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4世纪左右,大和朝廷为了加强国内的统治,开始积极地吸收中国文化。从中国去的“归化人”把大陆的知识、技术不断地带入日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和朝廷的一部分贵族开始使用汉字。推古天皇十二(604)年,圣德太子公布的《十七条宪法》的条文就是用汉文写成的。至此,汉字还没有结合到日语中去。到了推古天皇十五(607)年,在《法隆寺金堂药师如来像光背铭》中,汉字的使用才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日语的独自语言顺序。其中的一段铭文是这样写的:“池边大宫治天下天皇、大御身劳赐时、岁次丙午年、召於大王天皇与太子而誓愿赐、我大御病太平欲坐故、将造寺药师像作仕奉诏。”[4](第24页)意思是说,在用明天皇得病时,既丙午年(586年),曾召见当时的推古天皇和皇子(圣德太子),向神佛许愿,如能治好自己的病,将造坂田寺和药师如来佛像供奉。文中的“大御”、“赐”、“坐”等词是日语特有的敬语表达形式,而“药师像作仕奉”句中的“作仕奉”更将动词谓语放在了句末。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在日本各地出土的金石文,也可以说明这一时期汉字在日本的使用状况。例如,在日本熊本县江田船山古坟出土的带锈的大刀上刻有71个汉字,其中有“无利弓”、“伊太加”等字样。这些字虽然是汉字字形,但已经失去其原意,只是用其读音来表示日语中的专有名词和地名。7世纪初,日本朝廷派遣大批遣隋使、遣唐使到中国进行多方面的学习和交流,使得汉字在日本知识阶层中的使用变得更加广泛,并逐渐发展成为日本的国字。这一时期,汉字完成了向日语句式结构的转化。日语中“宣命体”(祭神祝词和皇帝敕令中所用的文体)的出现(约7世纪末)在日语的文字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文体完全是日语的语序,词的结构也比过去更加细密。它用汉字的原意表示词的实质,用汉字的读音表示词的词性。比如,用“宣命体”记载的“平野祭”的祝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此所能底津石根尔宫柱广敷立、高天乃原尔千木高知弓……”[4](第108页)这是天皇在皇大御神像前起誓的誓词。意思是说:“要把建造神殿的柱子深深地埋在地下;要让神殿的顶梁柱高高地直通天国。”句中大写的汉字“此所”、“石根”和“宫柱”等是借用汉字的意,表示句子的实质部分。小写的汉字“能”、“津”、“尔”是借用汉字的音,表示日语的语法部分。如果把这些小写的汉字改用假名表示的话,那就是现代的日本文字。这说明“宣命体”虽然还用汉字记述,但句子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汉字已经完全脱离了汉文母体,融合到日语中去了。“宣命体”中的汉字,对中国人来说已经很难读懂了。 三、汉字的创新与发展 由于汉字的传入,日本人用汉字编写了《古事记》、《日本书记》等日本古代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之后,又经过人们半个多世纪的摸索,终于在8世纪后期出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叶集》。《万叶集》集前人之大成,对汉字的运用已经显得相当成熟和自如。它共有20卷,收集了日本国内从公元629年到759年之间流传的4156首诗歌。这本和歌集的最大特点在于句型结构及表现形式采用了纯日文体,并借用汉字的一字一音表示日语的每一个音节。例如,《万叶集》第五卷的第822句:“和何则能尔,宇米能波奈知散。比佐可多能,阿米欲里由吉能那何列。”[5](第164页)诗歌完全由表音的汉字罗列而成,汉字的原意已不存在。诗句中的“宇米”、“则能”、“由吉”是按日语固有读音缩写而成的,分别表示“梅”、“庭院”、“雪”之意。另外,“尔”、“能”、“欲里”等汉字表示日语中的语法意义,用作助词。诗的大意是:家园中梅花本论文由英语论文网提供整理,提供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代写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留学生论文,代写英文论文,留学生论文代写相关核心关键词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