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日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将日语自然的、灵活的应用到生活当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日语课堂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日语;主体;积极;转变;措施 日语课堂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应该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学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真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影响。本人认为在日语教育中进行课堂行为的转变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信心 日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将日语自然的、灵活的应用到生活当中。日语课堂教育应贴近学生的生活,把语言理论知识与生活应用紧密关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消除学生对日语应用的陌生感、畏惧感,增加亲切感和兴趣,使学生感到语言知识的应用无处不在。不论是多么普通的日常生活都隐含着许多可以用日语表达的契机。如教室学习,食堂用餐、超市购物,外出交通等,从而认识到语言知识的巨大力量。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日语的乐趣,而且还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语言应用能力。 学生的亲身体验能提高课堂教育效果。从生活中获取的经验,学生感受得比较深。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日语的教育过程中,应用学到的简单语法句型,去表达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力求使之贴近生活,把常用语句同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号入座。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语句的理解,又会使学生觉得日语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出对日语的浓厚兴趣。 由于生活中语言交流时必不可少的,老师在授课时除了教材介绍的内容外,还可以结合本地实际让学生去做调查探讨。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常用的日语语言习惯,培养初步的预测能力、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让学生觉得日语就在身边,作为语言的日语与生活密不可分。这样就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用多种有效的教育措施 1.创设日语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育中要充分利用演示教育、学生随堂实训、分组实训、以及课本的封面、插图和漫画、想想议议、阅读材料、教育挂图和模型等带趣味性的教育措施去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趣中掌握知识。例如在教授日语物体存在表达时,在学生的面前放一幅可以用于表达物体位置联系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每个学生先用中文表达图中物体位置联系、每人讲一句话,要求大家记下这些话,为了学会用日语解决这些问题,先阅读课本,再由老师引导一起讨论,最终学到知识。这种做法使学生形成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老师常要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探索意义的问题。也可以从学生提的问题中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决。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合作。在不妨碍学生独立思考的前提下,配合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力求使学生的学习有探究性。即老师要努力给每个学生创造机会,引导他们动手动脑,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出主意、想办法。要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 2.要注重教育文化,改进教育措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育中,尽管有些生活用语非常简单,日语毕业论文,也要让学生对该语句形成多角度的、丰富的理解。使他们在面对实际生活环境时,能灵活应用它们表达新现象,形成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老师要注意的是,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并不是要让他们学习更多、更难、更深的内容。这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过早地产生畏难心理,而且会模糊日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习的质量,使学生建构真正的、有效的知识。它要求我们充分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让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活动,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分层要求,激励信心 要多做鼓励提问,并注重对学生作业、测试作业适时适度的肯定。成立日语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参加会话制作、参加口语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对老师提建议,让学生表现自己。从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例如:在教育中让学生做口语实训;每隔一段时间制作口语会话,让他们多搜寻课堂以外的有用语句等等。在作业中有疑问时,用讨论的方式来解决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所用的时间是多了一些,但实践证明效果很好。老师应该是学生的导师,能对学生的探讨方向和探讨措施给予正确的指导,但老师不是回答一切问题的百科全书,要相信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老师的任务是把它们开发出来,就是说我们应着力使我们的教育形式具有开放性。许多内容可以精选、精讲、点到为止。更多的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它补充材料、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总结归纳和讨论等方式学习。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情况准备几个相关的小情景,让学生去做设计相关的口语会话。老师适时适度地鼓励肯定,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活动中时,我们也就真正培养起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 四、建立新型师生联系 学习环境、师生联系对学生的人格、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很重要。在传统的学习中,学习环境是既定的,二三十个人在一个教室里学习,学习方式是个体的、封闭的,日语论文题目,听课、理解、做作业、考试,除了与老师的单线关系之外,缺少横向的、与同学之间的沟通。这种学习环境容易使学生形成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的性格。 1.老师和学生的联系 老师在课堂上感情要真挚,态度要和蔼。课后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尊重和信任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关怀备至。这样学生才会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他们才会把心里话,真实的学习信息告诉老师。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联系。在教育中,师生之间的感情因素起着相当重要的影响。教育活动中老师的推动影响是重要的,我们决不应该忽视学生对老师的推动影响。要承认有些日语语法现象、变形规律是由学生先发现、先提出来的,有些问题学生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老师在这时要能放下架子、平易近人,这样不但能使老师自身有提高,更是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即老师要有向学生学习的勇气,向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掘学生优点、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也是师生合作、师生互动的过程。它能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促进良好师生联系的建立。 2.学生与学生的联系 良好的学习环境能让学生相互勉励、共闯难关,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可以互相帮助,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在共同商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可以学会如何关怀和帮助他人,提升处理人际联系的技巧,使学生学会与不同背景、性别、能力的人一起合作。学习竞争的过程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不仅直接影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并且还通过情感因素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以及非认知品质的发展。我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时,以学生的共同进步为标准,以个人在班级中被同伴们认可为标准,在提高了教育效果的同时让同学们学会了如何与别人相处。随着学生之间不同程度的交往和互相配合、互相帮助,集体的荣誉感、责任感、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平等意识都会悄无声息地得到增强,这些品质在教材中并没有明显的要求,在考试中也不会涉及,是一种隐性的东西,但是它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环境和引导,能帮助学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学习素质。如我在日语课堂中组织小组学习,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互相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小组成员间应形成并保持相互合作的联系,齐心协力才能完成共同制定的目标。组员必须对小组及自己在组内的工作有责任感,并为目标的实现努力做贡献。组员要互勉、互助。组员间要有足够的交流和良好的沟通。通过检查合作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不断改善大家的环境。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合作环境,它使每个同学都有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或以个人作为集体的一部分完成自己的任务为自豪,或以自己代表小组展现小组的成功为骄傲。它使参与学习的小组成员人人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使“失败者”重新得到自信。 五、鼓励学生个性自由发展 老师在评价学生时,还要立足于保护和鼓励人才,保护和鼓励学习的优胜者。如果人才不被尊重和鼓励,不能获得大家的赞赏,那么他们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学习也就失去了推动力。例如我在课堂中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了各种生动有趣的评价方式,不仅有言语上的激励性评价,也有物质上的小奖品评价,不仅有针对个人表现的评价,更有面向小组合作的集体评价,还有全班性的全面评价,这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更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且在评价中多使用弹性语言,激发并调动起学生探索学习的热情,使他们积极思考而又乐此不疲。对优胜者鼓掌表彰,给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对失败者鼓励,肯定,表彰他们为探究所付出的努力,给他们加油,鼓励他们下一次继续努力,使所有的学生彻底消除对学习物理的恐惧感。也使同学们都明白,只要动脑探索,就是付出了努力。进行了争取,就有成功的希望。即使失败了,也可以获得一定的经验,以利于下一次的成功。老师要能宽容学生的失败,只有多宽容,才能有教学,才能有更融洽的师生联系,才能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发展。 总之,课堂教育中老师应想方设法,尽最大努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保证他们有足够的自主活动时间,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空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淋漓尽致。当然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影响,并不是不要老师的主导影响,而是更要强化老师的主导影响,老师只有导得适时、适度,才能使整个课堂教育既不完全被学生所牵引,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影响,提高课堂教育质量。 作者简介: 葛建琦,女,(1983~),汉族,江西高安人,南昌学院外国语大学01级日语学士本科,探讨方向:日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