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后越南对边疆民族地区教育政策的调整及成就[越南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越南语论文 责任编辑:Nguyễn Thị
更新时间:2017-06-1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革新后越南逐步调整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政策,改善基础设施,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对少数民族学生实施减免学费、资助生活费的政策。这些举措提升了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加强了各少数民族对越南的认同,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 越南 边疆民族地区 教育政策 一、引言 在越南8579万总人口中,京族人口7232万,少数民族1347万,分别占总人口的84.3%与15.7%[1]。与中国的状况类似,京族主要集中于平原地区,而少数民族尽管数量很少,却分布在广大东北、西北、西部和西南部山区一半以上的国土上。在广大的民族地区,经济落后,文化不发达,群众国家意识淡薄,边疆地区经常成为多事之区。在革新初期,越南面临着最高达4位数的通货膨胀,经济社会陷入危机的泥潭中,根本无暇顾及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1991年后,越南的社会经济危机得到控制,遂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新时期的边疆民族地区教育政策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台的。 二、边疆民族地区教育政策调整 1.增加经费,调整教育模式。 首先是大幅增加对边疆民族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增建新的学校,确保每一个村子都有一所小学,每一个乡镇都有一所初中。越南的边疆民族地区多是山区,居民点分散,村庄规模小,一个自然村常常只有几户居民,几个甚至十几个自然村才能组成一个行政村。以往因为师资经费的问题,小学一般设在一个大的中心村寨里。这种情况,虽然有效集中了有限的师资力量,但是由于学生上学交通不便,家庭支出较高,学生辍学率很高。1991年后,越南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政策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小学因村而设,初中设在乡里,高中设在县里。除特别小的居民点外,基本上做到每个村庄都有一所小学。越南边疆地区的小学规模一般较小,许多学校往往只有1―2个老师,一个教学班;老师也大多是全科教师,承担了学校各个学科的教学任务[2]。这种变集中办学为分散办学的办法大大降低了上学的成本和适龄儿童的辍学率。 2.调整教师政策。 采取各种方法鼓励教师到边远地区工作。改变过去教师固定于一个地方,城市教师收入比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高的状况。提高边远地区教师的待遇,实行城乡教师轮岗制度,使在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向城市流动的权利得到了制度化的保证。越南政府通过下述政策鼓励教师到边远地区任教:一是待遇优厚。关于到边远地区任教的老师,一般都按学历给予一次性的安家补贴,同时工资要远远高于城市同等条件的教师。老街省教育旅游培训厅厅长陈友山说:一个刚刚毕业的如果到老街省边远地区工作,工资是他这个有着近30年工龄厅长的2―4倍。①二是在上大学时通过全免学费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到边远地区任教。作为边疆省份的老街、河江、莱州等省每年都有一定的国家资助名额。这些学生的学费由国家或省里全部承担,但毕业后要在边远地区任教一定年限。三是建立城乡教师轮岗体制。城市的教师必须在农村或边远地区工作一定年限。而在边远地区工作的人,达到一定年限之后就可以调回城市并获得较优厚的工作岗位。这样大大减轻了在边远地区工作教师的后顾之忧。四是免费培训边远地区的教师,对边远地区的教师定期免费培训和选拔优秀教师到各高等学府深造,由国家或省里提供学费和生活费。 3.增加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补助力度。 越南北部和西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是越南经济文化最为落后的地区,人均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3―1/4,是越南受教育率最低的地区。1991年后,越南对十几个处于边境一线的少数民族实行免费医疗、部分减免学费的政策,同时对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练习薄,关于个别离家特别远的学生,实行寄宿制,由国家补助生活费。 4.加大越南语的推广力度。 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除个别民族外,均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虽然越南宪法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都有发展各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并规定关于少数民族在教授越南语的同时,各民族的学生有权利学习自己本民族的文字,但是,除了个别少数民族,如部分高棉族、壮族外,其他民族从一开始接受的就是完全越化的教育,关于有自己文字的少数民族,越南政府也往往以师资量不够等种种原因拖延或减少课时,结果是年轻一代的少数民族青年逐渐完全越化。现在二十多岁的少数民族青年大多已不会说自己的民族语言,甚至连拥有自身文字的越南第一大少数民族岱依族也是如此。 三、越南边疆民族教育政策调整的成效 1.提高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受教育水平。 1991年后,随着对边疆地区教育政策的调整,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逐年加大,边疆地区的教育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首先,硬件设施得到改善,在各地最好的建筑物一般都是学校,学校里面各种教学设施一般都是按国家标准化设置的,电脑信息课也逐步走进了边区少数民族学生的课堂中。其次,教学质量提高。政策调整后大批外部高质量的教师来到边疆地区,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使越来越多的边疆儿童受到了正规合格的教育。最后,随着越南政府在边疆地区采取分散化的办学模式和加大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补助力度,学生的入学率逐年提升,辍学率逐年下降。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边疆地区基本上普及了初中的义务教育,越语论文网站,从而少数民族的整体教育水平得以普遍提高。 2.增强了边疆少数民族对越南的认同。 革新开放前,边疆各个少数民族,特别是跨国而居的少数民族国家意识非常淡薄。1991年后,越南加大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教育投入,力图从孩子做起,从一开始就使少数民族树立起牢固的越南意识。各边境少数民族除少数拥有自己的文字外,基本上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越南在这些地区大力推广越语教育,除岱依族、华(汉)、高棉族学生在高中一周有两次本民族语言选修课之外,其他民族完全是越语教学,同时主体民族的价值观和历史观也被灌输给了这些民族的学生。经过20多年的努力,现在年轻一代的少数民族学生绝大部分已经不懂自己的母语,越语成为他们事实上的母语,而对越南的认同大大增强。 除了对学校教育投入外,越南政府还特别注重通过广播、电视等渠道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宣传教育。这些广播和电视以越南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广播,通过广播,越南政府成功地把政府想要传达的信息输出给了当地的少数民族,同时也包括邻国跨国而居的同一民族。例如,1991―2017年,越南在中越边境地区架设了多个高功率的电台和电视台,越语论文题目,以苗、瑶、岱依(壮语的一支)等民族语言进行播音。在我国河口、金平等地均能收到越南的广播和电视。而我方由于村村通工程不完善,许多村民却收不到中国的节目。[3]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最初几年,我国大量少数民族边民迁往越南即与此有关。 3.促进了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 经过长达20年的教育扶持,随着边境地区各民族的文化水平的提高,边疆地区各民族逐步摆脱了单一的农业、狩猎生产模式,因地制宜地发展了边贸、旅游、工艺品制作等各种行业。例如,老街省的沙巴镇,位于老街市南方30千米处,海拔1600多米,原本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山区小镇,农业生产不足,经济极为落后,现今依托优越地理优势成了越南北部一个集旅游、避暑、工艺品制作为一体的国际游人汇集的地方,当地经济得到迅速的提高。 注释: ①此处出自陈友山2017年11月28日晚在红河论坛所作的《越南的民族政策》学术报告。 参考文献: [1]越南国家统计总局.2017年越南人口总调查报告[R].河内:国家统计出版社,2017. [2]赵卫华.中越边疆民族政策比较探讨[J].老街:第二次“红河流域发展论坛国际学术研究会”2017. [3]红河州委宣传部.红河州边境地区对越宣传工作情况调差和略论[R].2017-10-16. 基金项目:红河学院科研基金(XSS07030)。 |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