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的主旨在于,掌握中国学院生学习日语的动机,探明日语学习动机因年级不同而产生的异同。通过SPSS系统进行因子略论,共得出“亲日及国际化倾向”、“喜爱日语”、“利益享受倾向”、“诱因倾向”、“达成目标和喜爱日本大众艺术”这5个因子。各年级组别的因子略论结果显示,学习动机随着学年的上升,呈现出缓慢变化和统一化趋势。本文是对于中国学院生学习日语的动机的相关探讨。通过本文可以加深对中国日语学习者的了解。同时也期待本文的成果,能对基层教师的教育活动提供参考,对日语教学的改进和提高做出贡献。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日语学习动机;因子略论 随着中日经济交往的日益加深,日语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加之日本的动漫,时尚,电影等非主流艺术的输入,日语学习者人数不断上升。国际交流基金2017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世界136个国家和地区共有日语教学机构1.6万所,日语学习者近400万人。其中中国拥有日语教学机构1800所,占全球总数量的6.9%;日语学习者数量更是突破100万,首次超过韩国位居世界第一位。随着中国日语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日语学习者的相关探讨也日益兴起。学习动机就是探讨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通过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改进教育手段,完善教育措施,提高教育质量。 1.调查的概要 本调查于2017年10月实施,调查对象为中国T学院日语系的学院生。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调查问卷11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 2.略论 为了充分掌握学习动机的构成情况,本探讨共进行了2次因子略论。首先将各年级数据进行整体略论,把握学习动机的整体情况。随后将四个年级分为低年级组(一、二年级)和高年级组(三、四年级)分别进行因子略论,探索各年级组的不同特征。 2.1整体因子略论 通过主因子措施进行因子略论,日语论文题目,共得到5个因子。以因子负荷在0.5以上的成分为主要构成成分,对各个因子进行命名。 因子1的构成成分中,“将来想在日本生活”、“想了解日本”等体现了学生对异国生活的向往和对日本的好奇心;“日语是国际语言之一”、“为了和日本人交朋友”等体现了学生的国际交流倾向以及对理解异国语言的兴趣。因此将因子1命名为“亲日和国际化倾向”。因子2的构成成分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对日语的积极态度,“喜欢日语”这一项更是直接体现出了学生对日语的兴趣,因此将因子2命名为“喜爱日语”。因子3的构成成分中,包含了对将来的就业有帮助,为了留学、旅游等项目,这些都体现出了学生将学习目的归结于从中获利这一倾向,因此将因子3命名为“利益享受倾向”。因子4由“日语很简单”、“学习日语是大势所趋”等成分构成,将其命名为“诱发性倾向”。因子5的构成成分中,“日语是必修课”和“想在考试中取的好成绩”可以理解为达成某种目标;“喜欢日本的游戏、动漫等”和“喜欢日本的电影、电视剧、偶像、音乐等”体现了学生对日本的大众艺术的喜爱。因此将因子5命名为“达成目标和喜爱日本大众艺术”。 另外,“亲日和国际化倾向”的构成成分体现了融入对方的社会艺术和精神艺术之中这一倾向,“达成目标和喜爱日本大众艺术”包含了对日本艺术的兴趣,因此将因子1和因子5归类为统合性动机;“喜爱日语”和“诱发性倾向”的构成成分体现了日语自身之外的外在因素对学习态度的作用,因此将因子2和因子4归类为诱发性动机。“利益享受倾向”体现了学习日语的目的在于就业,留学等功利性价值观,因此将其归类为“道具性动机”。 2.2高低年级组别的因子略论 为了探明学习动机由年级而产生的异同,笔者共做了两次因子略论。首先将四个年级组的数据一一进行略论,其结果并没有显现出各年级组之间的明显异同。因此第二次略论将四个年级分为低年级组和高年级组进行,略论结果显示,高低年级组的特征异同较为显著。 低年级组数据的析结果与全体数据的略论结果基本一致。 高年级组数据共得到4个因子。因子1的构成成分中,“想读日语的杂志、报纸、小说”、“想了解日本”、“喜欢日本的游戏、动漫等”可以看出学生对大众艺术的喜爱和亲日倾向;而其他成分则显示了学生对日语课和日语本身的兴趣,因此将因子1命名为“喜爱日语和日本大众艺术”。因子2的构成成分反映了学生将日语学习与就业、留学、旅游等相结合的倾向。而“受周围人的作用”这一项也或多或少与从学习日语中获利这一点相挂钩,因此将因子2命名为“利益享受倾向”。因子3由“日语很简单”、“喜欢学习日语”等成分构成。将其命名为“诱发性倾向”。因子4的主要构成成分体现了日语的国际性和重要性,因此将其命名为“国际化倾向”。此外,构成因子1体现了学生对日本、日语以及日本艺术的喜爱,因此将其分类为统合性动机;构成因子2的成分其共通点在于反映了学习外语的功利性特征,因此将其分类为道具性动机;因子4的构成成分并不是以日语学习本身为出发点的,因此与因子3共同分类为诱发性动机。 3.考察 首先,4个年级组别的因子略论结果并没有显示出动机特征上的明显异同,无法说明各年级之间学习动机的差异。然而高低年级组别的因子略论中,动机的异同特征比较明显。这说明,学习动机随着学年上升发生的变化时缓慢进行的。 其次,从因子数量来看,低年级组得出了5个因子,高年级组得出4个因子。低年级组中“喜爱日语”和“喜爱日本大众艺术”作为2个因子分别被抽出,而在高年级组中则作为1个因子被抽出。这说明,随着学年的上升,学习动机出现统一化倾向。 最后,从统合性动机的特点来看,低年级组主要集中于“将来想在日本生活”、“想了解日本”等对日本这个国家的向往;而高年级组则集中于游戏、动漫、电影,文学等大众艺术上。这说明,随着学年的上升,学习动机开始趋于现实化。另外,相关于低年级组而言,高年级组的日语能力较高,接触日本大众艺术的机会较多,想进一步了解日本艺术的欲望也更强烈。从道具性动机的特点来看,低年级组中因子负荷最高的“为了去日本工作”这一项在高年级组却是因子负荷最低的一项。一般来讲,高年级组学生即将毕业,将学习动机与就业相挂钩的倾向应该比较突出,但是探讨的结果却恰恰相反。在高年级组的道具性动机中,留学、旅游等成分的因子负荷都居于就业之上,这可能和就业恐惧感等心理因素有关。从诱发性动机的特点来看,除了“学习日语是大势所趋”、“喜欢学习日语”等共通成分之外,低年级组更倾向于日语课程,日语教师等和课程相关的项目。而高年级组则更倾向于对日语的国际性和重要性的认知。从中不难看出,随着学年的上升,学习动机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程本身,而是向社会价值、社会地位、国际化意识等更加高层次的方向扩大。(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郭俊海,大北�子.シンガポ�ル�人学院生の日本�学�の��づけについて[J].日本�教学,2017(110):130-139. [2]国�交流基金.海外の日本�教学の�状日本�教学����2017年[Z].2017. [3]��卿.日本�学�者の��に�する�国学院生の意���[C].平成7年日本�教学学会秋季大会予稿,1995:123-128. [4]�部��,狩野不二夫,伊藤克浩.学院の日本�学���に�する国���-ニュ�ジ�ランドの�合-[J].日本�教学,1995(86):162-172. 作者简介:马琳,天津外国语学院,2017级探讨生,日本教学方向。 ,日语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