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休克的概念与表现美国人类学家卡勒弗·奥伯格(Kalervo Oberg)在20世纪60年代第一次提出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文化休克是因为人们突然失去了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和标志所导致的一种精神焦虑”。[1]文化休克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休克的主体是人。二是精神状态焦虑,即心理、情绪发生变化,并由此引发行为上的一些变化。三是主体环境发生改变。[2]继奥伯格之后,对于文化休克的理论探讨不乏其人,如莱斯加德(Lysgaard,S.)的U型曲线模型,约翰·格兰霍恩和珍妮·格兰霍恩(John T.Gullahorn&Jeanne E.Gullahorn)的W型曲线模型,他们分别从各自的角度进一步完善了对于文化休克的理论探讨。其中,关于留学生的文化休克现象探讨就是其中的一例。目前,上海大学阿拉伯国家的留学生在校人数为27人,主要来自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埃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毛利塔利亚、索马里等国家[3]。通过个别访谈,并结合相关文献,笔者总结了上海大学阿拉伯国家留学生文化休克的主要表现。1.焦虑留......(论文页数是:2页) [继续阅读本文] ,阿拉伯语论文,阿拉伯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