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边境村寨“三通”建设情况及其影响略论[越南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越南语论文 责任编辑:Nguyễn Thị更新时间:2017-06-1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边境作为民族国家的重要防线,已由之前传统国家的弱控制转变为当代的强控制。其中国家的政权主导及政策方法的落实,关系着居住在本土的边民,以及由此建构出的多重社会意义。本文试图通过描述中越边境村寨的“三通”建设情况,来看其之于民族、国家的安边意义。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中越边境;“三通”建设;安边
  边境是一个政治学和地理学的概念,指邻近边界、国界的区域范围,一般而言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中越两国陆地边境线长达1350公里,区隔中国广西、云南两省区与越南莱州、老街、河江、高平、谅山和广宁6省。”[1]它不仅是中国苗族、傣族、瑶族等12个跨境民族及其他族群的居住地和聚集地,还是中国对东盟推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更是政治和外交都非常敏感的地带,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的战略意义。本文将通过描述云南省马关县金厂镇草果湾村的“三通”建设情况来呈现其之于边民的意义,并尽可能略论它之于民族、国家的安边意义。
  金厂镇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东南边境,与越南的河江省、老街省相连,国境线1.5千米,镇政府驻地距县城53千米,国土面积为69.3平方千米,大部分为山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境内居住着汉、壮、苗等7种民族,其下设有3个村委会38个村民小组,草果湾就是其中的一个村民小组。草果湾村距离镇政府所在地有十来分钟的脚程,现今全村共有68户人家,其中64户为苗族,4户为汉族,共有316人。到目前为止,村里的各个家户皆已通电、通水、通路,实现了“三通”。
  一、草果湾村的“三通”建设情况[2]
  (一)中越通电情况
  草果湾的村民说“战争完就通电”,据了解是1983年通的电。最开始村民们使用的是金厂镇辖区内的小白河水电站发的电,因水流有季节变化,那个时期的供电并不正常,电视一般要夜间十一二点才可以启动。当时由政府提供电线,电杆是木头做的,由村民出力搭建完成,因为小白河是镇内的河流,故在用电的最初几年不向村民收取电费,后来小白河水电站供电紧张,才在后面的五六年开始收费,每度收费七八角。在这一时期,村子里的家家户户都已经通电。
  张会计告诉我,1998―2000年草果湾进行了电网改造,此后村民才可以正常用电。此次改造由政府提供电线、电杆和电表,村民出力进行电杆的栽种和线路的搭建,要求每户人家每天要出一个劳动力,直到改造结束。当时在全村范围内实行免费安装电表,之后更换电表或新家庭需要安装电表的,都要自己出钱购买电表和电线,并出钱请人安装电表,一共需要花费300多元。电网改造后电费的收取有了季度的区分,上半年发电少,供电紧张,每度收费0.5元,下半年水流大,发电多,有足够的电可以提供给村民,故每度是0.45元。当问及为什么进行电网改造后收取的电费较低时,村民回答说,在进行电网改造后,有许多发电站供电,不像小白河水电站供电时那样紧张,所以收费较低。村民YC家一次交七八十元的电费就够用两个多月,他认为通电给自家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此外,村民还告诉我,越语论文范文,进行电网改造后用电情况正常,除非碰到下暴雨和打雷天气,否则很少停电,一年最多停电几天。
  (二)中越通水情况
  2017年草果湾开始安装水管,由政府提供管道,每户还需每天出工一人进行修建事宜,直至结束,此外,村民需出资70元购买水表。而在此之前,村内的饮用水源位于村寨旁的山沟里,村民YC告诉我从他家出发要走十多分钟才能走到取水处,挑水需在途中歇两次才能到家。现在的水源在罗家坪,事先将水理到镇上的水池进行储蓄,再分到各家各户。村民说原来的水比现在的好喝,但是自从家家户户通水后,“人们懒得去挑”,就没有人会再去水沟边取水了,也正因为如此,原先水源地的出水口就慢慢地被堵塞了,水也就小了。YC认为各家各户通水后很方便,节省了人们的不少劳动时间。现在的水价是每立方米0.5元,一年收一次水费,YC家一年交三四十元就足够使用了。
  (三)中越通路情况
  途经金厂镇的公路有1条,它穿过草果湾村寨,将草果湾与邻近的寨子连接起来,在2004年以前它是沙石路,2004年到2017年是磐石路,2017年至今是柏油路,是由马关的工程队承包修建的。2017年村里实施“道路面化”工程,由政府提供水泥和沙石,经相关人员的测量和计算来按道路的长短分配材料,村民各自负责修到达自家门口的道路,这使原先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个案1:到YC家的小路一天的时间就铺好了,当时他家的亲戚都来帮忙,等轮到亲戚家铺路的时候,他们又去帮忙。YC告诉我实施“道路面化”工程后道路不仅干净卫生,也给村民提供了不少方便,没铺之前的路根本走不了,特别是下了雨经牲口踩踏后,更难以行走。
  二、“三通”建设的影响
  边境是一个特殊地带,无论在经济、社会还是权力上它都有着自己的脆弱性,“作用边疆安全的因素可以大体归结为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之间存在的异同上,其集中表现为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区域社会相对封闭、人们生活水平较低等几个方面”3,因此,实现边疆地区的稳定发展是确保边疆稳定和谐的重要切入点,而常言说的“要致富先修路”则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玄机,越南语毕业论文,也即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和首要条件是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人们日常生活的方便,这样才能达到安边的目的,最终将边境、边民和国家统一起来。
  首先,“三通”的建设给边民的生产提供了便利。边民生活在远离经济和政治中心的边缘地带,地理位置偏远,来往不便,不利于人们进行各项生产活动,譬如,在修通道路之前,人们只能靠靠人背马驮来实现粮食的生产和搬运,这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体力,且在成效上也是事倍功半的,效率极低的境况怎能满足在与发达地区对比之下日趋激增的人们的需求呢?故而修通道路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选择。道路修通后,摩托车、汽车等的出现不但可以帮助人们减少花在路途上的时间,还可以不费体力地将粮食运送到目的地,此外,交通的便利也利于人们引进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物资,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收成。   其次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在水未通到各家门前之前,人们得专门腾出时间去到山间小溪边取水,一来要走很远的路程,二来人力担水的数量有限,供不应求,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倘若在遇上特殊情况,如出现暴雨、山洪等,溪水便不能饮用,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失,而修建通水管道和蓄水水井以后,人们就不用担心没水可用了。此外,电路的通达也是关系到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此之前,有的人家使用柴火照明,富裕的家庭就使用汽油灯、煤油灯或蜡烛,没钱没柴的人家更是天黑就入睡,这样一来,人们的夜间生活就变得异常枯燥和难熬了,而有了电以后,人们不仅可以在光亮中生活,随着电线的接通而带来的电视机、录音机、VCD、DVD等也增加了人们夜晚的休闲活动,丰富并欢愉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再者,道路的修通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且公路的出现也使得集市日趋繁盛起来,人们可以在离家很近的地方买到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可以行车去远处办理之前难以解决的事务等等。总之,“三通”的出现不仅给边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还在此基础上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指数。
  第三,密切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在道路修通之前,人们只能在山间小道上行走以实现走亲串戚、参加婚丧嫁娶等活动,这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还要浪费很多时间,故而当时人们之间的往来比较少,其态度大多为能避则避,倘若遇到急事需奔走相告时,就会给当事者带来很多困难,不但会作用事情的解决,还有可能破坏邻里、亲戚之间的关系,这就给人们的村落社交、亲戚网络的建构提出了挑战。而在公路修通以后,人们就可以快速、便捷地传达信息,被传达者也可迅速地给予行动回应,人们不用过多担心费时费力的问题,而更看重人情的往来,故而为了维持已有的社交关系,必定都会积极参与进去。由此可见,道路建设在密切人们交往中的重要影响
  结语
  总之,加强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保证边民的基本需求和生活便利,是在进行边疆治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边民和其他地区的人民一起享有共同主权的彰显,是现今国家实现对边疆强控制的方法,也是发展边疆地区、致富边民的重要基础。故而,要想拥有安定的边境,就得站在边民的角度考虑,帮助实现他们的利益需求,这样才能以“边”安“边”,靠“边”治“边”,最终实现“边安”。
  参考文献:
  [1]毕世鸿:中越边境政策比较探讨[J],红河学院学报,2017,16。
  [2]本文田野资料为笔者2017年1月在云南省马关县金厂镇草果湾村调查所得。
  [3]武友德、王源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探讨――以云南为例的略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58。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