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留学生双语心理词典表征结构的实验探讨[越南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越南语论文 责任编辑:Nguyễn Thị更新时间:2017-06-1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作者利用跨语言的语义启动和翻译启动的实验措施,研讨了越南语―汉语双语者汉语心理词典表征结构越南语―汉语双语者的心理词典支持修正层级模型,随着汉语熟练程度的提高,汉语词汇和共享概念之间的联结逐渐增强,并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出建议。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 越南留学生 心理词典 表征结构 汉语词汇教学策略
  
  1.引言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近年来关注的热点之一,在了解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内在机制(如双语心理词典及通达机制)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有助于更好地指导词汇教学,并提高教学效率。目前,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日益增多,越南留学生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越南语―汉语双语者心理词典的表征结构很值得探讨
  心理词典是心理语言学和认知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大多数心理语言学家认为心理词典中存在着形、音、义三个方面,它们相互之间存在联系。关于心理词典的表征模型,目前还没有比较一致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模型。
  概念中介模型即L1和L2在词汇水平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两个词汇系统都和共同的概念表征相联结,即L2词汇�DC(共享的概念)�DL1(词汇)。词汇连接型即L1和L2在词汇水平上有直接的联系,第二语言词汇和概念的联结则要通过第一语言词汇,即L2�DL1�DC。探讨者们认为双语者的词汇表征方式随着外语水平的提高而有所变化,呈发展趋势:低水平双语学习者心理词汇的表征以词汇连接为主;高水平双语者心理词汇以概念中介为主;中等水平的双语者则处于两者之间,构成一个连续体。
  非对称模型假设在双语者的记忆中词汇和概念联系都是动态的,但是这些联系的程度随着L2的熟练程度而变化,体现了动态发展的特性。从L2到L1方向的词汇联系比L1到L2方向的词汇联系强,而L1的词汇和概念间的联系强于L2词汇和概念间的联系。在L2学习的早期阶段,L2单词主要通过与L1的词汇联系通达概念系统。当个体的L2变得更加熟练,直接的概念联系也被获得。然而,在概念联系获得后,词汇联系并没有消失,它们仍然保留作为可行的联系。这一模型综合了单词联想模型和概念中介模型的内容,强调两种语言间词汇联系的不对称性,以及两种语言中词汇与概念联系强度的不对称性。
  2.实验
  2.1启动实验范式。
  跨语言的启动实验是目前最为双语探讨者广泛采用的一种措施。双语间的启动和激活探讨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双语表征和提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典型的启动实验中,首先给被试短暂呈现一个词语(启动词),然后呈现另一个词语(目标词),要求被试对目标词进行认知加工。例如:先呈现“护士”再呈现“医生”,比先呈现“面包”再呈现“医生”,被试判断的反应时要短。人们把这种效应称为启动效应。在跨语言的启动实验中,启动词和目标词分别用不同的语言呈现,但两者具有语义相关性,如“nurse”启动“医生”;还可用目标词的翻译词直接启动目标词,如“nurse”启动“护士”。
  2.2实验设计与被试。
  本实验采用跨语言的语义启动和翻译启动的探讨措施,采用2(汉语水平)×2(语言方向)×4(启动类型)的三因素混合设计,汉语水平为被试间因素,分为两个水平(高级水平和中级水平);语言方向为被试内因素,分为两个水平(L1―L2和L2―L1);启动类型为被试内因素,分为四个水平(翻译关系、非翻译关系、语义相关、语义无关)。
  这项实验的被试为30名越南留学生,他们的母语为越南语,中级水平和高级水平各15名,均来自同一所大学。他们都是经过一年的语言学习之后进入到本科专业学习的学生。中级水平的学生为在读的大一学生,在中国学习生活时间为1年半到2年;高级水平的留学生在中国生活的时间为4―5年。所有被试均为右利手,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2.3实验材料与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分为实验项目和填充项目两种,实验项目为144对词对,包括两个语言方向(L1―L2,L2―L1),在每个版本中,我们将看到18对有语义联系的词对,18对完全没有语义联系的词对,18对翻译关系的词对,18对非翻译关系的词对。填充材料为 90对目标刺激是假词的词对,也包括L1―L2和L2―L1语言两个方向各45对词组。词对的语义联系由来自同一所大学的中国大学生在七点量表上评定的。
  实验程序使用DMDX编写。实验以个别测试的方式在一间安静的房间进行。实验开始时,在计算机屏幕中央呈现注视点“/”500ms,接着呈现刺激材料300ms,然后呈现目标刺激700ms,要求被试尽可能又准又快地判断计算机屏幕上出现的是真字还是假字,如果“是”,按“j”键;如果“不是”,按“f”键。被试反应后间隔500ms,开始下一次实验。被试必须在目标刺激出现后2000ms内作出反应,否则记为错误反应。正式开始前有十次练习。
  2.4实验结果。
  实验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略论。实验数据剔除了平均数三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这样的数据不超过总数据的5%。实验结果为12名高级水平和13名中级水平被试的数据。
  表1 两组被试各种启动关系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毫秒)和正确率(%)
  
  
  
  
  
  
  
  
  
  
  
  各组被试在各种启动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间表见表1。将两组被试正确反应的反应时数据进行2(水平)×2(语言方向)×4(启动类型)方差略论显示,方向的主效应显著,F(1,23)=12.236,p=0.002,结合表2的反应时结果,我们发现被试在L2―L1方向的反应比L1―L2语言方向的加工要快;启动类型的主效应非常显著,F(3,越语毕业论文,69)=20.021,p=0.000,表明启动词和目标词的关系会对被试反应目标词产生显著的作用。被试汉语水平的主效应不显著,F(1,23)=0.232,p=0.634;语言方向和启动关系的交互影响显著,F(3,69)=8.203,p=0.000。语言方向和被试汉语水平之间的交互影响、启动类型和被试汉语水平之间的交互影响均不显著(ps>0.1)。语言方向、启动类型和被试汉语水平三者之间的交互影响不显著(p>0.1)。
  表2 两组被试的跨语言翻译启动效应和语义启动效应(毫秒)
  
  
  
  
  
  
  注:*表示p<0.05
  为进一步检验实验结果,我们对被试在两个方向的各组启动条件下的反应时进行了事后比较(见表2)。对中级水平留学生两个方向各组关系的反应时进行配对的t检验,从被试略论看, L1―L2方向的翻译关系和非翻译关系之间的异同显著,t(12)=-3.178,p=0.008,L2―L1方向的翻译关系和非翻译关系之间的异同也显著,t(12) =-2.637, p=0.022;L1―L2方向语义相关和语义无关词对之间的异同也显著,t(12)=-3.370,p=0.006, 而L2―L1方向语义相关和语义无关词对之间的异同却不显著,t(12)=-1.217, p=0.247。总的来说,我们发现中级水平越南留学生在L1―L2和L2―L1方向都产生了显著的跨语言翻译启动效应,在L1―L2方向上也产生了显著的语义启动效应,但是在L2―L1方向上没有产生跨语言语义启动效应。该结果表明,越语论文范文,中级水平的越南留学生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在词汇水平有联结。有跨语言的语义启动,说明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概念是共享的。进一步比较翻译启动在两个不同方向上的效应量,以考察L1―L2和L2―L1两个方向之间联结的强弱。配对T检验发现L1―L2和L2―L1两个方向上翻译启动量之间的异同不显著,t(12)=0.07,p>0.1,说明中级水平留学生在两个方向的联结的强度相当。
  对高级水平的被试做同样的略论,从被试略论看,实验处理的主效应显著,L1―L2方向的翻译关系和非翻译关系t(11)=-3.083, p=0.010;L2―L1方向的翻译关系和非翻译关系t(11)=-2.414,p=0.034,L1―L2方向语义相关和语义无关,t(11)=-3.635,p=0.004,L2―L1方向语义相关和语义无关,t(11)=-2.227,p=0.044。结果表明,高级越南留学生在L1―L2和L2―L1两个方向都产生了显著的跨语言翻译启动效应和语义启动效应。这表明,高级水平的越南留学生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在词汇水平和概念水平都有联结。
  比较翻译启动和语义启动的效应量在两个语言方向上是否存在异同,结果发现,翻译启动量在两个语言方向上的异同不显著,t(11)=0.227,p>0.1;语义启动在两个语言方向上的异同不显著,t(11)=1.805,p=0.098。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我们认为越南留学生双语词典表征模型符合修正层级模型,当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是翻译关系和语义关系时,产生了跨语言的启动效应,说明汉语和越南语共享一个概念系统。中级水平被试中,有L1―L2方向上的跨语言语义启动效应,但是相反方向的却没有,这说明第二语言词汇和概念之间是有联系的,但这种联系的强度较弱,不足以启动目标词。而高级水平被试在两个方向均有语义启动效应,说明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第二语言词汇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已经建立起来,且已经接近于第一语言和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对被试的调查,我们发现,本实验中高级水平的留学生在中国生活的时间都达到了四五年,他们能够熟练使用汉语进行口头交流与阅读,汉语词汇和概念之间的联结强度已经接近于越南语词汇和概念之间的联结。
  3.越南留学生汉语词汇教学策略
  从实验中我们得知,非熟练的越南语―汉语双语者词汇水平和概念的连接较弱,还依靠母语通达到语义,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才逐渐形成目的语思维的能力。
  3.1重视越南语与汉语的对比探讨。
  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何有效地促进“正迁移”,避免“负迁移”是外语教师长期探讨的课题。通过实验我们也可以发现,初级水平的越南留学生是通过母语通达到语义的,因而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强调母语的消极影响,为有效地进行目的语阅读应建立足够的词汇量。在初级阶段的词汇教学中,要充分重视越南语和汉语的对比探讨,加强对等词的探讨。不同的两种语言之间,除了专有名词和单义的术语外,一般情况下都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交叉关系。因此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具有对比略论意识,对二语词汇进行适度甄别,适当地对词义从各个角度进行各个侧面的对比,以大量的事实向学生证明越汉词义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其次,应重视词汇的语境化输入以激发学习者的积极认知。
  3.2建立汉语词汇网络系统,避免母语的中介影响。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要想习得词汇,建立二语心理词汇网络,就要强化目的语与母语词汇与概念的连接,达到与母语相似的程度。教师应尽力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词义,多建立词汇的汉语联系,而不是越汉联系,以便更有效地习得汉语这种语言。马玉汴(2004)提出了放射状词汇教学法,强调建立词音、词形、词义等一环扣一环的心理词汇网络,从而提高学生的词汇量,进而牢固地掌握词义。
  学习者如想真正“记住”词汇,必须对目的语进行大量的输入和激活。相关的探讨表明精细加工和反复练习在词汇获得过程中的重要影响。精细加工指的是针对一个词条做最大数量的相关连接;该词汇项目应该放在不同的上下文中进行探讨,而且学习者应该明确注意到与该词汇项目相关的所有特征,包括从该词的正确拼法和韵律到其句法和句意特征,与其他词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等等。当词库被视作一个所有词汇项目都可以在内产生相互连接的网络时,精细加工,或者说新信息与学习者已有的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连接,便能够得到最好的阐释。同时,通过反复练习会提高词汇项目的激活程度。激活程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假如一个词汇项目在其激活程度即将下降之前又被重新激活,那么这次的重新激活便显得更加有效,从而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当反复练习以逐渐增加的时间间隔发生时,人们也就获得了最理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桃梅,彭聃龄.初中和高中生英语语义通达机制的比较.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2).
  [2]李慧惠.蒙古族双语者双语表征的语义启动实验探讨.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3]孟凌.日本留学生心理词典表征结构的实验探讨.北京语言大学,2001.
  [4]王�d,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马玉汴.放射状词汇教学法与留学生中文心理词典的建构.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9,VOL2,(5).
  [6]袁扬华,张明.心理词典探讨对外语词汇教学的启示.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17.1,VOL25,(1).
  [7]熊锟.心理词汇的表征与二语词汇习得中的跨语言作用.外语学刊,2017,(5).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