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李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提要: 在日本 , “战争文学” 系整个日本近代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研究积累不薄;细化到“日中战争文学” 研究(1937 - 1945)也大体呈同样状态。在中国 ,情况略有不同 ,有 “战争文学 =侵略文学” 的直线定性 ,有作品数量庞大 ,散在难寻 ,且几乎没有中文翻译 ,再加上 “纪实” 的性质使其与战争历史胶着为复杂的一体。故而 ,对它的研究需要观本论文由英语论文网整理提供念意识、 语言文化、 历史知识和繁杂的研究操作等多重储备 ,目前这一研究领域大体处于空白状态。近代日本的 “战争文学” 确有很大的特殊性 ,但也具有社会的、 文化的、 伦理的、 政治的多重价值 ,不应忽略和放置。本文以“战争文学” 的代表作家火野苇平这一个案为视角 ,进行尝试性的考察。
     一.要谈火野苇平 ,首先必须梳理近代日本的 “战争文学” 这一特殊的学术研究领域和学术概念。
   从字面上说 , “战争文学” 容易被理解为以战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但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 , “战争文学” 具有特定的含义。它一般是指以日本近代以来所发动的历次战争为题材、 通过直接或间接记述描写的方式所创作的作品。这类作品在体裁上多为报告文学或随笔 ,日语一般称之为 “战记” ;有些作品冠以小说之名 ,但实际上大多具有纪实性质 ,更接近报告本论文由英语论文网整理提供文学。因此 ,在体裁格式的层面上 ,日本的 “战争文学” 整体上具有纪实(报告)文学的特性 ,这是它与一般意义上的、 以虚构为主的文学作品的重要差异。在内容上 ,近代日本的 “战争文学” 与近代日本战争史呈整齐的对应关系。比如:关于 1894 年的“日清战争”(中日甲午战争) ,便有所谓 “从军记者” 随军开赴战地 ,即时写作和发表有关战争的报道和作品。后来成为著名小说家的国木田独步的 《爱弟通信》 、 平田骨仙的 《黄海海战》 等即是其中的知名作品。到了 1903 年日俄战争时 ,参战的士兵执笔记述亲身经历的战斗 ,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陆军士兵樱井忠温的 《肉弹》 记述惨绝的旅顺战役 ,出版后掀起一片狂潮。海军士兵水野广德的 《此一战》 的影响也不本论文由英语论文网整理提供逊于 《肉弹》 。至于文人们 ,像自然主义代表作家田山花袋就跑到中国 ,留下了 《第二军从征日志》 。而其后反映八年 “日中战争” (1937 - 1945 的抗日战争)的 “文学” 更占据了近代日本战争文学的主体位置。
  1937 年 , “七 • 七事变” 爆发 ,标志着中日之间全面战争的开始。1938 年 8 月 ,内阁情报部召集部分文艺家 ,举行恳谈会 ,动员作家参加即将发动的 “汉口攻略战” (中国方面一般称为 “武汉保卫战” ) 。9 月 ,作家久米正雄、 片冈铁兵、 川口松太郎等作为 “从军作家陆军部队” 前往中国华中地区;11 月 ,长谷川伸、 土师清二、中村武罗夫等 ,作为 “海军派遣从军部队” 前往中国华南地区。从此开始 , “从军作家” 一词被广泛使用。除了中国以外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的 1941 年 ,按照“国民征用令” ,日本军部还向缅甸、 加瓦(今印度尼西亚) 、 婆罗(又称加里曼丹 ,今印度尼西亚的一部) 、 菲律宾前线派遣了作家。数年的时间里 , “从军作家”=“笔部队” 遍布中国大陆和东南亚一带 ,战争文学作品大批出现 ,形成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和文学现象本论文由英语论文网整理提供。在作品方面 ,有石川达三 《活着的士兵》 、 丹羽文雄 《上海风暴》 、 林芙美子 《北岸部队》 、 深田久弥一 《切断粤汉线》 、火野苇平 《我的战记》 、 藤田实彦 《战车战记》 等等 ,数量极其庞大。
   本文试图探讨在日中战争期间由日本作者创作发表出版的、 以日中战争为题材的各类文学作品 ,姑且称之 “日中战争文学” 。包括 “日中战争文学” 在内的 “战争文学” 研究 ,早已构成整个日本近代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和庞大课题 ,在漫长的研究历史中 ,积累了无计其数的研究成果。但由于 “战争文学” 的特殊性 ,日本学者的研究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和启示 ,可资中国学者利用和借鉴;另一方面由于这类文学直接通向具有侵略性质的战争、 通向暴行、 罪恶、 良知的拷问 ,我们会常常在日本已有的研究中感受到莫名的寂寞 ,如何从人类的正义、 理性和良知的角度 ,更诚实深入地探求战争文学 ,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课题。至于中国国内 ,对本课题的实证性基础研究极其薄弱。由于这类作品在政治上的特殊性 ,以往人们习惯把这种文学视作 “侵略文学” ,而每每将之排除于文学研究的范畴之外 ,形成了一个空白地带。近年来有学者做了一些开拓性的研究工作 ,但整体上还刚刚开始起步。实际上 ,人们自觉不自觉绕开的近代日本的 “战争文学” ,具有涵盖历史、 战争、 文学、 道德、 民族性、 中日关系的复合内容 ,在洞察和把握 “战争文学” 的政治性的前提下 ,我们可以以战争文学为媒介 ,考察战争的严酷 ,还原历史的真实和细节;通过作者的记述描写和表现 ,可以去追本论文由英语论文网整理提供寻其心理显露的轨迹和对战争的微妙态度;通过记述技巧、 比如语言表现和文体方式 ,可以窥测到作家的 “欲望” 与国家的 “欲望” 相互协调或碰撞摩擦的不同侧面 ,也就是 ,作家作为个人的直觉或理智与当时的国家政策、 制度欲望的相互配合或某种矛盾。总之 ,战争文学的社会的、 历史的、 政治的和文化人类学的多元内涵 ,规定了它具有超越单纯文学的多重价值。     
    二.本文将焦点集中于战争文学的代表作家火野苇平和他的代表作 《麦与士兵》 ,通过这一典型个案 ,逐步考察战争文学的真实面貌。 
  火野苇平(1907 - 1960) ,本名玉井胜则 ,出生于日本福冈县远贺郡若松町(今日本北九州市若松区) 。高中时代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自费出版过童话集。考入早稻田大学英文科后 ,与同学一起创办杂志 ,从事创作。1928 年 ,从大学退学 ,进入福冈步兵联队 ,成为干部候补生。后因偷偷阅读列宁的著作而被开除。离开军队后 ,曾从事过工会运动 ,遭逮捕后 ,表示放弃自己的信念 ,实行 “转向” ①。此后他以当地的文艺杂志 《九州艺术》 和 《文学会议》 等为阵地 ,重新开始进行文学活动。1937 年 , “卢沟桥事变” 爆发 ,1938 年 2 月 ,火野苇平应征入伍 ,开赴本论文由英语论文网整理提供中国。在杭州担任警备任务期间 ,他在入伍前发表的小说 《粪尿谈》 (1937 年 2 月 《文学会议》 4 号)获得第六届 “芥川奖” ①。授奖仪式在战地的军营中举行 ,著名评论家小林秀雄从日本赶来为其颁奖 ,受到新闻媒体和社会的瞩目。同年 5 月 ,火野苇平被调往中支派遣军报道部任职 ,受命参加了徐州会战 ,写作徐州会战记。这样 ,他与军部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密。 
  徐州会战结束后 ,火野于 5 月 27 日回到上海 ,一口气完成了长达 220 页的 《麦与士兵》 。1938 年 8 月 ,作品先在杂志 《改造》 上发表 ,引起巨大反响 ,火野苇平立即成为所谓人气作家。同年 9 月 ,改造社出版了这篇小说的单行本。紧接着 ,火野又创作了 《土与士兵》(1938 年 11 月 《文艺春秋》 )和 《花与士兵》 (1938 年 12月 - 1939 年 6 月 《朝日新闻》 ) 。这三部被称作 “士兵三部曲” 的作品 ,使火野苇平一跃成为战争文学的第一人 ,他的名字频繁见之于各种新闻媒体 ,一时间名声大作。他的 “士兵三部曲” 销量超过三百万部 ,成为当时红极一时的畅销书 ,并在 1940 年获得了 “朝日新闻文化奖” 和 “福冈日日新闻文化奖” 。当然 ,这种状况早已超出单纯的文学范畴。军国主义甚嚣尘上的时代气氛 ,以举国一致的体制遂行扩张战争的国家政策 ,以及大本论文由英语论文网整理提供多数国民盲从附和甚至是能动支持战争的狂热情绪 ,有意无意间为这场战争涂上了一种 本论文由英语论文网提供整理,提供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代写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留学生论文,代写英文论文,留学生论文代写相关核心关键词搜索。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