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日语教育中跨艺术交际能力的培养[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交际教育法作为流行于世界的外语教育理论,揭示了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外语教育的本质和目标,始终把交际能力培养作为外语教育的核心。文章以高职日语口语教育为例,根据交际教育法的特点、目的和实施准则,研讨如何在课堂中实施交际教育法这一问题,培养学生的跨艺术交际能力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高职日语教育 跨艺术交际能力 交际教育法 培养措施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它用来传递人类交往中所需要表达的意思、情感,即交流人们对所处外部世界的印象、认知,以及自己内心的体验、情感。学习语言进门容易深造难。在高职日语教育实践中,我发现,尽管学生经过学习后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已达到大纲的要求,听说读写译的水平都有一定提高,但是在实际应用日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仍有许多学生不能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日语表达。因此,高职日语教育应注重跨艺术交际(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艺术コミュニケ�ション」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交际教育法,对如何在高职日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跨艺术交际能力这一问题进行略论和研讨。
  二、高职日语教育和跨艺术交际
  王宗炎曾指出:“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民族,各自构成一个具有特定的语言和艺术的群体,这些群体的成员互相交往或对话,这就是不同艺术之间的交际,简称‘艺术间交际’,有人也叫做‘多艺术交际’或‘跨艺术交际’。”由此看来,跨艺术交际行为是建立在不同艺术背景的基础上,在跨艺术的交际市场中,受交流者的身份、性别、年龄、社会地位、生活经历制约的话题及方式。
  交际法理论指出:在外语教育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形式,而且要考虑语言形式的功能,让他们能够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对象,按照不同的需要,用合适的语言形式进行跨艺术交际活动。
  语言不能脱离艺术而存在,脱离艺术的外语人才是不被认可的,脱离艺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脱离艺术的交际必定很肤浅。学习一门语言就应该了解它的艺术,在艺术中探究语言的学习,能够促进对语言的掌握。同样,外语教育也不能脱离所学语言国家的艺术和历史。外语教育的任务是培养能够在不同艺术背景下进行跨艺术交际的人才,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用外语进行跨艺术交际。而跨艺术交际能力的形成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必须实现心理深层中的调整。跨艺术教育的最高境界应是帮助学生形成对待世界各民族艺术的正确态度和理念。
  但是,就我国当前日语教育的情况而言,日语论文题目,重语言形式而轻艺术因素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因此,虽然有些学生精通语法规则,词汇量相当大,并且通过国际日语能力水平测试,但在实际交往中却处处碰壁。例如:让学生模拟留学生打工的场景,出现了如下对话。
  (一)在商店
  �本と同じものです。こちらをお包みしてけっこうでしょうか。/这是和样品一样的,给您包好,可以吗?
  (二)在餐馆
  A:パンのかわりはけっこうですか。/您还需要面包吗?
  B:いいえ、けっこうです。/不,不用了。
  (一)和(二)的用法貌似一样,其实不同。在服务业中,询问客人的意向或者传达给客人自己的想法时,けっこう要慎重使用,否则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其实,在问句中使用けっこう是不恰当的,似乎是给人一种事先就猜到了客人会拒绝,从而要求客人婉转回应的感觉。这就说明没有真正领会「けっこう」这个词的丰富含义。这种误会应该说是由于不同艺术背景所造成的,但日本人之间则可以明白对方所表达的字面上的意义和其心中的真实想法的差距,一般不会产生中国人这样的困惑。这当然是由于他们之间具有共同的艺术背景。因此,在高职日语教育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好语音、语法、词汇等,而且要重视学生跨艺术交际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跨艺术交际能力的措施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美国实用主义教学家杜威提出的基本教育准则“从做中学”在培养跨艺术交际能力方面具有指导意义。他认为必须有更多的实际材料,更多的资料,更多的教育用具,更多做事情的机会,让学生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在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跨艺术交际能力,注重的是培养,而不是灌输。杜威认为一个人应利用别人的经验,以弥补个人直接经验的狭隘性,这是教学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过分依靠别人获得资料(无论是阅读得来的,或是听来的)是不足取的。尤其要反对提供给学生一些现成的答案,而不是给他材料,让他自己去加以整理,解决手头的问题。
  外语学习要避免“从听中学”,“不动口地学”,要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从做中学”的准则,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断亲身体会和认识另一种社会艺术,增强学生对两种艺术异同的实感,从而逐渐提高艺术比较能力,能够得体地进行语言交际。
  (一)尽量使用日语组织课堂教育
  在口语课堂上必须充分应用日语来组织教育,不应该仅限于日语口语课,因为这不仅是师生间用日语进行交际的一种形式,而且是在真实情景中进行交际的一种形式。它保证学生绝大部分时间能听、说日语,做到“用中学,学中用”,能促进培养学生的日语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必须在语音阶段就开始有意识地用日语进行基本的课堂指令,并教授一些日常用语。例如:问候语:お早うございます(早上好)、こんにちは(你好)、ありがとう(谢谢)等;课堂用语:座ってください(请坐)、答えてください(请回答)等。尽可能地用日语上课,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听说机会,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而且可以引导学生用日语思维,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刚开始也许听不懂或不习惯,但只要教师配以适当的动作或暗示,避免用汉语,就自然而然地起到了用语言交际的目的。同时,由于学生有较强的模仿和记忆的能力,只要坚持用日语讲课,他们就能很快理解并适应,进而跟着模仿和使用。这样,学生长期在课堂上沉浸于浓厚的日语气氛中,久而久之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日语思维并交谈。
  (二)使用多种教育措施
  跨艺术交际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不同艺术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遇到障碍的一个原因就是误以为对方与自己的想法一样。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改进教育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如电视、电影、投影仪、录像、互联网等,大量介绍外国的风土人情和艺术习俗,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中日艺术的异同,身临其境地体会外来艺术,积累一些有关日本社会习俗、社会联系、社会艺术背景等方面的知识。
  日语不可能一听就通,需通过一系列的模仿、略论、记忆等各方面练习之后而自然提高听力水平,从而练就流利的口语。因此,在日语口语课上,教师必须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语言交际活动,具体形式如下。
  1.培养式训练。就是让学生听录音、模仿朗读、流利背诵,培养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和技巧――听与说。让学生大量听录音,使之受到正规的日语发音和地道口语的熏陶,模仿朗读,从而学会纯正规范的口语表达方式,养成良好的语音、语调习惯。同时,鼓励学生不怕出错,积极开口,大胆训练,“出错―改错”的过程就是一个提高、进步的过程,最终使学生形成潜在的言语惯性。
  2.角色表演(ロ�ルプレイ)是学生喜爱的另一种语言交际训练形式。其基本措施就是将所学的对话或课文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进行表演。教师可根据日语学习的不同阶段及不同的教育要求进行选择,或照搬课本上的对话进行表演,或根据教育材料设计一些人物、情节和场景让学生表演。这些表演可以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想象力、表演能力和性格来决定分配给学生的角色。教师也可以在课堂创设教育情境,进行模拟对话训练,内容可以是问候、询问(天气、气候、日期、生活起居)、打电话等活动,首先给学生1―2分钟进行准备,然后抽一些学生在全班进行对话示范。如在《标准日本语初级》第一课中,要求学生学会并掌握“自我介绍”这一语言功能,并能应用所学的词语、句型进行练习、操练,再进一步进行“角色扮演”,最终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达到交际功能。在指导学生时,要求学生展开情景想象,并注意说话时的动作、语气等,尽可能地接近现实生活。

  3.组织日语角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日语角、日语演讲比赛、日语节目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会到语言和艺术的紧密结合,强化对日本艺术的重视和理解。
  (三)开设日本艺术相关课程
  要让学生有适当的跨艺术交际行为,只靠“随文就释”的日语艺术教学是不能彻底奏效的。学校应该更新外语课程的设置,多开设一些涉及中日艺术相关的课程,比如日本报刊选读、日本概况等,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日本人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方式,从理论上提高跨艺术意识和交际能力,促进日语艺术教学的良性发展。
  (四)引导学生利用有效学习资源
  外语学习仅靠课堂上的教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动机,增强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艺术导入。如让学生阅读日文报刊的网络版、能够使用日文的搜索引擎日本谷歌、日本雅虎等来查阅资料,日本的在线字典等。国内的日语学习网站也是很好的学习资源。
  (五)教师资源“引进来”和“走出去”
  外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艺术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在教育中,教师是日语语言艺术和艺术知识的传播者,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日语艺术素质教学,教师不仅要精通日语语言知识,日语毕业论文,而且要熟悉日本艺术;不仅要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而且要重视语言应用的得体,这就要求日语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艺术素质。如果学校具备条件,就可以选派优秀教师去进修。从学校走出去,有利于教师多了解社会对日语人才的实际需求,更新认识。
  教师应经常参阅一些时代感强并能反映有关日语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宗教,以及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等内容的书刊报纸杂志,积极参与艺术体系和语言体系的探讨,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同时,教师应对中日艺术具有较强的洞察力、理解力,在教育中有效地进行艺术导入。
  高职院校也要引进来优秀的外籍教师,外籍教师在跨艺术交际中起到一个中介影响。他们参与教育,客观上给日语教育带来了新鲜的空气,进一步提高了业务水平。同时,聘请外籍教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外教的专题讲座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日本艺术及中日艺术的异同。无论是听外籍教师授课,还是课外,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与外籍教师有足够的、直接的接触,都可以帮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目的语的民族艺术氛围之中。学校应充分利用外籍教师这一有效资源,培养学生跨艺术的语言交际能力。
  (六)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人类的交际形式有多种,就语言交际来说,可以分成书面和口头两种。与口头语言交际联系密切的有非语言交际。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统称为非语言交际(非言�コミュニケ�ション),包括眼神、手势、身势、微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的接触、讲话人之间的具体、讲话的音量、时间观念、对空间的使用等。各民族艺术的非语言艺术都有其特征,如果不了解非语言行为的艺术异同,就可能出现交际障碍甚至是严重冲突。
  四、结语
  培养学生的跨艺术交际意识和能力是外语教育的目的,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经济、艺术、科技交流日益广泛,这就显得尤其重要。但是,培养学生的跨艺术交际能力并不容易,需要广大外语教师提高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更新教育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实现学院日语教育从应试教学到素质教学的转轨,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日语交际能力,教师应在课堂中贯穿实用主义理论,结合交际教育法,在教育的过程中设立各种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及真实情景中学习日语,在情景中进行交际,获得最直接、最形象的语言表达方式。一方面,要求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为教师提供信息反馈,以利于有的放矢地组织教育,协调教与学的联系。另一方面,通过参与课堂教育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对语言的应用能力,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社会艺术知识,增强学生对艺术异同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及自觉应用日语的习惯,促使其建立日语表达的信心。
  
  参考文献:
  [1]石井敏等�.�艺术コミュニケ�ション・ハンドブック[M].日本:有斐�,1997.
  [2]艺术��.�艺术理解のための日本�教学.Q&A[M].日本:大�省印刷局,1995.
  [3]王宗炎.不同艺术之间的交际[J].国外语言学,1994,(4).
  [4]胡文仲主编.艺术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育与探讨出版社,1994.
  [5]杨巍.试析如何加强学院日语口语教育――以交际教育法为中心[J].科教文汇,2017,(11).
  [6]松本卓三.教�のためのコミュニケ�ションの心理学[M].日本:ナカニシヤ出版,1996.
  [7]何慧燕.日语口语训练措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学,2017,(3).
  [9]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学[M].北京:人民教学出版社,2017.
  [10]武久坚.��いだらけの日本�[M].日本:��之日本社,2017.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