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言语行为学看日语的感谢行为[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感谢”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行为。日本被人们称为礼仪之邦,其感谢行为有特殊特征。日本学者山梨正明根据赛尔勒的语言行为学理论提出了感谢表现的适切性条件,但是通过略论可以看出,日语的感谢行为既有与山梨正明的理论相适应之处,也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例子。文章通过对日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例子进行略论,尝试对感谢表现的适切性条件进行修正和补充。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语用学;言语行为学;感谢;适切性条件
  
  在认为从他人那里得到恩惠的情况下人们会进行“感谢”。感谢,无论在何种语言环境下都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行为,日语论文题目,作为人们日常交际的一种手段,被频繁使用。日本被称为礼仪之邦,感谢这种行为,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更加重要。语用学(Pragmatics,也叫应用论),是由西方兴起的一种探讨语言的措施,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日语的感谢行为进行略论能更加全面认识日语的感谢行为。
  言语行为学是语用学理论的重要内容。言语行为学认为,语言不仅仅传达出了话语本身的内容,通过这种语言的使用,还包含有说话者本身希望某种行为成为现实的意愿。例如「今何�か分かりますか?(知道现在几点吗?)」这句话,除了表达出询问时间这层字面意思之外,还暗含着恳请对方告知自己时间的请求。“感谢”这种行为也可以通过言语行为学来加以略论。
  J・塞尔勒在其言语行为学探讨中提出了“适切性条件”这一概念。山梨正明(1986)在《言语行为》中详细略论了赛尔勒的有关理论,并进一步提出了感谢行为的适切性条件。然而,山梨的略论虽对各种语言环境中的感谢行为具有理论指导影响,但是具体到某一种语言、或是某种艺术背景下,是不是完全使用还有待论证。
  本文将主要以赛尔勒和山梨正明的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日语中具体的感谢行为略论,尝浅谈证先行探讨中提及的感谢的适切性条件是否完全适用于日语。
  1、行为的适切性条件
  J・塞尔勒指出,在现实生活的对话里真伪并非最重要,是否与当时的情景相适合才是关键。作为判断这种适合性的条件,赛尔勒提出了“适切性条件”这个概念,其中包括命题内容条件、准备条件、真诚条件以及本质性条件四种条件,四种条件相辅相成,日语毕业论文,必须同时满足才能称其是恰当的语言行为。
  命题内容条件是指进行该行为、并使这种行为能够表达出某种意图的制约性条件。例如此行为必须是听话者尚未完成的动作或是已完成的动作。以“请求”行为为例,这种行为对听话者来讲必须是未来的行为。
  准备条件也叫预备条件或事前条件,是指进行该行为的前提条件。举例来说,如果对方没有请求,听话者便无法明确是否进行这种行为。
  真诚条件指想要进行该行为的说话者的心理态度。也就是指说话者是否真心希望听话者进行该行为。
  最后,由该行为的本质所带来的制约条件叫做本质条件。依旧以“请求”行为为例,说话者所使用的语言意在使听话者进行这种行为。
  2、感谢行为的适切性条件
  山梨正明(1986)以赛尔勒的言语行为学理论为基础,对“感谢”这种行为进行了系统略论,将感谢行为的适切性条件总结如下:
  (X:说话者、Y:听话者、P包含在语言中的命题内容)
  ①命题内容条件:P是Y过去的行为
  ②准备条件:X相信Y的行为对自己有利
  ③真诚条件:X对Y的行为心存感激
  ④本质条件:X表达出对Y的谢意
  3、日语感谢行为的适切性条件
  山梨正明在其探讨中对感谢行为的适切性条件进行了定义,但是具体到日语这门语言、在日本艺术这个大背景下这些条件是否依旧适用、是否恰当,还有待论证。
  言语行为学认为,言语行为必须符合一定得适切性条件才能作为适当表现而成立。这些条件和日语中感谢的惯用表现有何种联系、是否完全适用、是否存在先行探讨中未提及的表现形式,本文将以日语中的感谢行为为探讨对象对以上问题进行重点讨论。
  (1)感谢的命题内容条件
  与“约定”“请求”不同,以「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谢谢)」为代表,日语中存在很多类似的未提及命题内容的“感谢”表现。但是可想而知,这句话肯定是说话者为了表达出“感谢”这种功能而说的,都具有其特定的命题内容。那么某种言语要作为“感谢”行为成立需要满足什么命题条件呢?
  ご�力いただき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谢谢您的合作!)
  例1 是我们在日本人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一句感谢用语。如例1 所示,「�力いただく」得到对方的支持合作是已经确定发生过的事情,这里的“感谢”首先符合了山梨正明提出的感谢的命题内容条件。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