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有的冷战国际史探讨中,学者们已开始把关注的目光由原来的政治、军事和外交领域转向经济和文化领域。经济领域探讨的代表作有崔丕先生的《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1949—1994)》、张曙光先生的《经济冷战:美国对华禁运与中苏同盟(1949—1963)》①。两位学者的关注点集中在冷战时期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战和贸易战,这两项成果可谓是研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遏制的力作。此外,也有学者关注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关系,此类成果主要集中在对经互会的探讨①。从现有的成果来看,对冷战时期经济领域的探讨还有待深入。在此,笔者试图应用新解密的中国外交部档案和柳州铁路局档案,以冷战时期中越铁路国际联运中的货物运输为视角来审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集团内部加强凝聚力的难度。所谓铁路国际货物联运,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铁路运送中,使用一份运送票据,以连带责任办理货物的全程运送,并且在由一国铁路向另一国铁路移交货物时,无需发货人、收货人到场的一种运输方式[1]。一般说来,铁路国际货物联运按运输方式分为整车、......(论文页数是:6页) ,越南语论文题目,越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