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对于日本动漫的探讨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是主要针对动漫的风格的探讨;二是对于动漫产业的发展模式的探讨。前者一般被应用于动漫制作教学和艺术的比较略论中,这也是西方的学者偏好的探讨措施;而后者则偏重于产业经济方面。西方的学者和评论家普遍从理解动漫著作入手,略论日本动漫的特性和动漫里面所体现的大和民族艺术。到当前为止,对日本动漫著作的内容和人物特性做出最详实的收录的莫过于乔纳森·克莱门特(Jonathanelements)和海伦·麦卡锡(HelenMeearthy)合著的《动漫百科全书:1917年以来日本动漫指南》。笼咭分,“‘意力还是集中在大众艺术的领域,直到苏珊·但最垮娜候,西方学者对日本动漫的注J·纳皮尔(SusanJ.N叩ier)提出有里程碑意义的见解。她的《动漫:从到》在对美日动漫进行比较的同时还第一次从理论的角度较为系统地对动漫作出相对全面的评价,并对“动漫应该被看作一种文化或者只是一种特殊的日本社会现象”的问题作出了这样的回答:动漫应该还是种文化形式。这对之后动漫探讨者不再局限在社会学上,还开辟了民族学等角度来探讨有着重大意义。随后,从日本动漫著作去透析日本民族学的著作不断涌现,而最为概括的就要数安东尼娅(Anionia)和利瓦伊合(Levi)著的《来自外太空的日本武士—理解日本动漫》。这一书从日本的神话、英雄和坏人原则和对死亡及厄运的态度等反映日本民族特性的角度去研讨美国OTAKU产生和迪斯尼动画人物穿和服现象的原因,把日本动漫中体现的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和菊与刀的心理略论得淋漓尽致。
第一章早产动漫的兴鹉和现然发展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日本更适合“动漫王国”这个头衔了。其动漫题材包罗万象,内容应有尽有,无论格斗运动、科幻探险、侦探推理、悬疑惊惊、魔幻神话、悠闲趣怪,还是爱情、科学、历史、宗教、娱乐、美食、纪实、政治、公益广告、色情等。总之,任何的题材和内容都可以为动漫所用。同时,为了吸引从2岁到60岁的目标受众群体,日本动漫根据年龄层次大致分成幼儿漫画、少年漫画、少女漫画、青年漫画、女性漫画等不同种类。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日本动漫在世界上掀起风潮,动漫艺术也以日本为原点向外扩散、渗透。
1.1日本动漫的兴起和扩散
动漫,英文animation,是借用日文了二另和了二另一少“夕的发音和拉丁文anima(生命,灵魂)的意思派生出来的,表示“通过一连贯静态画面的展示而产生视觉上文化错觉的运动”4,即是使静态画面活起来的意思。通俗地来说,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现代传媒技术的进步使得动画和漫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而被人们合二为一地冠以“动漫”一称。动漫是日本人明治29年(18%年)“拿来主义”的产物。而日本人自己开始制作的国产动漫却是在四年后。“1910年,法国人Emitu·Koru(工定一几·“一沙)的动画片《凸坊新画帖》在日本引起了轰动。”5自那以后,日本人受到了鼓舞,开始相继制作动漫。不过在20世纪初期,现代意义上的动漫(卡通)制作却是以美国为中心的,日本的动漫创作不可避免地受到潮流先锋—美国卡通的作用,一些模仿性质的著作逐渐走进市场。20年代前后,《芋川栋三玄关》、《猿蟹合战》、《锅凹内名刁》6等的先后完成,开始了动漫在日本的发展之旅。而这时的漫画风格也逐渐从讽刺漫画的基础上向反映现实题材的幽默漫画方面充实,特别是在动漫里融入了本国特有的艺术内涵,走出了完全克隆美国卡通的路子。此后的二三十年间,日本不断创作出一些短篇动漫(其时称为漫画映画)。就算是在二战期间,日本动漫也保持着一定数量的创作,但它却逃不出受军国主义思想作用的命运。由海军部出资的战争动画片((桃太郎的海鹜》7就是典型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宣传片。动漫由单纯的文化品变成了日本宣扬政令、鼓动国民参加法西斯战争的工具。虽然动漫在日本已经被搬上了荧屏,但是随着二战的结束,政府终止了对它的资金注入。同时,战后初期的物资严重缺乏,而传统的动画的制作成本居高不下,加上美国驻军带来了迪斯尼卡通的冲击,二三十年代日本动漫蓬勃发展的态势不再。当时绝大多数日本国民都认为这是给小孩子看的节目(正如现在我们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看法一样),动漫的制作和开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然而,再高的动漫制作成本也阻挡不了动漫爱好者的动漫探究之路。1947年,手家治虫发表了在日本漫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宝岛》。《新宝岛》的发行盛况揭开了日本漫画发展的新篇章,催生了一些专门刊登漫画的期刊,如小学馆的《周刊少年Sunday》、讲谈社的《周刊少年Magazine》等。漫画得到越来越多爱好者的追捧,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市场,初具产业雏形。漫画作为动画形式上的补充,其发展推动动画制作的发展,并为整个动漫产业的恢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动漫发展的近况及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