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主要就日语中“差别”和“区别”的不同,以及差别语的分类来研讨日语中“差别语”的真正内涵及其社会意义。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日语 差别语 差别 区别
 
 一、在日语中“差别”并不等于“区别”
 
 “差别语”一词属日语词汇,除了与汉语的“差别”有相同意义外,还有“区别”、“区别对待”、“歧视”、“欺负”等含义。本文中提到的“差别语”属于后者。
 现代日本社会中,随着对差别问题认识的提高,人们对损害人格、人权或对对方有不适当的差别感、侮辱感或不愉快感的词语越来越敏感,日语论文,使用起来越来越谨慎。特别是新闻媒介、广播、电视、杂志、出版等部门,由于不小心使用了差别语而受到强烈抗议和谴责的事例为数不少。
 语言是有生命的东西,世界各国都存在着差别语。本来语言扎根于社会结构中,由社会本身产生并对社会产生作用。差别语其实就是歧视语的代名词。日语中的差别语产生于日本的语言、艺术、历史中并一直在社会上沿袭使用,这不单是一种倾向,而是与日本的语言、艺术及社会的差别结构密切相关的。
 比如,敬语是日语的一大特色,敬语基本上是由统治和被统治的联系而构成发展起来的。并以长辈、晚辈、上级、下级这一主从联系为中心加以区别。根据身份联系,敬语中也分等级。对性别、身份、职业不同的对象,用词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与“士、农、工、商、�多、非人”这一封建身份制度是完全一体的。差别不等于区别,差别是人们以某种形式来区别上下级联系,即一方以权利为背景来称呼另一方;而区别是以平面的横向联系来分类,虽然有分类的标准,但其标准对分类的对象来说是平等的。差别语在日本封建时代那种身份社会或旧宪法时代的上下级统治社会中很通用,但是,在当今尊重基本人权、完全民主的时代则必须重新认识和对待。比如,部落差别是江户时代为维持阶级统治而制造的人种差别,对部落的差别是以蔑视为直接目的的,象“部落民”、“特殊部落”、“�多”、“非人”、等差别语在现代日本绝对不能使用。此外,历史上有一部分职业被认为是下贱的,所以相应的名称也带有蔑视的语气。在当时那个时代,从事那些职业的人本身也无所谓,但是,随着人权意识的变化,现在也觉得带有侮辱感,何况那些词语在当代社会中已经有另一说法。比如,“女中”、“百姓”、“小遣い”现已分�改说成“お手�い”、“�民”、“用��”等等。
 
 二、日语中差别语的分类
 
 日语中无视差别的词语大体有:可能侵害基本人权,损害社会名誉和信用的词语;刺激特定人的感情,使其受侮辱的词语;明显伤害特定的职业、性别、信条的词语以及伤害肉体或精神障碍者的词语。比如,用“きちがい”或“びっこ”这些词来骂精神障碍者或身体障碍者就是一种侮辱的行为。有障碍本来并不是本人的责任或爱好,用生理缺陷来骂人就是降低对方的人格,日语毕业论文,就是产生差别。“きちがい”这个词不仅对有精神障碍的人使用,日常生活中也有使用的。比如,骂自己看不顺眼的对方为“きちがい”,这就是将“きちがい”与“�い奴”等同起来。虽然骂人当时没有意识到对有精神障碍的人是一种攻击行为,但归根结底在观念意识中对有障碍的人是一种蔑视。再如,“女のくせに”这一说法实际上就是将女人看作比自己身份低下,说“女のくせに”时,“女”就与差别语“きちがい”没有什么区别了。即“女”这个词虽然不表示差别,但与“くせに”连用就产生了差别。猪是一种动物,有人将贪吃的人比作猪,这些差别意识在社会中仍时有表现。总之,差别意识以各种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
 语言有时与使用者的主观意识相反,在一般人没有特别意识到而被使用的语言中,就有对当事人来说深受打击的差别语,无意识说出口的语言甚至能使一个人陷入绝境。作为日语学习者来说,与日本各种职业或阶层的人接触的机会很多,因此,在与日本人交流的过程中,绝对不能使用别人讨厌的词语,用词要谨慎、得当。否则会引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来。为此,本文列出部分日常生活中常出现的“差别语”以及其对应的现代语,供日语学习者使用时参考。
 
 三、差别语与现代日语
 
 差别语现代语
 特殊部落不能使用
 部落民不能使用
 非人不能使用
 部落不能使用
 �ちゃん��手
 床屋理容�
 パ�マ屋 美容�
 くず屋(ばた屋)�品回��者
 周旋屋 不��屋
 芸人芸能人
 坊主僧�、坊さん
 おまわり警察官、おまわりさん、巡�
 �工工�
 女工女子工�
 日雇い 日雇い��者、自由��者
 工夫作��
 �夫 �山��者、��
 ゴミ屋�除�
 小僧店�
 かつぎ屋 行商人
 土建屋土建�者
 土方、人夫��者、作��
 共稼ぎ共�き
 �役夫 用��
 小遣い用��
 大道商人露天商人
 女中お手�いさん
 立ちん坊自由��者
 あんま按摩�、マッサ�ジ�
 �婆助��
 出稼ぎ工季���者
 三助浴�の���
 女�仕 ホステス、ウェイトレス、接客�
 めくら 目の不自由な人
 あきめくら 字の�めない、文盲
 おし口の不自由な人
 かたわ(不具者)身体障害者
 めっかち片目の不自由な人
 びっこ(ちんば)足の不自由な人
 つんぼ 耳の不自由な人
 きちがい精神障害者
 ジャップ日本人
 支那そば中�そば
 �老院 老人ホ�ム
 
 参考文献:
 [1]川直�.日本人の性格.朝��店,1996年.
 [2]松本一郎.日本人と中国人.サイマル出版社,1997年.
 [3]李兆忠.�昧な日本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4]顾嘉祖.语言与艺术.上海外教出版社,1990年.
 [5]蔡振生.中日艺术比较.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