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枕草子》中,白居易诗歌的引用随处可见。作者清少纳言通过引用白诗,一方面直接显示了自己的非凡汉才和过人智慧,另一方面从侧面描写了中宫定子因受中关白家意外衰落的作用而被迫过着孤寂生活的情形。同时,清少纳言还以白诗与中宫定子对歌传情,表达了她们主仆之间的融洽联系与浪漫情调。从著作中的白诗受容情况,可以看出清少纳言对白居易著作灵活应用的程度和融会贯通的技巧,进而可知白居易文学带给《枕草子》的作用程度之深。
一序论《枕草子》第198段云:“文章最好的当属文集、文选、新赋、史记、五帝本纪……”文中提到的“文集”指的是《白氏文集》,即白居易的诗文。作者清少纳言列举的著作,可以说是日本平安王朝最具代表性的古典汉籍。事实上,《枕草子》中古典汉籍的引用随处可见。据日本学者考察和统计,《枕草子》引用的汉文典籍共三十九处,其中中国典籍二十三处;而在中国典籍中,《白氏文集》以十三处为最多,超过其总数的一半。由此可见白氏著作带给《枕草子》作用程度之深。对于《枕草子》的白诗受容问题,日本学者有过多方面的论考。其中既有涉及《枕草子》的部分章节出典于白居易著作方面的深入考察,也有论及通过引用白诗反映作者高超的汉文学素养与聪明才智方面的内容。本稿拟在这些探讨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枕草子》中白诗受容的情况,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略论作者引用白居易著作时所呈现的一些特征。二清少纳言的机灵与智慧在日本平安时代,吟诗弄文非常盛行,它作为贵族阶层的一种基本教养而受到格外重视。白居易的诗歌通俗易懂、平易流畅,平安初期流传到日本后深受人们喜爱,并迅速成为当时贵族达官、以至女流文人的必读教材。白氏著作甚至被看成是当时社会的一种习惯和礼仪,起着“文学事典兼辞典性质”的影响。这一点,我们从平安时代文学成就代表之一的《枕草子》即可窥见一斑。女流文学家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频繁引用白氏诗文,不但丰富了这部随笔文学著作的内涵,使之妙趣横生、高潮迭起,而且也反映了作者的非凡汉才和学识教养,从而显示其聪明灵活与过人智慧的一面。其中最突出的当属第280段,这也是日记类著作中最为有名的一个章段。在一次大雪下过之后,中宫定子为考验身边女官的汉学才能,便指名道姓地问清少纳言:“少纳言呀,‘香炉峰上的雪’怎么样了?”聪明的清少纳言并没有立即开口作答,而是通过利索的行动交出答卷。也就是说,她先是叫其他女官支起格子窗,自己再亲自把御帘高高地卷起来。中宫定子看到她的这一行动,很满意地笑了。其他女官也附和着盛赞清少纳言,说她是侍候中宫的最佳人选。原来,清少纳言是根据白诗“香炉峰雪拨帘看”来回答中宫提问的。如此这般,清少纳言通过白居易的诗句,灵活地作出巧妙行动,展示了她的机灵和智慧。再看一例。第78段叙述了这么一件事。二月末的一天晚上,天空下着大雨,清少纳言去拜见中宫,然而中宫已经安寝,于是便来到女官们的厢房一起玩游戏。这时,主殿司的官员送来一封藤原齐信的信,让清少纳言急速回复。清少纳言打开一看,上书“阑省花时锦帐下”的诗文,要她回答下句。在来人的一再催促下,清少纳言急中生智地用烧过的焦炭在信的背面写下“谁来拜访草庵呢”,然后交给使者。收到回信的藤原齐信大加赞赏:“这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们到底小瞧不得!”这也是显示清少纳言卓越才能的有名章段。藤原齐信作为问题发问的“阑省花时锦帐下”,其实就是白居易的诗。面对藤原齐信的提问,清少纳言并没有生硬地照搬其下句“庐山夜雨草庵中”,而是一语双关、随机应变地用和歌形式回答:“谁来拜访草庵呢”。通过这一手段,作者摈弃单调乏味的景物描写措施,巧妙地利用白诗,实现人物和景色的移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清少纳言对白诗的应用达到了灵活自如的地步。三中宫定子的孤独与寂寞清少纳言在第35段中列出了由春到夏依次绽放的几种典型花木,通过细致周到的观察,将自己独特的感觉与联想恰如其分地进行表现。当描写到梨花时,采取了与其它几种花木完全不同的叙述内容与表达措施。先是对梨花采取否定的态度,称梨花为“最扫兴的尤物”,以至人们不愿意将书信系于其上(日本古人多将寄来的书信系在树枝上),甚至还把长相丑陋的人比作梨花。作者将世人对梨花的这种消极态度进行描述后,又通过亲自观察,认为连花的颜色都“毫无价值”。
此后作者突然改变描写视线,说梨花在中国被视为“无上奇葩”。但她似乎仍然对梨花的“非凡之处”抱有怀疑,于是“睁大眼睛”重新审视,终于发现花瓣上“有点似幻似真的妖艳之美”。紧接着通过直接引用白诗“梨花一枝春带雨”,从正面进行辩解,认为它“非同小可”,并高度赞美梨花“令人感到绝妙,无与伦比”。序论中提到,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多处引用白居易著作,而“木本的花朵”这一章段可说是最典型的直接引用的例子。“杨贵妃见玄宗之御使时哭了。有诗将其悲容比作‘梨花一枝春带雨’”,文中的诗句就是原封不动地引自白居易脍炙人口的感伤诗《长恨歌》。清少纳言通过活用白诗,表达了自己对梨花的眷爱。然而,应该说作者并非无缘无故地去引用。实际上,清少纳言通过引用“梨花一枝春带雨”,表达了中宫定子当时的落魄。也就是说,跟杨贵妃一样拥有美貌的中宫定子,其命运也跟当年的杨贵妃一样,无法自由自在地与深爱的人相聚。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宫定子沦落到如此地步的呢? 正历元年(990)七月,藤原道隆继任摄政,接着成为关白(后人称他为中关白)。为巩固政权,他先把年仅十三岁的长女藤原定子作为皇妃安排入宫,不久又立为中宫(地位相当于皇后)。后又把十九岁的次子藤原伊周由参议提升为权大纳言,两年后任命其为内大臣。清少纳言入宫伺候中宫定子的最初两年,是中宫定子在皇宫度过的最美好的日子,同时也是中关白家处于繁荣的鼎盛时代。但是,好景不长。长德元年(995)四月,藤原道隆因病突然去世。接着其子藤原伊周因卷入对花山上皇失敬事件而被流放,瞬时间中关白家即步入了没落之途。中关白家的衰落,自然也株连中宫定子。长德二年(996)五月初,藤原伊周被贬出京城。其间,绝望的中宫定子被迫搬出皇宫,移住藤原伊周的旧宅二条府第。后来,作为其临时寓所的二条府第意外失火,她又不得不辗转寄身于他处。沦落到这般地步的中宫定子便不能随心所欲地入宫,更不能像以前一样日夜陪伴天皇。再加上胞兄被贬他乡,以至她不仅感到孤单和寂寞,而且还带有几许悲凉与凄惨。据日本学者考察,以“花、草、鸟、虫”为代表素材而创作的《枕草子》的跋文,写于长德二年六月至七月间,这期间作者正好隐居乡下。她在家乡“无所事事”中整理自己的思绪时,写下“花、草、鸟、虫”等一系列随想性章段。当写到“梨花”时,身不由己地想起了现实生活中的中宫定子,并将其与杨贵妃作对比,离开皇宫的寂寞的中宫定子犹如春雨打在梨花枝头般美丽而动人。这种复杂的心绪一直缠绕在作者心头,久久无法抹去,于是便通过自己的笔端迸发出来。应该说,清少纳言描写梨花,内心并不在乎梨花自身的美与丑,而是将残酷的现实场面与“梨花一枝春带雨”的诗句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突发奇想。很明显,“木本的花朵”这一章节就是以“梨花”为中心内容而进行记叙的。四主仆之间的默契与浪漫上文提到,藤原道隆将自己的长女藤原定子作为皇妃安排入宫,接着又把次子藤 ,日语论文,日语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