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描述个体自我观的新概念,自我同情的提出源于西方心理学界对东方哲学的关注,近几十年来,西方学者对于禅定(meditation)、正念(Mindfulness)等佛教心理学核心概念的科学探讨方兴未艾,其中,自我同情的内涵之一就是个体对自身痛苦感受的正念觉察。Neff指出,自我同情意指个体对自身存在的缺陷感或遭遇的挫败不漠视、不责备、不批评,而是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加以感受和理解,并保持对负性情绪的正念觉察,将自己所遭受的不幸视为人类的共同体验。自我同情的三个基本成份包括:自我友善(self-kindness)、普遍体验(the self sense of common humanity)和正念(mindfulness)。探讨表明,自我同情报预示着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修复能力,自我同情和生活满意度、正向人际联结、情绪智力、个体成长、幸福感、积极应对模式存在正相关,与抑郁、焦虑、思维抑制、完美主义成负相关(Neff,2003)。自我构念则是以自我和他人的关系为出发点,将自我的认知结构分为独立型自我构念和互依型自我构念两大类,与东西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对自我形......(论文页数是:9页) ,泰语论文范文,泰语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