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当初日本从中国引入汉字时,按照中文汉字的发音而引入。虽然经历了这么久的文字变化,还是不难发现日语的汉字音读与中文的发音有众多相似之处。该文通过日本常用汉字的音读与拼音的比较,从中发现拼音的声母与日语音读的子音有着相对完整的对称联系。而韵母与日语母音之间的联系虽然较为复杂,但也有一定的规律。例如韵母「ang」、「iang」、「uang」的日语音读的母音为「ou」,韵母「er」的母音为「i」,而且没有例外。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常用汉字 常用音 拼音 音读 对比 1 探讨目的 笔者在多年接触日语的过程中发现,日语的音读与中文的发音有众多相似之处,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比如汉字「辺」、「編」和「変」的日语音读都是(hen),而它们的中文发音都是(bian),但音调不同。因此,只要知道其中一个字的日文读音,就可以推测其他类似发音的日语汉字音读了。即使没有学过的汉字,也可以通过中文的发音来推测日语汉字读音的情况,比如笔者名字的中文发音是「xiu lin」,日语的音读是「shuu rin」。虽然用罗马字写起来不一样,但口头发音却相当接近。另外,也有一些字形和读音都完全相同的情况,日语论文,比如「欧」的中文发音和日文汉字音读都是「ou」,「愛」也一样都是「ai」。因此,将日本常用汉字的音读与中文的拼音进行对比,日语论文题目,从中归纳出一些规律以运用于日语教育是本文的探讨目的。 2 中文的拼音和日语的音读 2.1 中文的拼音 当前中文的发音是由拼音来表示。除了特殊音节,即由声母(b、p、m、f等)和韵母构成,并在基础上用声调来区别不同的汉字。由于中文的声调和日语的发音没有太大的联系,因此不作为此次调查的对象。 2.2 日语的音读 日语的汉字读音主要分为音读和训读。音读就是按照汉字从中国传入日本时的读音来发音,根据传入时代的不同,被分为吴音①、汉音②和唐音③等。而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常用汉字④1939字的常用音读。所谓的常用音读就是指当前日本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音读,包含有汉音、吴音、唐音以及从古沿用至今的惯用音。而训读则是日本本土固有的一种读音,与音读相差甚远,因此训读不作为此次调查的对象。日语属于开音节语言,每个假名由1个子音加1个母音构成。基本母音有5个:a、i、u、e、o,即假名的第一行。其他假名由母音与一个子音相加而成。如か[ka]、て[te]、む[mu]。因此无论是音读还是训读,都和中文一样由罗马字来表示,由子音和母音构成即中文的声母和韵母。例如:“陳”的日语音读是“chinn”,“ch”是子音,“inn”是母音。 3 对比措施 将日语的常用汉字(日本固有汉字込、畑、峠、匁、枠、働除外)1939字的常用音(现在日本一般使用的汉字音读)和该汉字的中文拼音分别按照声母和韵母进行比较。并将其对应联系如表1(声母的对应联系)、表2(韵母的对应联系)所示进行整理归纳。 表1内,b92表示在所调查的1939个汉字中中文拼音的声母为「b」的有如下所示的92字(拼音后面的字数表示有该读音的字数)。 ba 5(八、覇、抜、把、罷) bai 4(百、白、拝、敗) biao 3(表、俵、標) ban 9(半、伴、版、板、坂、般、搬、頒、班) bang 3(傍、棒、邦) bao 10(包、胞、飽、抱、褒、宝、報、保、暴、爆) bei 11(卑、碑、悲、被、杯、背、輩、倍、貝、北、備) ben 2(本、奔) beng 1(崩) bi 13(幣、弊、閉、陛、比、彼、泌、避、筆、必、壁、癖、鼻) bian 6 (変、辺、編、遍、便、弁) bie 1(別) bin 2(賓、浜) bing 7(兵、丙、柄、併、並、病、氷) bo 7(伯、泊、舶、博、薄、波、鉢) bu 8(歩、捕、補、不、布、怖、簿、部) 而以上92个汉字的日语音读的子音为「h」的有77字,为「b」的有15字。如下所示。 h 77: ha 25 (八、覇、把、白、敗、拝、半、伴、版、板、坂、般、搬、頒、班、杯、輩、背、波、鉢、伯、泊、舶、博、薄) hi 18 (罷、百、表、標、俵、氷、卑、碑、悲、被、筆、必、彼、比、泌、避、賓、浜) hu(fu) 3 (不、布、怖) he 15 (幣、弊、閉、陛、壁、癖、辺、変、編、遍、兵、丙、柄、併、並) ho 16 (邦、包、胞、褒、保、飽、宝、抱、報、北、崩、本、奔、捕、補、歩) b 15: ba 4 (抜、爆、倍、貝) bi 3 (備、鼻、病) bu 1 (部) be 3 (便、弁、別) bo 4 (傍、棒、暴、簿) 由于统计上的联系、日语发音的「h」行中的「fu」以「hu」、「t」行的「tsu」以「tu」来计算。 同样,表2中,a41表示在所调查的1939个汉字中中文拼音的韵母为「ai」的有以下的56字(拼音后面的数字表示有该读音的字数)。 ai 2 (愛、哀) bai 4 (百、白、拝、敗) cai 7 (才、裁、材、財、彩、採、菜) dai 7 (帯、待、怠、袋、貸、逮、代) gai 3 (改、概、該) hai 2 (海、害) kai 2 (開、慨) lai 3 (瀬、来、頼) mai 5 (埋、買、売、麦、脈) nai 1 (耐) pai 4 (排、俳、派、拍) tai 5 (泰、態、太、台、胎) wai 1 (外) zai 6 (栽、災、宰、載、再、在) zhai 4 (斎、債、摘、宅) 而以上56个汉字的日语音读的母音为「ai」的有48字,为「aku」的有6个字,为「a」的有1个字,为「eki」的有1个字。如下所示。 ai 48: ai 2 (愛、哀) kai 3 (改、海、開) gai 5 (概、害、該、慨、外) sai 12 (才、裁、彩、採、菜、栽、災、宰、載、再、斎、債) zai 3 (在、材、財) tai 12 (待、帯、怠、袋、貸、逮、耐、台、太、態、泰、胎) dai 1 (代) hai 4 (敗、拝,俳、排) bai 2 (買、売) mai 1 (埋) rai 3 (来、頼、瀬) aku 6:haku (白、拍)、 baku(麦)、 taku(宅)、 taku(百)、 myaku(脈) a 1: ha (派) eki 1: teki (摘) 所调查的1939字的汉字均按以上措施分别从声母和子音的对应联系,韵母和子音的对应联系进行统计并制成如上表1、表2的表格,从而进行进一步的对比,归纳总结。 4 结论 4.1 从声母看拼音与日语音读的联系 虽然从表1可以看出中文声母和日语的子音之间的联系并不单纯,但从日语五十音图的“行”来看,却不难看出它们之间的对应联系。 中 文 日 語 「b、p」 → 「h」行 「m」 → 「m」行 、「h」行 「f」 → 「h」行 「d、t」 → 「t」行 「l」 → 「r」行 「g、k、h」 → 「k」行 「j、q、x」 → 「k」行、「s」行 「z、c、s」 → 「s」行 「zh、ch、sh」 → 「s」行 由于「n」、「r」、「w」的情况比较复杂,在此不做略论。 4.2 从韵母看拼音与日语音读的联系 日语的基础母音只有「a、i、u、e、o」,而中文的韵母有33个。从表2中也可看出既有像「ang」一样只对应「ou」,也有像「a」一样对应数目繁多的「a」、「atsu」、「ou」、「i」、「achi」、「aku」等情况。因此,想要整理出两者之间简单的对应联系并非容易之事。在此,分别根据单纯的一对一联系以及韵母的整体对应联系进行整理。 4.2.1 一对一的对应联系 「ang」、「iang」、「uang」 → 「ou」(无例外) 「er」 → 「i」(无例外) 「ai」、「uai」 → 「ai」 「ong」、「iong」 → 「ou」、「uu」 「ao」、「iao」 → 「ou」 「en」、「in」 → 「in」 「eng」、「ing」(ieng) → 「ou」、「ei」 4.2.2 整体的对应联系 (1)以「ng」结尾的一律为长音 例:中文拼音韵母为「eng」的汉字,日文音读分别为「ou」、「ei」、「uu」(例外:夢)。「ou」、「ei」、「uu」在日语发音中统称为长音。 (2)以「n」结尾的一律为拨音 例:中文拼音韵母为「an」的汉字,日语音读分别为「an」、「en」、「on」。「an」、「en」、「on」在日语发音中统称为拨音。 5 结语 从以上的结论可以看出,经过漫长的时代变迁,中文的拼音和日语的音读之间既有像「ang」、「iang」、「uang」 →「ou」(无例外)这样单纯绝对的对应联系,也有如「a」一样复杂的对应联系。如果利用以上结论的对应联系从中文的拼音推测日语音读,关于学习日语的中国学生将起到事半功倍的影响,也将为日语教师提供一个教育参考。而如何利用以上的结论进行推测并进行检测也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注释: ① “吴音”是指从中国的吴经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的以南方读音为基础的读音。 ② “汉音”是指唐代时由长安的遣唐使、留学生等传入日本的读音。 ③ “唐音”是指宋、元、明、清时期传入日本的读音总称。 ④ 日本的常用汉字指的是1981年由国语部制定的1945字的常用汉字。其中込、畑、峠、匁、枠、働是日本制造的特有汉字,不作为此次调查的对象。因此本次调查的对象是除去以上6字特有汉字之外的1939字的日本常用汉字。 参考文献: [1] 国际交流基金. 表记[M] . 东京:凡人社, 1988. [2] 宫岛达夫. 图说日本语[M]. 东京:角川书店, 1982. [3] 大越美恵子,高桥美和子,等. 中国人ための漢字の読み方ハンドブック[M]. 东京: スリーエーネットワーク, 2017. [4] 藤堂明保. 汉字源[M]. 东京: 学习探讨社, 1988. [5] 宇野精一. 汉检汉字辞典[M]. 东京: 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 2017. [6] 沈宇澄. 常用日汉辞典[M]. 上海: 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19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