面是因为俄罗斯权威主义的政治模式,强调国家权威的历史惯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俄罗斯把非政府组织主要看做西方渗透的工具。国家并未给非政府组织留下不受干预的独立发展空间,各类非政府组织也未得到民众的广泛支持。   (二)中产阶级不成熟
  一般认为,中产阶级是市场经济国家和民主政治制度国家中处于社会上层和下层之间的一个社会群体,起到的是社会稳定器的影响。当前,俄罗斯中产阶级还不能以一个完整的力量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应有的影响,它不同于西方的中产阶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俄罗斯的中产阶级人数较少。中产阶级在西方社会结构中占主体部分,其在全民中的比例一般达到50%~70%,社会阶层形态呈现明显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社会结构比较稳定。而俄罗斯的中产阶级人数较少,难以支撑一个较为强大的公民社会,表现出一种“上头小,中间不大,下头最大”的结构。“俄罗斯20%~25%的居民属于中等收入阶层,1%的居民属于富有阶层,70%~75%属于贫困阶层,贫富两极分化严重,大量财富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其次,俄罗斯的中产阶级政治参与存在分歧,内部没有形成合力,因而政治参与作用力较弱。俄罗斯中产阶级内部不同阶层分歧较大,上层中产阶级由于获得了既得利益,希望维持现有的改革力度,中下层中产阶级则希望政治结构和经济秩序有较大幅度的调整,所以俄罗斯中产阶级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治参与共识。
  (三)公民仍然受传统文化的深远作用,政治参与意识总体淡漠
  俄罗斯的村社意识导致公民依附性较强,政治参与意识淡漠。在马克思看来,俄国是半亚细亚社会,没有土地私有制,一切土地归国家所有,以农村公社为社会基础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使得这种社会结构缺少中间阶层,形成了依附性的生产关系,于是人们思想上也带有依附性,缺少独立性。这一传统思想意识深深作用了俄罗斯人的政治参与意识。“传统的村社意识和依附性的个性使得俄罗斯人个体自主独立意识发展得不充分,一直依赖于一个集团、一个群体,这种惯性制约着俄罗斯人的思想观念,制约着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制约着俄罗斯的现代化,也制约着俄罗斯市民社会的生成。”俄罗斯民众参与社会组织的意愿依然淡薄,对非政府组织的信任程度依然很低,社会组织的民众基础依然比较弱小。“俄罗斯民意基金会2001年6月对15000名俄罗斯城市居民所作的民意调查显示,仅5%的市民认为非政府组织是有积极影响的;73%的市民不愿意为非政府组织工作;15%的人愿意为非政府组织工作。”
  三、推进俄公民社会发展的对策
  (一)大力培育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是俄罗斯社会保持稳定的阶级基础,又是刺激经济发展的动力。但目前俄罗斯的社会环境仍有不足之处,阻碍了中产阶级的发展。叶利钦时期俄罗斯的私有化并没有造就一个公民社会的主体--中产阶级,而是迅速造就了一批操纵国家政治、经济的新权贵阶层--金融寡头。因此,俄罗斯的中产阶级和西方相比较还远不成熟,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壮大。俄罗斯的伊戈尔·别斯杜热夫拉达院士根据中产阶级的收入差距把中产阶级分成高级中产阶级和低级中产阶级。对中产阶级的培育,他建议用下面两种措施来缩小中产阶级内部的差距:“第一是实行雇佣劳动。要求所有具备劳动能力的人提供业务极其熟练或高度专业水平的劳动,获得相应的高报酬,并享受最广泛的社会保障。第二是发展大规模的小型私营经济。”
  (二)培育公民文化
  参与型的公民文化,有利于公民社会的发育与运行,而公民积极的政治参与是推动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因为这种参与有利于公民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和法治意识的培养,这不仅能够保证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也能促进国家的民主政治向前发展。俄罗斯政府采取了以下方法:第一,努力构建适应俄罗斯国情的社会主流核心价值体系。普京提出了俄罗斯新思想,其核心是“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权威”、“社会互助精神”。“普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以弘扬俄罗斯历史传统,强化爱国主义和强国意识为宗旨的全民教育运动,希望重新唤起俄罗斯民众早已淡忘的思想意识和俄罗斯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并且取得一定效果。”第二,俄罗斯正在大力发展公民教育。俄罗斯国家公民教育中心(负责公民教育的主要官方机构)在其制定的《公民教育理念(草案)》中对公民教育做了权威性的规定:“公民教育是向学生传授专门知识的过程,以形成基本的社会综合知识及有利于掌握积极的社会经验的技能和技巧。这是一个表现为多种教育教学及活动形式的综合体系,其核心是法制、政治和道德教育,它通过教育教学过程及民主化、法制化的学校环境的作用来实现。”
  (三)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影响
  作为公民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俄罗斯的非政府组织已经有相当程度的发展。“根据俄罗斯2003年统计数据,俄罗斯非赢利部门包含了超过60万个各种不同类型的组织,从联邦到地方不同的层面提供有关的服务与活动,而这些非赢利组织已经占到全部法学注册机构实体的16.18%。”但是,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影响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俄罗斯非政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政府的法学和政策的配套支持,特别是相关经费的支持。其进一步发展须解决好以下五个问题:“第一,俄罗斯非政府组织寻求自身发展的资源及法学环境如何?第二,非政府组织是否能够扩大在民众中的作用力并获得他们的认同和支持,同时是否能够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到本组织的工作中来?第三,非政府组织的独立性、自治程度以及相互间的联系如何?第四,非政府组织能够与国家的“代表”进行积极有效的政治对话,还是被看作思想‘异己’受到排挤而总是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第五,西方国家、基金会以及相关组织关于俄罗斯非政府组织的政策重点是什么?”
  (四)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对公民社会的引导
  普京执政后,认识到公民社会不仅对民主政治的发展,而且对俄罗斯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于是,他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公民社会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普京关于发展公民社会所做的努力,似乎证明了俄罗斯政府参与引导公民社会正是发展中国家巩固民主成果,实现其政治发展的重要途径。
  正如俄罗斯政治学家米格拉尼扬所说:“私有产权、法治、有效立法机构的确立以及正常运转的市民社会等自由主义的基石必须通过强有力的国家来安排。”由于历史传统的因素,俄罗斯公民社会的发展时间短暂,公民组织和公民政治参与意识不足,因此需要政府转变职能,积极引导公民社会的培育。   建立强有力的政府是非常重要的,关于转型国家来说,依靠政府的强有力支持加快培育公民社会是更加可行的途径。因此,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必须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积极引导公民社会,否则,转型国家很容易落入一个“弱政府-弱市场-弱公民社会”的局面。转变政府职能,要求转变观念,变全能政府为有限政府;要求发挥市场对资源的调节影响,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要求政府加强关于公民社会的培育和扶持,包括资金支持以及相关的法学法规政策支持等等。
  (五)发展市场经济,夯实公民社会的经济基础,同时注意解决社会问题
  叶利钦推进激进的改革,从而孕育出一个畸形而脆弱的公民礼会。为了避免社会陷入无政府的混乱状态,普京从经济、政治、社会与思想文化等各个层面采取综合方法,重新树立国家的权威,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发展市场经济是基础。发展市场经济的方法主要包括:“采取超前增长居民实际货币收入、提高居民最低生活费标准、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解决拖欠工资和养老金问题等积极的社会政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降低激进变革带来的社会成本。”
  但是,俄罗斯仍然面临着诸多的社会发展问题。第一,俄罗斯社会贫富分化严重。“根据2017年1月的民调显示,俄罗斯31%的家庭没有足够的收入添加应季服装鞋帽,16%的家庭缺乏足够的收入购买食品,10%的家庭将3/4的收入用于食物支出;俄罗斯有13%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之下,而10%的最富裕者的收入高于10%的最贫困者15倍。”面对这一严峻问题,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均表示将继续推进积极的社会政策来缓解严重的社会分化,最大限度地让百姓分享经济发展的巨大成果。第二,俄语论文,俄罗斯人口负增长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梅-普”时代俄罗斯政府依然在原有的社会政策基础上,依靠国家的力量出台相关人口政策,鼓励生育,逐步改善人口结构。第三,俄罗斯还面临着进一步协调国家与公民社会关系的问题。“普京时代的一系列举措(如整合政党、打击寡头、控制媒体等)在稳定社会秩序和规范公民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不免产生了一些抑制公民社会自主自治能力的消极作用。”
  总之,普京执政以后在社会经济、政治上逐步改革,为俄罗斯公民社会提供了有力的社会制度环境。主观上,普京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完善公民社会,俄罗斯公民社会也在向积极方向发展,但是客观上现在俄罗斯的公民社会依然弱小,不能发挥对强大的国家系统的制约影响。因此,寻找一种符合俄罗斯现实的分权和制衡体系,建立国家和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是俄罗斯转型中的重大问题。由于俄罗斯社会转型的特殊性,加上其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配套环境的不成熟,其公民社会的培育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责任编辑:张梅]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