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部动因和力量。它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动机的有无和强弱对一件事的成功与否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学习动机也成为能否学好语言的关键因素。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泰国高中生;汉语学习动机;学习动机 一、Dornyei的外语学习动机组件 三层次外语学习动机的过程由语言层次、学习着层次和学习情景层次。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学习者外语学习动机与课堂教学之间相关,如下: 第一层次是语言层次,对于学习者学语言的个人原因,包含了加德纳(Garder)的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动机子系统;其次是学习层次包含了学习者个人的因素,成就需要和自信心,而自信心可分为4个因素,有语言使用焦虑感、外显的二语能力、因果归因还有自我能效;最后一个层次学习情景层次与教室学习环境相关。包含了三个动机组件有课程特定、教师特定和学习集体特定。 二、泰国高中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 本文的调查问卷分为四部分,共47题。题目依据Dornyei的外语学习动机组建理论设置。第一部分是了解学习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是否是华裔、学校类型、学校地区、使用的课本、一个星期学汉语课课时、教师情况、HSK考试情况等;第二部分是对于学习者选则汉语作为专业的原因,了解泰国高中生汉语学习动机的类型;第三部分为作用学习动机的因素的调查。 三、泰国高中生汉语学习动机结果略论 笔者调查的110名汉语专业的泰国高中生,男生33人,女生77人;高中一年级18人,高中二年级10人,高中三年级82人;华侨63人,非华侨47人;公立学校14人,私立学校96人;曼谷区学校64人,外区学校46人;曾经62人参加过HSK考试,48人没有参加过。 (一)选择汉语作为专业的动机略论 根据调查探讨结果可以看出来,110名学生选则汉语作为专业的原因如下:喜欢语言的占34.5%、喜欢文娱明星的占11.8%、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占15.5%、华裔家庭原因的占14.5%、希望对家族做出贡献的占10%、为了将来工作的占53.6%、为了交际的占46.4%、为了旅游的占36.4%、逃避数学学科的占35.5%。 由此可知,被学生最重视的一项为"为了增加未来工作的机会"占比高达53.6%, “因为家长希望我学好汉语,未来帮助家族企业生意"选的最低是10%。选择学习汉语动机之前的最高的因子是"将来发展"、"信息"、"出国"、情景"、"兴趣"而最低的因子是责任。 (二)学习汉语专业期间动机因素略论 根据Dornyei外语学习动机三个层面的分类的理论,本文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略论,可见作用泰国汉语专业高中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如下:对未来工作有帮助的平均值为4.3346,标准差为0.86;因为与中文老师关系亲密且老师关心学生平均值为4.2818,标准差为0.76;因为我觉得学了以后,能在生活交际实用平均值为4.2455,泰语毕业论文,标准差为0.88;因为汉语是世界重要的语言之一平均值为4.1909,标准差为0.82;因为中文老师有知识和经验平均值为4.1182,标准差为0.88;因为我曾经出国留学平均值为2.4182,标准差为1.47。 根据平均值由高至低依次,最明显最高达到4以上的有5个项目。因为我想对将来的工作有用(语言层面),因为与中文老师关系亲密且老师关心学生(学习情景层面),因为我觉得学了以后,能在生活交际实用(语言层面),因为汉语是世界重要的语言之一(语言层面), 因为中文老师有知识和经验(学习情景层面),表示作用学习动机比较强。而最少平均值是达不到一半是因为我曾经出国留学属于语言层面。作用学习之间的动机不大。我们将上述内容总结,归类见下表: 四、结论 总而言之本文探讨出的结果,汉语学习动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选则学习汉语专业的动机,第二、学习过程中作用学习动机的因素。前者为什么学生选择汉语作为专业?汉语学习动机可分为六类包括"将来发展"、"信息"、"出国"、情景"、"兴趣"和"责任"。表示明确的是"因为我想对将来的工作有用","因为我觉得学了以后,能在生活交际使用","因为汉语是世界重要的语言之一"都是属于工具型动机"。后者汉语专业的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和需要,怎样才能继续学习汉语,作用他们学习动机的因素是什么?他们学习的目的较为明确,与选则汉语作为专业的动机相同,都是为了将来的个人发展"因为我想对将来的工作有用"。 参考文献: [1]Gardner,R.C.TheAttitude/MotivationTestBattery:TechnicalReport[R].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1985. [2]DornyeiZ.Motivation and motivat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 e classroom [J].TheModern Language Journal,泰语论文网站,1994,78(3):273-2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