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听力水平是衡量学生日语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学习日语时最难把握的一项技能。日语听力能力是各项综合技能的集中体现,日语听力教育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最适合提高学生能力的教育措施和技巧,让学生掌握学好日语的措施,从而大幅度提高其听力水平,全面锻炼学生的日语综合素质。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学院日语;基础阶段;听力;教育 日语教育注重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其中“听”是第一位的,是衡量日语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学生学习日语时最难把握的一项技能。《学院日语教育大纲》对不同的学习阶段提出了具体的教育要求。基础阶段听力教育要求听懂语速为每分钟180~250字的听力材料,能听懂简单的对话和简短的、比较容易的文章,理解的准确率不低于70%。日本播音员的语速为每分钟380个音节左右,而中国播音员的语速为每分钟300个音节左右。习惯于汉语语速的中国学生,要适应并理解日语实际生活会话,就要在基础阶段多下工夫,切实掌握听力技能,这样才能为中高级阶段的日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新生刚进入学院,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各方面都需要重新调整和适应。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日语是一门崭新的语言,听力课程也是高中阶段外语教育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很多学生对日语听力教育都很陌生,刚开始往往会因为茫然而不知所措,进而习惯性地依赖教师,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正确认识日语听力学习、充分利用听力课堂上有限的学习时间,以及如何培养日语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等,都是基础阶段学习过程中一直困扰学生的问题。 另外,学生个体的学习认知能力、反应能力等方面的异同,也会很快在日语听力教育初期就反映出来,这种教育目标的日语水平不均衡性又给听力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缩小学生之间听力能力的差距或者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手段是听力教育过程中随时都要面对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基础阶段日语听力教育在内容上存在着较为复杂的情况。针对学生在日语学习基础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听力教育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方面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教育措施,以供大家研讨。 一、语音阶段听力教育以辨音、正音为主 正确掌握语音基础知识、了解语音学和音韵学基本规律是学好听力的基础。在没有充分语言环境背景的情况下,“零”起点的语音阶段听力教育有一定难度。一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日语时首先要过语音关,学生自身发音是否正确、标准,直接作用听力效果。由于日语语音的复杂特点,语音阶段的听力学习必须加强辨音能力的训练,如清浊音、长短音、平促音等都有区别词义的功能,要在听力课教育中指导学生反复听、反复练,让学生区分、辨别,直到掌握为止。通过大量音声的输入,达到掌握日语语音特点和提高听音、辨音能力的目的,日语毕业论文,同时可以在语音听力学习过程中印证自身发音是否准确。 可以说,听音、辨音的过程也是正音的过程。基础阶段的日语听力教育要重视语音基础知识的听音练习,因为这不仅为今后的日语听力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将来能说一口标准的日语奠定良好的语音基础。 二、基础语法阶段听力训练以精听为主 进入基础语法阶段,听力课堂上要注重词汇的积累和场景会话的听力训练。在精读课上,学生通过课本和教师的示范有针对性地掌握语音、语法、单词等,学习效果十分明显,使学生很有成就感。但在听力课上因为不具备足够的单词量、句型等语言知识,以及艺术知识背景有限,在进行听力练习时学生往往会觉得不知所云。此时,教师就应加强词汇的分类、总结和练习。听力课上单词量的扩充不同于精读课上词汇的单纯记忆,而是通过音声的形式表达出来,检测学生是否真正灵活掌握该类词汇。同时,进行简短场景会话的听力训练,将所积累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应用到听力学习中,一方面可以验证自己已掌握的语言知识是否牢固、准确,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场景训练学习语言的具体生活应用。 基础阶段日语听力教育课堂上应以精听为主、指导泛听相结合,课堂外指导学生自主进行泛听练习。精听即略论性听力训练,精选部分难易适中的听力材料,要求学生反复听直到听懂,并模仿其语音、语调,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泛听即揭示性听力训练,合理选用贴近生活、题材多样的泛听材料,要求学生能基本听懂,了解大概内容。泛听内容广泛、速度快。精听有助于泛听的提高。适当的精听训练之后,听力的真正提高就主要靠大量的泛听获得。听力训练除课堂上用日语组织教育、听写、问答、对话等形式外,还应该积极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利用广播、电视等加强听力训练。 在训练听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力策略使用能力也是听力课教育的目的之一。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听解的措施,使他们走出教室后能够应用这些措施主动地去听,达到提高听力水平的目的。这样,教师不仅完成了既定的教育任务,日语毕业论文,而且结合实际在低年级时就让学生接受听力训练。 三、综合提高阶段听力训练以自主学习为主 在进行现阶段同等水平听力训练的同时,还要适当提供略高于目前水平的听力材料,并引导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美国运用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在他的“输入假设”说中强调“i/1”的音声输入学说。“i”指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1”指比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略高一级的内容。在听这些内容时,学生可以根据语境以及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推测、检验推测、修正推测,逐步达到理解的目的。适时、恰当地引入这种略高于现有水平的学习策略,不仅不会让学生望而却步,相反,只要加以引导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制定更高的学习目标,摆脱初级听力水平停滞不前的困境,最终达到逐步提高日语听力水平的目的。 2017年笔者在日本广岛国际交流中心学习日语教育法时,交流中心的教师推荐了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听说学习措施――“影子练习法”,即模仿听力内容,在接受音声输入后,马上把听到的内容像影子一样紧跟着复述出来。“影子练习法”对学生的听说复述能力要求很高,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精力高度集中,在听到后即时复述,不仅要求内容正确,而且要求音声、音调尽量完全一样。在基础阶段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影子练习”,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快速提高听力水平有很大帮助。长期坚持进行“影子练习”,不仅对训练学生的听力效果很好,而且对提高学生日语发音、口语水平以及培养学生语感等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日语实际运用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外语听力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听力内容的语速学生无法控制、听到的信号瞬息消失、遇到不懂的词或语言片断来不及略论思索等问题,往往会导致学生心情紧张、情绪焦躁、不知所措,从而造成漏听、误听等现象。日语听力教育实践证明,智力水平以外的非语言因素对日语听力学习效果同样起着决定性因素。学生心情的好坏、情绪的高低直接作用听力学习的效果。在听力学习过程中,拥有良好、稳定的情绪和兴趣对听力内容的摄取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心理因素对日语听力学习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听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稳定、良好的日语学习兴趣,营造轻松、积极、主动的日语听力学习环境,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间接地培养学生稳定、良好的听力学习心理素质。特别要重视问题较多的学生,帮助他们略论原因,寻找根源,解决在学习情绪、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 随着中日两国之间交流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日语教学急需培养实用型日语人才。日语听力能力是各项综合技能的集中体现,日语听力教育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最适合提高学生能力的教育措施和技巧,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学好日语,从而大幅度提高其听力水平,全面培养学生的日语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尹松.日语系初级阶段听力教育的可能性[J].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 [2]李明慧.浅论对于母语非日语教师的听力教育措施[J].辽宁教学行政大学学报,2017,(11). [3]张志海.非语言障碍与日语听力教育的联系探讨[J].高等理科教学,2017,(2). 责编:路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