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宋朝名儒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于庆历六年(1046)应巴陵郡守滕宗谅(991—1047,字子京)之请,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全文虽仅368字,却大幅提高了湖南岳阳楼的知名度,使之与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齐名,并列中国名楼之林。可以这么说,岳阳楼提供了范仲淹发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尚情怀的场景,而他的这篇《岳阳楼记》则让岳阳楼声名远播,名垂不朽,无论遭逢几度祝融,始终矗立在洞庭湖畔,成为忧国忧民的精神象征。姑且不论范仲淹写作《岳阳楼记》时他到底有没有去过岳阳楼,从《岳阳楼记》问世的那一天开始,范仲淹与岳阳楼就几乎要画上等号了。许多没有到过岳阳楼的人也都读过《岳阳楼记》并心向往之,去过岳阳楼的人更不可能忽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板刻便悬挂在一楼的入口处。本文拟论范仲淹《岳阳楼记》对清代越南使节岳阳楼诗文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研讨三个问题:(一)范仲淹《岳阳楼记》有没有流传到越南?这关系到越南使节在来到岳阳楼之前是否有机会读到《岳阳楼记》。(二)清代越南使节出使中国途经洞庭湖的岳阳楼时,究竟留下多少与岳阳楼及其周遭......(论文页数是:11页) ,越语论文题目,越语专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