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论文/《同一场景下表达歉意时的中国人和日本人的非语言行为探析》[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李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日语论文润色:《同一场景下表达歉意时的中国人和日本人的非语言行为探析》

[摘要] 本论文以对中日文化交流做贡献为目的,探讨了在同一场景下表达歉意时的中国人、日本人的非语言行为差异。代写日语论文通过分析与考察得到的结论如下:日本人的非语言行为重点放在恭敬的表情与姿态的使用上,而且表情与姿态比较模式化。而中国人的非语言行为重点放在以积极的方式向对方表达自己的诚意上,其表达方式呈现个性化倾向。

〔关键词〕致歉;非语言行为;社会规范

以此为出发点,本论文对同一场景下表达歉意时的中国人和日本人的非语言行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通过对表达歉意时中国人、日本人的非语言行为进行调查,揭示出表达歉意时中日非语言行为的特征,同时对决定中日非语言行为的社会因素进行了考察。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形之下,为了消除不同文化之间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误解,不少论文对致歉、感谢、谢绝等言语行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但是,大部分的研究把重点放在语言表达方面,却忽略了与语言表达同时使用的非语言行为。众所周知,在日常生活当中,语言不可能表达所有的信息。尤其致歉行为是因话语者给对方带来了麻烦,所以要改善和对方之间的人际关系的重要言语行为。笔者认为,在此类言语行为过程中,话语者更需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情,所以研究歉意行为时,对非语言行为也加以观察是非常必要的。
本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主要对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1)在设定的各个场景下被调查者所使用的语言表达,以自由的方式写在问卷纸上。(2)如果使用那些语言表达时存在伴随的非语言行为,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可多项选择)。
调查进行时间为2000年7月至10月。调查对象为中日大学2年级至4年级学生。具体为:日本人55名(男25名、女30名),中国人51名(男22名、女29名),共计106名大学生。中日大学生平均年龄分别为21.2岁、21.9岁。问卷调查设定5位对象配合4个场景,共计20个情景。5位对象以年龄的大小与亲疏关系而设定。4个情景为给对方带来的麻烦的大小以及是否有自己的过失而设定。
具体的场景①:
场景1:a因睡了懒觉,让朋友在公共汽车站等了30分钟。
b不小心,用自行车的车把碰撞了对方的胳膊。
场景2:a交通堵塞,让朋友在公共汽车站等了30分钟。
b为了避开路上突然出现的猫,用自行车的车把碰撞了对方的胳膊。
场景3:不小心,撒了几滴咖啡在别人包有塑料皮的书上。
场景4:因被外面的大声吓一跳,撒了几滴咖啡在别人包有塑料皮的书上。
以上问卷调查的各个情景,共设定了不好意思地笑、困惑的表情、鞠躬道歉、抓住对方的胳膊或手、站起来等非语言行为合计20项。

本论文以调查中得到的非语言行为数据为中心进行分析。
1.非语言行为项目的分类以及平均选择值
本论文非语言行为分类类型以及中日非语言行为平均选择值。
非语言行为的平均选择值的算法如下:各非语言行为选择数除以其项所设定的情景数和答题者的人数之积,作为被调查者对每项非语言行为的平均选择值。另外,因每项非语言行为并不设定在所有的问卷调查情景中,所以子分类类型的平均选择值并不必然等于它所包含的各非语言行为的平均选择值之和。子分类类型的平均选择值算法与非语言行为的平均选择值算法相同。
本论文对以上非语言行为三个分类类型分别进行了分析。具体分析方式为,取出两项性质相反的非语言行为,比较中日各重视哪一项,以此突出中日非语言行为的差异。另外,本论文因篇幅有限,只就各分类类型中中日选择差异显著的非语言行为比较。

2.“表情”分类类型选择的中日比较
关于“表情”分类类型的分析,选取“明朗表情(笑)”与“拘谨表情”、“看着对方的脸或眼睛”与“目光朝下”进行比较。因中日差异主要体现在前两项的选择,所以下面把“明朗表情(笑)”与“拘谨表情”选择的中日差异。
此外,被调查者对非语言行为的选择,主要因与对象的关系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下面把中日非语言行为的平均选择值按问卷调查中所设定的对象分别表示,予以分析。其他分类类型分析也相同。为了进一步详细分析图1、图2,我们把“明朗表情(笑)”与“拘谨表情”所包含的具体非语言行为平均选择值按对象表示在表4里。
总体来说,日本人主要选择“拘谨表情”,而且其选择不管与对象关系亲疏与否都明显地比中国人要多。而中国人主要选择“明朗表情(笑)”,而且其选择不管与对象关系亲疏与否都明显地比日本人要多。另外,中日都随着与对象的关系密切程度增加“明朗表情(笑)”选择增多,反之“拘谨表情”选择增多。
具体如下:(1)对象是“老师”、“陌生的长辈”、“不太亲密的朋友”时,日本人主要选择“拘谨表情”,“明朗表情(笑)”选择极少。对象是“母亲”、“亲密的朋友”时,日本人对“明朗表情(笑)”选择比“拘谨表情”选择略多,但与中国人相比“拘谨表情”选择明显要多。(2)中国人对任何对象都主要选择“明朗表情(笑)”,“拘谨表情”选择极少②。
对具体非语言行为选项而言(参考表4),日本人对所有的对象主要选择“困惑的表情”。而中国人根据对象关系的不同,选择笑的方式有差异。对象是“老师”、“不太亲密的朋友”、“陌生的长辈”时主要选择“不好意思地笑”,对象是“好朋友”时主要选择“脸上带笑”,对象是“母亲”时主要选择“撒娇似地笑”。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