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语言学硕士论文范文-汉字文化对日语的影响及贡献分析 摘 要:关于汉字文化对日语的影响及贡献分析的日本语言学硕士论文范文:从汉字传入日本到日本文字“假名”的形成, 大约经过六百多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日本通过汉字还吸收了大量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迅速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日语语言文字的发展。最终,日本人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日本文字———日语。 关键词:假名;吸收;创造 一、汉字文化对日语的主要影响 日本文字的产生和形成是在汉字传入日本之后或者说是在汉字的影响下开始的。公元前1世纪前后,日本人开始接触汉字。据日本出土文物证明,当时中国的手工业品已经传入日本,其中许多金石器上,如铜镜、印章以及货币等都有铭文。这些铭文是日本人最早接触到的汉字。日本人系统地学习汉字是从公元3世纪开始的。据日本史书《日本书纪》、《古事记》记载,应神天皇十五年(公元284年)秋,百济(公元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朝鲜半岛上并存的三个奴隶制国家之一)王遣阿直岐贡良马二匹。阿直岐亦能读经典,天皇问阿直岐:如胜汝博士亦有耶?答曰:有王仁者,是秀也。天皇便遣人请来王仁,为太子菟道稚郎子的老师,学习典籍,莫不通达。《古事记》中讲,王仁来日时,带来汉文《论语》十卷和其它汉文书籍,这是日本人系统学习汉字的最早记载。由此可知,汉字是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并由日本的统治阶级开始学起的。从公元3世纪到7世纪上半叶,是日本奴隶制度的发展时期。随着中日两国交往的不断扩大,先进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由于两国来往频繁,特别是在此期间日本向中国派遣的多批遣隋史和遣唐史,将中国大量的佛教经典、儒家著作、文学及科技等各种汉文典籍带回日本,由此日本人对汉字、汉文的学习和使用日益广泛,汉字逐渐成为日本人记载语言的通用文字。由于汉语与日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所以日本人在学习、理解以及使用汉字记录日语时,进行了种种不懈的努力。首先,日本人在学习汉语书籍时,跟随老师模仿汉语的发音来学习,识别汉字。久而久之,每个汉字都产生了日语式的读音。这种读音在后来被称做汉字的“音读”。同时,他们用日语的思维方式来解释和理解汉语、汉字的意思。因为当时日本人还没有自己的文字,像那种对译式理解只能用口授的方式进行。[1]这样,在汉字上又渐渐地增加了日语同义词的读音,如:“学—まなぶ、時?とき、習?ならう”等,这种读音叫“训读”。汉字“音读”的形成,使日本人能够选择与日语发音相近的汉字写出汉字中没有的与之相对应的日语词汇,如日本人名(卑弥呼?ひみこ)、地名(斯馬?しま)等专有名词。而汉字“训读”方式的固定能使日本人用汉字按照日语的词序和习惯书写日语,如:“我吃饭”可以写成“我饭吃”。这是将汉字作为日本文字的第一步。日语与汉语不同,它用助词、助动词和用言的词尾变化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也就是说日语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这种形态变化与以表意文字为主的汉字是不相适应的,即难以用汉字的组词方式记录日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人在书写文章时,对只表示语法概念和语气的部分,采取了按音节借用汉字音译的方法。[2]这样文章虽然用汉字写成,但是汉字却被分成用于表意的和用于表音的两种。例如:宇良宇良仁照流春日仁比婆理安我理情悲毛比登里志於母倍婆(うらうらに照る春日にひばりあがり情悲もひとりしおもへば)。由于这种表记方法大量出现于8世纪的歌集《万叶集》中,所以把这种表音的汉字称为“万叶假名”,可谓“汉为日用”。“万叶假名”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当时日语表达的需要,但它的形体毕竟是汉字,而汉字数量繁多,字体复杂,用一个汉字记录一个音节十分不便于学习和掌握。一篇文章中有用于表意的汉字又有用于表音的汉字,不易辨读和理解。这样作为“万叶假名”的汉字的形体开始被简化、省略,最后演变成了日本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日语字母)。“平假名”的“平”字是没棱角、顺畅简易之意,是由汉字的草体演变而来。如:安→あ、以→い、宇→う、衣→え、於→お等。“片假名”的“片”字是不完整的意思,由汉字笔画省略而来,即由汉字字体的偏旁部首演变而来,如阿→ア、伊→イ、宇→ウ、江→エ、於→オ等。“假名”的“假”取汉语“假借”之意,即借汉字之形表日语之义。从汉字传入日本到日本文字“假名”的形成,大约经过六百多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日本通过汉字还吸收了大量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迅速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日语语言文字的发展。 二、汉字文化对日语的主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