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龙州—下琅跨国合作模式”启示[越南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越南语论文 责任编辑:Nguyễn Thị更新时间:2017-06-1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龙州-下琅跨国合作模式”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双边或多边的跨国农业经济协同发展模式。该模式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发展中国家开展跨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供创新思路和实践示范;是民族国家构建和平周边关系的成功实践,丰富了和平理论的内涵;关于探究解决跨国界非正规移民劳工问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龙州-下琅跨国合作模式 协同发展 和平 跨国移民劳工问题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7)04-0037-04
  在2017年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广西龙州县率先与越南下琅县签署了合作种植甘蔗项目的框架协议,项目于2017年初顺利实施。随后,广西的8个边境县市区也陆续与越南边境地区开展跨国农业合作,形成广西与越南农业经济合作的态势,由此开创了一条颇具区域特色的跨国农业经济协同发展路子--“龙州-下琅跨国合作模式”。所谓“龙州-下琅跨国合作模式”,是指在“发展、合作、共赢”等共识的基础上,由中越双方边境地方政府协商一致,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越方提供土地及劳动力资源,中方提供经济作物良种、化肥、农药、农膜、农业机械等生产资料,越语论文范文,并派专家实地指导生产。采取政府引导、公司投资、民间互动的方式,达到信息共享、技术合作与互利共赢的中越跨国农业经济合作诸项目的统称。目前广西与越南边境各省市累计合作种植甘蔗面积超过6.5万亩。从现实的合作效应看,越南蔗农种植甘蔗的经济效益是原来种植玉米、木薯及黄豆等其他农作物收入的1.5-2倍,平均每亩增收487元人民币,跨国合作种植甘蔗不仅让边民增长了土地收益,还具有维护边境稳定、促进双方友谊的影响,边民将这一合作模式的成果喻为“一根甘蔗两头甜”;从合作区域的拓展看,中越边境跨国农业经济合作区域已向更广大的腹地延伸。2017年1月在南宁召开的第四次联席会议上,参加的成员已扩展到中越两国12省区(包括内陆省区)。并成为中国与其他周边国家开展跨国农业经济合作的范式;“龙州-下琅跨国合作模式”关于推动发展中国家间合作、国际和平实践与丰富和平理论方面,以及缓解跨国非正规移民劳工等世界性问题,越南语论文,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为发展中国家区域协作提供了思路和示范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理论和协同理论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所谓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就是指区域内各地域单元(子区域)和经济组分之间协和共生,自成一体,形成高效和高度有序化的整合,实现区域内各地域单元和经济组分的“一体化”运作与共同发展的区域(或区域合作组织)经济发展方式。协同发展区域的空间尺度范围可大可小,在一国之内,可以是一个县、一个市、一个特区、一个省(自治区)或者几个省市联合的空间,在国际范围内,如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其空间尺度范围可以包含两个国家或多个国家。任何一个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体系的形成,都是该区域各子系统协同影响的结果。
  东南亚地区有自己的“东盟方式”。有学者认为“东盟方式”的主要内涵是“协商一致,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在决策过程中寻求一致。”显然,“东盟方式”广泛磋商和协商一致的政策制定过程,体现了成员国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东盟精神。非制度化、“非正式”的行为方式和对组织外开放是“东盟方式”的显著特征。开放性特征激发组织的发展活力,“东盟方式”是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互动的产物。经济理论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与灵魂影响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途径发挥出来的。“龙州-下琅跨国合作模式”已经扩展到农业经济多领域信息与技术的共享等合作,其所产生的协同效应与可持续发展以技术创新作为保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国家层面上广泛磋商和协商一致的结果,“龙州-下琅跨国合作模式”则是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由地方政府共同建立跨国跨行政区组织协调机构及其运行机制的产物。这一模式有制度创新作为保障。
  中国和中南半岛东盟各国同属儒家文化圈,形成了“平等、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的天然场域。在“东盟方式”以及系统、区域分工、梯度推移、大协调全息经济等区域经济经典理论指导下,不断完善的“龙州-下琅跨国合作模式”,将会深入推广到更多的跨界民族地区和更为广阔的领域,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跨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样板,也将为世界上同属一个区域的诸多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区域合作提供创新思路和实践示范。
  二、国家建构和平周边关系的成功实践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挪威著名和平理论学者加尔通在其《和平论》一书,即明确提出两个对于和平的类似的定义:第一,和平是所有形式的暴力的缺失或减少;第二,和平是非暴力和创造性的冲突转化。这两个定义包含以下的含义:和平工作是通过和平方式减少暴力的工作;和平探讨是对和平工作条件的探讨。第一个定义要求我们想要了解和平,就必须先了解暴力,而第二个定义认为我们想要了解和平,就必须先了解冲突以及如何转化冲突。转化冲突及其范式是和平探讨理论的核心。可见,“和平”和“暴力”的概念相互依存,和平探讨就是透过暴力和冲突现象寻求和平的路径。加尔通随即在该书的结语部分提出冲突化解范式:力量均衡;建立国际化的法治体系;以和平方式实现和平(一是对行动者的非暴力训练以增加非暴力角色,二是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创造出一种可见的来自社会各处的和平思想的源源不断的交流,三是建立结构和平与文化和平的行动);合法化行动--可逆性准则,即冲突化解行为者采取可以被撤销的行动。
  有中国和平理论探讨学者认为建设和平的行动需要通过以下手段:外交手段;力量均衡(国家或集团之间军事力量关系基本达到平衡状态)和集体安全(联合国制裁、裁军、强化非政府组织的超国界网络结构、成立世界政府等行动)、发展经济与集体人权、性别平等、生态环境保护等。尽管学者们基于全球视野的建构和平行动主张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具体的建构行动取决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因地制宜的选择。民族国家范围内以自治为轴心、通过权力分享换得国家整合的族际政治方略,促进各个民族集团平等、团结与合作,也许是国内和平稳定的基础。但是,跨界民族问题和与周边关系始终是困扰和平的重大问题。周建新先生认为。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地区是一个较为成熟的“和平跨居”文化模式存在地区,此种“和平跨居”文化模式的形成。是本地区特殊的历史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特别是各民族共母传说的道德精神力量共同塑造的。但是国家权力在现代的扩展涉及一个双面的过程:一是渗透与扩张的过程,一是证明此种渗透与扩张过程的合法性。   跨界民族“和平跨居”文化模式在某种国家政治动员和边民经济资源争夺面前,并非是总是能维持其稳定性,而这些年共享“一根甘蔗两头甜”却能真实地让中越边民更加珍视他们的“和平跨居”。这就说明,跨国界经济协同发展更能体现其作为和平的保障影响。毗邻国家之间、跨界民族之间以平等地位谋求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乃是持续和平的重要行动,超越民族、国家界限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正是平等、合作、共赢的应有之义。
  不管关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民族国家身份依然是它们现代化的保证。民族国家之间的和平发展推动了世界秩序的民主化进程,是国与国之间经贸和人文交流的重要保障,而经贸和人文交流的密切则进一步巩固和平成果,增加政治互信。“龙州-下琅跨国合作模式”下“一根甘蔗两头甜”。是中国主张和平发展的实践结果,它代表了新时期跨界民族“和平跨居”的新趋势,是边境地区安邻、富邻、睦邻的和谐繁荣经济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构和平的周边国家关系行动的重要举措,大大丰富了和平的理论内涵,为国际社会政治及其他领域的和平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影响。
  三、解决跨国界非正规移民劳工问题的探究
  近年来,广西边境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越南劳工移民现象。以广西西南边境地级市--崇左市为例,自2003年建市以来,蔗糖产量已连续9个榨季位居全国首位,分别约占全国、全广西蔗糖总产量的1/5和1/3。调查数据显示,该市日常农村劳力缺口在3万人左右,到每年甘蔗榨季,砍蔗劳工缺口达到5万人,这些缺口大多由越南跨界民族劳工移民填补。越南季节性农业劳工移民虽然大大缓解了该市蔗区的劳工需求,但是,该地区的越南劳工移民绝大多数属于非正规国际移民身份。部分劳工长期滞留中国,甚至已经流入内地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很容易产生社会问题,稍有不慎就会作用国际关系。而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通过开放国界促使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愿望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仍是任重而道远,这可能包含旨在促进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区域协定的漫长谈判等中间环节。
  欧盟成员国劳工的流动自由于1957年在《罗马条约》中得到确认,但却是在漫长而艰辛的40年等待之后才实现。这就意味着,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也许不再那么不可想象,但加强经济交往缩小国家间的经济不平等是必须选择的路径。欧盟这些年强化其内部劳动力流动性的努力,部分上基于欧盟认同的“融合理论”。根据该理论,如果所有的法学障碍消除了,高工资将引导移民劳工去往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尽管事实上欧盟劳动力市场是不平衡的,但欧盟国民却越来越不愿意在其他成员国工作。詹·昆斯和玛丽·莱诺宁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欧盟内部收入和工资日益趋同,减少了人们迁移去其他成员国的动力。而所谓的“古典外贸理论”则是从一种不同的视角来略论移民减少的现象,认为欧盟成员国之间经济活动的加强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即由于商品和资本比人口的流动性更强,它们被带往已存在专家和企业的地方,因而贸易和外方直接投资(FDI)可以被视为“劳动力流通的替代”。
  “龙州-下琅跨国合作模式”一开始就带动了民间资本对越南的直接投资,其展现的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促使越南跨界民族地区快速发展的趋势,将有可能使得在中国边境务工的大量越南移民劳工的主动回流,进而为缓解边境地区非正规移民流动问题提供新的路径。
  四、结语
  协同发展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日标,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其理论已被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确定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广义的协同既包含合作,也包含竞争,协同导致有序,竞争也能推动系统有序化,任何整体都以它的元素之间的竞争为基础,以它的“部分之间的斗争”为先决条件。协同学认为,微观部分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不同规律的集体运动模式的合作与竞争,宏观序参量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环境层次上不同系统的合作与竞争是推动系统演化的根本动因。“和平、发展与合作”是当今世界的共识,但这种共识只有转化为协同发展的实践才可能焕发时代的活力。2017年3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重要演讲中,深入阐述了中国对当前世界形势的看法和对国际关系的立场主张,呼吁各国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为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提供正能量。“龙州-下琅跨国合作模式”实施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两廊一圈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区等多重区域叠加部位的中越边境地区,尽管目前尚未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其以微观区域自觉践行“善邻、睦邻、共赢”的和平发展理念,符合当下中国倡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内在要求,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也对中国其他边境地区甚至是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寻求合作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影响。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