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代日语活用形的几点思考[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传统日语语法对日语活用形的划分范畴对现代日语教学来讲存在一定的弊端,日语教材的编纂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制约,使得很多语法项目的解释趋于冗长繁琐化,从而导致很多日语学习者很容易在这方面混淆犯错。本文尝试从如何突破传统日语语法框架的制约这一角度入手,结合日语教学实践状况,提出了若干个人的浅见,希望能对日语教育和学习有所启示和帮助。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活用形;连体形;终止形;基本形
  现代日语语法将日语的词分为内容词和功能词两大类。内容词指的是内容实在、具有明确意义的词;功能词指的是主要用来表示语法功能的词(助词和助动词)。内容词又被划分为构成修饰成分的连体词和副词、可以在句中构成独立成分的接续词和感叹词以及没有活用变化的体言(名词、代词、数词)和有活用变化的用言(形容词、动词)。其中,有活用变化的用言因其属于语法教授的主要内容而又与汉语存在根本异同,所以在中国学院日语教学中被视为重点和难点。
  对于形容词和动词的活用探讨在先行探讨中已多有涉及,像刘耀武(1992)的《论日语的活用》,初相娟(2017)的《试析日语动词活用形教育措施��以习得状况调查为主》,以及从二语习得的视角对动词活用进行考察的硕士论文等。除了刘耀武(1992)的理论层面考察以外,其他的先行探讨都是以动词的活用为主导,要么是考察其历史变迁,要么是论证如何习得,要么是进行通时比较。动词的活用对中国学习者来说固然重要,当然也有对其进行探讨的价值和必要。可是,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来看,如果能将体言也纳入到活用的体系框架里来考察的话,教材上的语法解释会省却很多,教师的教授会更加系统化,学生的习得相对来讲也会变得更容易些。尽管在词的层面上体言没有形态变化,但是若从语法事实(句子)的层面来看,体言具备活用变化却是个不争的事实。比如在「�木さんの息子は三�だ。」这句话中,「�木さんの」是名词「�木」的连体形,「三�だ」是数词「三�」的终止形。本文从日语教学的角度对现代日语活用形的划分范围进行了初步略论,以期对今后的日语教育有所借鉴和启示。
  一、传统日语活用形的划分范围及其弊端
  《现代日语标准语法(第二版)》明确规定:体言是与用言相对立的概念,体言的共同特点是没有词形变化,构成句子时一般需要接上助词、助动词;用言有形态变化,可以直接构成谓语,有时、体、态的变化。如表1:
  这样一来,很多语法项目的说明就变得复杂起来。比如像解释「まま」这一语法项当前项接续时,《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 初级下》(以下简称“标日初下”)(p.199)给出的句型结构是这样的:
  [小句1(动词た形/ない形)]まま,[小句2]
  [名]/の/まま,[小句]
  附带的解释说明有:“まま”前为肯定形式时用“动词た形/まま”,“まま”前为否定形式时用“动词ない形/まま”;前接名词时,用“名词/の/まま”的形式。
  也就是说,因为名词属于体言,没有词形变化,所以名词和动词的接续必须要分开来才能进行,语法说明也是一样。殊不知这样一来,学生要记的语法项目自然而然就要增加,混淆的可能性也会大大提高。再比如像比况助动词「よう」的情形也是一样,“标日初下”(p.245)的给出的句型结构如下:
  [名/の]/[动(简体形)]ようです
  附带的解释说明有:前接二类形容词小句时把简体形的“だ”换成“な”,使用“二类形容词/な/よう”的形式;前接名词时,用“名词/の/よう”的形式。
  从教育实践来看,受这种语法解说的作用,不仅日语教师要逐条得给学生说明清楚,日语学习者在这方面存在问题也相对较多。比如有的学习者曾经提出“[名/の]可不可以理解为名词的连体形式?动词的「た形」「ない形」是连体行吗?”。有这种困惑的学习者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普遍现象。可是,如果能将体言纳入到活用形的范畴里来的话,那么上述这些问题将会得到很好的解决。如表2:
  在表2中,除了连用形和命令形体言没有对应的活用形以外,未然、终止、连体、假定形等都能找到对应的活用形。从严格的词的语法层面来讲,这样的归类可能不具有科学性。但是,若从语法事实(句子)的层面来看的话,这样的归类完全没有问题。日本语法律家铃木重幸认为不管是动词,形容词,还是名词,都是有活用的单词。他的名词是带有格助词,�助词和副助词的单词。尽管铃木先生的观点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若能将他的观点应用到现代日语教学中对活用词的划分上来,那么将会给日语教育和日语学习甚至是日语教材的编纂带来一定的便捷性。
  首先,日语学习者会从总体上认识到,不管是体言还是用言都有相对应的连体形。[名词/の]理所当然也就是连体形了。有了这一认识基础,日语论文题目,教材上的语法项目解释也可以更精简。像上面提到的“[名/の]/[动(简体形)]ようです”这一语法结构完全可以用“[连体形]/ようです”来代替,更不需要附带的冗长的语法解释。而且“[连体形]/ようです”不光囊括了名词和动词,也完全适应于形容词,像「物�は高いようです」和「部屋は静かなようです」中的「高いようです」和「静かなようです」。
  其次,日语教师在对比况助动词「よう」的接续状况进行讲解的时候会更加系统化。语言应用讲究经济性准则,语法项目的讲授更应该讲究经济性准则。教师只需要告诉学习者,比况助动词「よう」前面可以接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连体形,而完全没必要涉及“接名词的时候要用[名/の]”“接形容动词的时候要把词尾的「だ」换成「な」”这样冗长多余的解释。这样一来,学习者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因为他们只需要提前记住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连体形是什么。   二、对于连体形和终止形
  很多日语教材上大都把动词和形容词的连体形和终止形界定为基本形。上述表2中,动词和イ形容词的连体形和他们对应的终止形完全一致,可ナ形容词和名词却并不对应。如表3所示:ナ形容词「きれい」的终止形和基本形一致,为「きれいだ」,而连体形却为「きれいな」;「学生だ」的终止形和基本形一致,为「学生だ」,而连体形则为「学生の」。
  如果按照大多数教材规定的那样把动词和イ形容词的连体形仅仅限定为其辞书形的话,那么在2中日语学习者提出的“动词的「た形」「ない形」是连体行吗?”这一问题又该如何回答呢?『ス�パ�大辞林』对连体形的定义是这样的:“「考える人」「白い山」における「考える」「白い」などのように、体言を修�するときに用いられる形”(诸如「考える人」「白い山」中「考える」「白い」等修饰体言时使用的形态)。简言之一句话��连接体言的形态就叫做连体形。按照这一定义,不光「た」「ない」属于连体形,与时、体、态相关的「なかった」「ている」「ていない」「ていた」「ていなかった」「られる」「させる」「くない」「かった」「くなかった」等也都属于连体形的范畴。所以,イ形容词和动词的连体形包括辞书形以及与其时、体、态相关的所有形态。而ナ形容词的连体形除了「な」之外还有「だった」、「である」、「であった」,名词的连体形除了「の」以外还有「だった」、「である」、「であった」。比如像「静かだった村はにぎやかな街になっちゃった」和「三年前学院生であった私」等。
  『ス�パ�大辞林』对终止形的定义是这样的:“言い切りの形として、普通文の�わりに用いられる。一般に活用形の基本の形とされる”(作为断句的形态,通常用于普通句子的句尾)。按照这个定义,日语论文,表3中除了非过去式的形容动词和名词的连体形不能作为终止形以外,其他所有连体形都可以作为终止形。
  在日语教学的初中级阶段,很多学习者很容易混淆终止形、连体形、和基本形(辞书形)。他们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又有何差异往往成为很多日语学习者的学习障碍。要彻底厘清终止形、连体形和基本形(辞书形)之间的联系以及他们的差异,有必要对传统语法教材上的分类作进一步的调整。如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在动词和イ形容词范围内,连体形和终止形完全一致且包含基本形;在ナ形容词和名词(体言)范围内,连体形和终止形大部分一致,终止形包含基本形。终止形、连体形和基本形(辞书形)之间的联系可以表示如表5:
  如此一来,日语学习者关于用言和体言的连体形和终止形也就能有个很清晰的轮廓了,只需要把ナ形容词和名词连体形不一致的地方(ナ形容词/な/名词/の)弄清楚,其他的就很容易掌握了。当遇到诸如传闻助动词「そう」这样的语法项目时,学习者只要知道「そう」作为传闻助动词使用,其前是要接续终止形的就可以了。至于各类终止形分别指代哪些以及终止形和连体形是否完全一致等只要对照表5也就一目了然了。学习者在熟悉了表4和表5之后,终止形和连体形的混淆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三、结语
  本文首先指出了传统日语活用形的划分范围极其弊端,并结合日语教学实践指出了将体言也纳入活用形框架内来考察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研讨了日语的连体形、终止形和基本形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理解并熟悉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关于很容易在这方面混淆的日语学习者来说意义重大,因为中高级阶段的很多语法项目的学习都与终止形、连体形、基本型有密切的关联。此外,今后日语语法教材的编纂以及日语教师的授课也应该突破传统语法框架的制约,本着体系化、明晰化的理念让日语学习者对日语活用形的整体轮廓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刘耀武.论日语的活用[J]. 1992.外语学习与探讨(1).
  [2]顾明耀.标准日语语法(第二版)[M]. 1997.高等教学出版社.
  [3]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下[M]. 2017.人民教学出版社.
  [4]初相娟.试析日与动词活用形教育法��以习得状况调查为主[J]. 2017.佳木斯教学大学学报(104).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