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早期现代化进程缓慢的原因(2)[泰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泰语论文 责任编辑:Anchali更新时间:2017-06-21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其他的数量很少的初级产品的生产,他们把这些产品拿到市场上去换取金钱,然后用金钱去购买各种各样的消费品,金钱开始在泰国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这之前,金钱对他们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由于金钱可以通过出口市场获得,农民开始购买他们以前自己生产的商品,传统的家庭手工业衰落了,同时,交换范围扩大了,不少人逐渐产生了平等、公平的意识。人们逐渐从原来的人的依附关系阶段转变到在物的基础上人的独立性阶段,这也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类发展的三大阶段中的第二大阶段的特征,表明了泰国逐渐向现代社会转型。但是由于改革的不彻底性,过多依赖大米出口来发展经济的局面未能改变,致使单一的农业生产结构的不合理状况得不到根本解决。二战以后,新政府进行了振兴国家经济的尝试,开始重视改良传统产业即大米、橡胶、柚木、锡砂、盐的生产。同时,积极发展与以上产业有关的运输、通讯、灌溉、电力等经济基础部门。但是由于这些公司管理不善,账目不清,再加上官员腐败,贪污受贿,中饱私囊,并没有担负起振兴国家经济的重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泰国现代化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仍然面对诸多问题,比起20世纪60年代后泰国经济的腾飞,显然泰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是相对缓慢的。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三
  
  我们已经指出,泰国长期以来都是依赖大米出口的单一农业生产结构。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英格拉姆对泰国经济的探讨,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特征。19世纪中叶后的100多年里,大米生产占据着泰国农业的主导地位,水稻耕种面积始终占据着泰国全部农业耕种面积的80%~90%[7](p37)。因此考察这一时期泰国大米的生产和出口情况就可以大体了解泰国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状况。按照英格拉姆的估算,1850年泰国的水稻种植面积约有580万莱,约合1400万亩(1莱=2.4亩),到了1950年,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3400万莱,约合8160万亩,比1850年增加了8倍多。泰国大米的出口量在1857―1859年间是990千担,1870―1874年的缓慢上升到1870千担,到了1930~1934年间迅速地达到出口量的顶峰257万担,这是由于1929年到1932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造成对泰国大米的需求量大增,可是随后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泰国大米生产大幅减产,出口量开始下降,1947年仅为6353千担,到1950年才恢复到历史正常水平,达到248万担。大米出口量从1857年到1940年的上升趋势,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泰国农业生产的进步和经济的缓慢发展。从以上数字中我们可以注意到泰国大米的出口和耕地面积的扩大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两者存在着很强的相关关系,这说明泰国大米的生产是建立在耕地扩大的基础之上,或者进一步说农业的生产是和耕地面积的扩大紧密相连的。比如1905年到1914年的十年间,耕地面积扩大了2.4百万莱,这一期间的大米出口量增加了460千担,1915年到1924年的十年间,耕地面积扩大了3.4百万莱,这一期间的大米出口量增加了1980千担。其他的年份大体上也存在着同样的相关性。这种单纯靠扩大耕地面积的粗放式的生产方式虽也能促进农业的发展,但是收到的效果是很小的。这种情况也说明泰国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农业劳动率的提高上面,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才是解决现代化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
  我们再来略论一下泰国在这一时期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通过前面的略论我们已经知道,泰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仍然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产业结构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依然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单一生产结构,这一时期泰国经济的发展主要是指农业的发展,而泰国这一时期农业的发展主要通过大米的生产反映出来。因此我们可以把泰国大米的生产看作是泰国农业生产的一个缩影,考察农业人口人均大米产量就可以大体上看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情况。泰国1907年的大米产量约为258.2万吨,泰语论文范文,亩产量约为115公斤;1930年前后约为406.8万吨,亩产量约为88公斤;1940年前后约为512万吨,亩产量约为89公斤;1950年前后约为732.5万吨,亩产量约为82公斤[8](p14)。同一时期泰国的农业人口1930年前后大约是630万,1940年前后约为600万,1950年前后约为760万,分别占同时期劳动力人口的84%、89%和85%。这表明单一的农业生产结构导致在就业结构中农业人口占有很大比重。
  根据以上这些数据,1930年前后泰国每个劳动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大约是406.8/630≈O.65吨,1940年前后大约是512/600≈O.85吨,1950年前后大约是732.5/760≈0.96吨。可见,泰国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非常缓慢的。如果单纯从亩产量来看,1907年单位亩产量为115公斤,到了1950年前后却降低到了82公斤,农业劳动生产率反而呈现一种下降趋势。较低的生产率必然作用了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从生产力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层面上说,就是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的传统社会向以社会化大生产和大交换为基础的非农产业为主的社会转型的过程”[2](p225)。如果定量地衡量现代化的实现程度,那么我们可以简单地用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化数量来衡量。这一转化取决于人的生产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是因为“社会上的一部分人用在农业上的全部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须足以为整个社会,从而也为非农业工人生产必要的食物;也就是使从事农业的人和从事工业的人有实现这种巨大分工的可能,并且也使生产食物的农民和生产原料的农民又实行分工的可能”[9](p716)。这句话的意义在于只有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才能使大部分人脱离农业生产而从事工业和其他产业的生产,社会才能实现从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真正转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庞卓恒.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庞卓恒.什么是现代化[A].纪宝成.与时俱进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中山大学南亚探讨所.泰国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
  [7]James.C.Ingram:Eeonomie Change in Thailand 1850―1970[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
  [8]林志鹤.泰国的农业工业化道路[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责任编辑:绿 水]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