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苏联解体为标志,作为苏联核心国的俄国国家内部发生了剧烈的动荡与变化,这一作用直至今日仍在持续。这场社会变革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国家政治经济制度变革,其中更深刻地触及了整个俄罗斯民族精神内核的变迁。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长期艰难的社会转型。早期国家新体制为国民带来了新的希望,中期的改革失利则重创民族信心,到了后期包括政府和整个民族也逐渐开始了回顾历史和自我反思。最终俄罗斯在国家历史和社会现实中逐渐形成了新的价值体系。这一新体系的形成中既有对现实利益的妥协与调整,也有传统与外来思潮的碰撞。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俄罗斯;价值观;转型;体系 [中图分类号]:[G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2 二十世纪以来,俄罗斯面临了深重的国际和国内压力,曾经的强国形象逐渐淡出了人们视线。国内社会转型压力、西方势力渗透以及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等都导致了当前俄罗斯社会文化体系的多元化发展,这也是其民族价值观变得松散和不被重视的内在诱因。特别是苏联破产的大环境下,政治体系和经济结构的重建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作用已经让这个国家的人民疲于奔命,以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的社会教育全面崩坍瓦解,导致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和道德教育处于“真空”。 1、俄罗斯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国际背景 近三十年来,人类文明得到了长足发展,科技革命带来了全球经济、文化、军事、政治体系的不断洗牌。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譬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发现了一条获取信息的捷径。开放的信息获取途径使得人们被动地受到了外来思想潮流的作用,这种作用通常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变得多元化,大信息量使得人们变得更加善于思考和判断。除了科技带来的便利外,社会竞争的激烈度也不断攀升。在这一背景下,人们不得不开始考虑实际问题,譬如能力的提高以及向生产力的转化。事实上,科技进步推动了全球融合,这种融合既包括了现实层面,同样也涵盖了意识形态、价值观及文化形态等思想层面。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当代俄罗斯民族整体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上。譬如西方的休闲文化,如快餐、健身、外国奢侈服装等逐渐被接受甚至受到受追捧,在这一进程中节约意识似乎逐渐失去了市场。 另一方面,当前俄罗斯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是并不乐观的,其集中体现在中西方意识的对立和本国自身的世界作用力下降。自苏联破产后,整个世界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俄罗斯国家内部经过了长期的意识形态和经济制度的摇摆与选择,这极大地消磨了国家元气和国民信心。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俄罗斯以西大量的原苏联成员国开始接受并施行亲西政策,特别是欧盟和北约的经济与军事渗透,拓宽了西欧势力范围,同时也相应地削弱了俄罗斯的地区作用力。近年来俄美对立事件频发,今年以来的乌克兰问题所诱发的双方经济制裁和军事行动被主流媒体评价为“新冷战时期”的导火索。经济增长疲软、军工产业停滞、军事控制范围收窄,北约借机东扩等都使得当前俄罗斯的大国实力在不同层面上受到削弱与压制。 2、俄罗斯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国内背景 当前俄罗斯国内社会制度的转型所衍生出的社会根本性变革是本国民族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根本所在。经过转轨期与调整期,目前俄罗斯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宪制社会体系。与之相对应的,俄罗斯国家经济也已经基本实现了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但这种“过渡”并不完整,国家政策性调控和市场资源配置仍存在着较大缺陷。譬如经济责任制和特殊产业的竞争保护尚未建立完善,但却存在不少政权对经济活动的横加干预;劳动力市场尚不规范,导致社会劳动力资源分配不合理。因而俄罗斯经济被评价为,非统制经济也非市场经济的“灰色地带”。经济体制转型尚未完成使得国内经济就业等问题凸显,众多学者和居民对此怀有不满和疑虑情绪。受到外部大环境的作用,目前俄罗斯国内社会也较以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苏联破产后,俄罗斯经历了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三大思潮的此消彼长,最终形成了一个富有本国特色的俄罗斯式意识形态。这其中包括经济自由、国家意志、政治分权、国家法制、认同渐进式改革等等。这些社会共识具有加强国家团结、调整社会关系、优化道德体系等积极影响。此外西方文化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也对当前俄罗斯民族核心价值观产生了不小的作用。苏联时期,由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政治文化被放置在了社会价值观的最高位。但近年来冷战阴影消除,中西方交流互动日渐频繁,使得以舶来品为载体的西方文化开始逐渐渗透。俄罗斯自苏联时期的“集体主义”开始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优质的生活方式、独立的思考方式、自我利益的争取和维护等个体意识的萌芽发展。此外道德伦理规范开始出现西化倾向,譬如婚恋态度不再像以往那样严谨,婚前同居、离婚、非婚生育等行为逐渐被社会接纳。 3、俄罗斯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原因 (1)国家经济增长的疲乏 Engelsa曾在其作品中提到,在自给自足的生产关系之后的一切的经济关系中,人们都从交换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吸取了其他道德观念,此时双方所交换的道德观念完全基于他们所处的经济环境中。一直以来俄罗斯的经济结构都存在致命的短板,即极度依赖资源类产品。这类产品通常是不可再生的,而且容易受到国际金融环境的作用而出现巨幅波动,从而可能对俄罗斯经济造成致命打击。漫长转型期内“休克疗法”等错误政策致使国家经济一度处于极度混乱之中,社会生产力下降,失业率居高不下,人民怨声载道。长期以来,俄经济增速缓慢,国民生活水平也在慢慢退化,整个社会还同时存在区域发展不均、两极分化明显、经济退化带来的社会福利削减等诸多矛盾。经济基础的逐渐松动催生了国民消极情绪的蔓延,情感上多怀念苏联时期的社会高福利,对国家政策和政府的失望与不信任所带来的是传统道义被抛弃,个人的逐利性特点日渐突出。公民普遍合法收入过低,社会福利匮乏也导致了一系列道德甚至是犯罪问题,究其根本在于其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匮乏。经济制度的不合理加速了整个社会传统道德观念的衰退,尤其是私有制制度导致各阶层人民在经济能力和思想上的内部分化。据估计九十年代中后期10%的富人阶级掌握了30%以上的社会财富,而10%的穷人这一比例不足3%。这一经济利益的分化带来了不同群体在教育、医疗、精神等各个层面的异同。此时富人关注享乐,而穷人关注温饱,社会上大部分人缺乏安全感,担心失去工作,担心生病等等。此外经济衰退也导致了国家关于文化教育的投入大幅缩减,许多公益或是政府文化场馆相继关门,本国文艺出版物产量锐减,文化工作者大量流失,为了生存进入了其他行业。 (2)国内政治主张的多元化 俄罗斯独立后开展了广泛的全面的社会主义批判,反苏情绪高涨,与之相对的是西方多元意识主张大行其道。意识形态逐渐从爱国主义中剥离,并彻底从学校教育中被“流放”。独立后很长时期,俄罗斯政府运作陷入困境,整个社会进入了艰难的转型期。在早期吸收西方国家制度又融入俄罗斯自身特点的“三权分立”体制本身并不成熟,开放的权利体系使得各政党派系之间争斗不停,这也导致国内的传统道德教育长期缺失。虽然自普京上台后国家政策开始逐渐向爱国教育倾斜,并对以往的国民道德教育开展了反思,其成效正在逐步呈现。但目前社会确已形成了多元的政治主张,俄语毕业论文,各类政治势力或激进或保守,或亲西方或期望恢复苏联制度,俄语论文,在民间甚至出现了无政府论者。其中苏联价值观和西方价值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最为激烈,由于历史传统的作用,直至今日俄罗斯的资本主义制度中始终抱有深重的社会主义情节。离开了意识形态教育,国内政治主张的多元化使得有人青睐资本主义,有人死忠社会主义,有人摇摆不定,特别是当下青年人的政治观念冲突尤为突出。俄罗斯青年人中最多激进派和冷漠派,他们要么要求对某一种政治主张全盘接受,要么对任何一种政治主张都不感兴趣,真正能够客观认识和评价国家当前治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青年人非常少。激进派大多对现行政府治理能力不满,要求彻底变革政治体系,经常开展抗议游行甚至暴力活动。冷漠派的作风则是西方意识形态腐蚀俄传统道德观念的最佳例证。这类青年人压根就不关心政治,甚至不关心国家,他们将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而是将个体利益作为意识形态和政治主张优劣性判定的标准。正是由于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这类青年人将个人利益置于最高点,高于国家发展和社会道德规范,缺乏集体观念,不热心公共事业。近年来以普京为代表的强硬派逐渐受到俄罗斯人民的支持,在全社会大力开展爱国教育,回顾俄罗斯的优秀历史,缅怀卫国英烈使得俄罗斯整个民族价值正在逐渐受重视,特别是青年人开始重新思考国家的未来,其政治参与热情也被点燃。 (3)宗教教育逐渐受到重视 目前俄罗斯国内主要共存四大宗教,其中东正教一直是作为其国教。千百年来国家、权力是俄罗斯精神上最为崇奉的,集体观念植根于俄罗斯民族核心价值之中,这一点也体现为其信奉的东正教教义上。东正教不仅构成了该国民族核心价值,而且在今天将重新构筑俄民族发展的轨道,发挥提升民族凝聚力、重振国家实力的助推影响。东正教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与俄罗斯民族价值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譬如救世观、历史使命观、人道精神等均来自于东正教教义。特别是苏联破产后东正教全面复兴,教堂被修葺和重建,在社会转型时期成为了人们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和道德指针。直至今日每年的重大宗教节目都有政府官员参与,而且东正教文化还被明文列入了中小学教学大纲之中,可见俄罗斯对宗教文化的重视程度。近年来禁欲、劳动伦理等东正教教义已经与俄罗斯现代文明有着一定的偏差,但其反对私有制和物欲、关注精神修为又为俄罗斯当前民族价值体系重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宗教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建立在对世俗社会的关注上,经过苏俄时期的压抑,东正教如何扩大其作用范围,在贴合本国现代文化的同时保持原有的精神内涵。近年来俄罗斯学界、政界和宗教界广泛开展了对于东正教现代化和世俗化的理论探讨与探究,大量研究成果通过会议、报告、声明和官方文件等形式出版传播。这类探讨包括东正教本身的现代化探讨、宗教与政治、宗教与社会伦理、宗教与经济、宗教对青年人的积极作用。近年来俄执政党、政府组织通过或了一系列探讨成果,如“公司家伦理准则的宣言书”、《社会爱国主义――俄罗斯复兴的思想行动纲领――约瑟夫派宣言》等。2017年举办的“东正教与俄罗斯的现代化:21世纪的挑战”研究会堪称东正教现代化探讨的里程碑。上述成果均表明,当前东正教的现代化进程正在逐步推进,原有的已经不符合俄社会文化的教义被调整或是删除,并积极加强了其宗教精神与社会经济运行模式之间的衔接,进一步强化自身道德教化的影响。由于与俄民族的历史渊源以及执政党的扶持,目前东正教已经逐渐成为国内第一大教,并由“神学宗教”转为了“伦理宗教”,其他如新教、天主教等其他教派的社会作用力被大幅削弱。 普京从竞选直至当政期间,始终坚持社会团结和国家意志至上。他提出的俄罗斯新思想中,就包括了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权威和社会互助精神。他认为对国家意志的认识、认同和执行是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根本所在,也是一切积极变革和发展的源动力。他的这一观点代表了他所在的执政党也是全国最大党的统一俄罗斯党的政党观,甚至可以说是代表了俄罗斯当前整个政治体系和政治群体的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人民关于普京的绝对支持也体现了整个社会群体关于国家意志的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