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日语和中文在词汇等方面存在的相似之处、在语言表达习惯以及思维方面存在的不同之处都给日中翻译带来一定的难度。怎么样化困难为有利,日语论文,怎么样立足于两门语言的相似之处,避免不同之处带来的干扰以提高日中互译的能力? 引言 作为一名日语教师,想要在短短三年或者四年的时间里,教会学生从零开始,由不会说到能够用一门外语进行基本交流,能够进行日中互译。 这中间除了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之外,更需要靠教师引导他们学会一种翻译措施。本篇论文将就在翻译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论述,从而得出一些能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日语学习者翻译能力的一些措施。 一、 对语言迁移现象的掌握 外语学习者很难摆脱母语语言习惯的作用,这种现象被称为语言迁移。关于学习日语的中国学院生来说,母语已有很好的基础,思维和交际都习惯用母语,所以,对日语学习者来说,完全排斥汉语的作用,是不可行的。 语言迁移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 它指的是目标语和其他已经习得的语言间的相似与区别之处所产生的作用,即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 词义、 结构规则或艺术习惯来表达思想。 这种现象在外语学习中十分常见,尤其是在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 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目标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时,往往出现正迁移;而当母语与目标语的某些特点相迥异时,学习者若借助于母语语言的一些规则作为拐棍,就会产生负迁移现象。 对日语学习者来说,正迁移有利于外语学习,特别是在外语学习的初始阶段,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负迁移则阻碍外语学习。 比如,中国人使用汉字,日本人也使用汉字。 尤其是中国和日本之间艺术方面的互相作用。 很多词汇日语当中也有,而中文里面亦有一模一样的词汇存在。 这个现象一方面有利于中国学生的日语学习。例如,山、 干杯、 失败、 茶碗等都可以利用母语的正迁移来促进日语词汇的学习。 另一方面,比如 “性格” ,中文中也有 “性格” 这个词汇。但两者的意思是有区别的。 日语的 “性格” 比中文的 “性格” 意思更加广泛。 在日译中时候如果一味译成性格肯定不行。 根据语言迁移理论,语言迁移有负迁移也有正迁移,因此研讨汉语转化为学习日语的积极因素的可能性,预测和描述在日语学习中的正迁移现象,对日中翻译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 日于表达顺序的微妙之处 日语被称为粘着语,句子中的成分起什么语法影响不太计较其出现的顺序,而是由该单词后粘着的助词决定的,唯一规定了次序的就是动词一定放在句尾。 因此中文的[我晚上在家学习日语],[我]是主语,[在家]是地点状语,[晚上]是时间状语,[学习]是动词,[日语]是宾语。这是中文最典型的主谓宾的语序规定。英文与之类似。 但是日语却不是,首先动词一定要在句尾。 对应的日语全文是—— —[私は夜、 家で日本語を勉強する]「私は」—— —我,[は]是提示助词,在本句内提示这个是句子的主语。 「夜」—— —时间副词,后面可以省去粘着助词 「家で」—— —在家,[で]是粘着[家]的,表示地点壮语 「日本語を」—— —[を]是宾语助词,粘着在[日本語]后面,表明是宾语 「勉強する」因此只要把 「勉強する」 放在句尾你可以说—— — 私は家で日本語を夜、 勉強する。 私は夜、 日本語を家で勉強する。 私は日本語を夜、 家で勉強する。 私は日本語を家で夜、 勉強する。 甚至可以说—— —日本語を夜,私は家で勉強する。……等等。 以前一个我教日语时的学生说,日语就像扑克牌打乱了随便一个次序都可以说,只要别搞错粘着助词。虽然习惯上有些语顺不太自然,但是严格地说这个扑克牌比喻还是很形象的,所以日语的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很独特的。 我们小时候看过很多战争的电影,电影中演日本鬼子的人说中文,经常可以听到说, “粮食的,有?” , “花姑娘的,有?” ,日语论文,这就是典型的日语语序的中文词罗列。 中文的 “有人吗?” ,日语是 “誰か居ますか?(人有吗?) ” 从日语的这种现象可以看出日本人不是很拘泥于一种很严密的语法顺序,只要把句子的成分比较自由地罗列后传达给对方一种氛围即可达到交流的默契。 因此这也是学日语的最难得地方,大概在学习两年左右开始体会到语序虽然自由,却带来很多场合需要专心体会,才能心领神会。日语虽然因为有大量汉字中国人轻易入门,但是其表现的奥妙和独特的措施还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结论 不仅时刻注意到日语和中文相似之处更要注意到那些似相似而非相似的地方,久而久之才能形成一种潜意识,而这必然能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文照.日本语初级语法[M] .上海:华东理工学院,2017. [2]王承云.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语法全讲全解(初级) [M] .上海:东华学院出版社,2017. [3]张清.浅析母语在外语教育中的价值[M]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8. [4]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J] .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