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对日本多元艺术的体现[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语言是一种艺术。而作为艺术,与除了语言之外的艺术之间也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这里所说的艺术的概念并非是人们通常所指的文学文化等那种经过提炼升华过的艺术,而是指那种广义的父传子、子传孙的具有民族性的传承行为及其思维模式。这种对艺术的认识,已经成为当今语言学或人类社会学领域的共识。
中国论文网
  这种意义上的艺术异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胜枚举。就中日饮食艺术而言,日语中有关鱼类名称的汉字词汇非常丰富,不用说,这与其所处的四面环海的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日语中带有鱼字部首的汉字有上百字。当然,其中包括了许多由日本人根据“六书”造字原理创造的日本“国字”汉字。与此相比,汉语中有关猪马牛羊等动物的名称及其各个部位、内脏的名称之多可以和英语相抗衡。这些词汇异同无疑是基于中日两国民族的传统饮食艺术结构的不同而形成的。日本的著名语言学家金田一春彦曾经指出,日语的固有词汇中,表示动物内脏的仅有“肝(kimo)”和“肠(wata)”这两个词。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日本民族的食鱼性而非食肉性这一艺术所致。这一观点,追根溯源,《后汉书》〈倭传〉里“无牛马虎豹羊鹊”的记载可能是最原始的佐证。
  长期以来,日本人由于受佛教的作用,直至明治时代,仍然视“食肉”为野蛮的行为。例如日本的一种汉字词汇字典《音训新闻字引》对“文明”一词的解释是:“所谓文明即云人道礼仪之端正优美也。当世虽称文明,观世人之行态,多以粗暴野蛮食肉为是也。”可见“粗暴野蛮食肉”不是文明的表现。日本的“食肉”艺术是进入明治时代之后,在“文明开化”的旗帜下作为西方近代文明之一而被引进日本社的。明治时期的著名作家�名垣鲁文对食肉一事大加赞誉。“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福必须团结一致,若不吃牛肉火锅,文明开化就无法得以推进。”当时流行的“艺术锅”“艺术包丁”这些带有“艺术”前缀的词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而牛肉的各种食用措施也作为这个时代的产物逐步发展,最终牛肉反而成为深受大众青睐的食物。
  语言与艺术有其各自的结构。一般来说,人们容易将自己或本民族的艺术内容有意无意地扩大化、绝对化,认为自己的艺术具有普遍性,无疑,这是对构成艺术的重要要素―――语言的错误理解的开端。日本人关于外国的艺术特别是强势艺术,并不视为异端,不抱抵触情绪和偏见,坦率承认它的优越性,竭力引进和移植。大化改新前后对隋唐艺术,明治时期对西欧艺术,二战后对美国艺术的吸收,可以说是外来艺术吸收的三大高潮,其特点是以整个国家的规模进行全方位的吸收。像这样酣畅的艺术吸收在世界历史上是不多见的。但日本艺术的开放性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个更为深刻的内在的艺术容纳选择机制和交融、同化过程。任何一种外来的技艺和艺术现象,日本人可以很快地结成有力的组织进行探讨和吸收,加上他们自己的理解,加以适当改造,发展成为具有日本特点的东西。日本艺术的吸收性和主体性又可以归纳为日本艺术的多元性特征 。艺术的多元性指的是日本固有艺术和外来艺术的统一。一方面,日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根植于本民族的、自己独特的本土艺术;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吸收、借鉴当时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先进艺术,并使之融合成为本民族艺术的一部分。政治是新旧制度混存,衣食住是和洋折中、宗教是神佛基督同时接受。这些在日本的语言中都有具体的体现
  日本的多元化还体现在移民问题上。由于对民族单一性的强调,长期以来,日本一直是作为非移民国家出现的。即使到上世纪80年代之后日本都是经合组织(OECD)国家中外国人人口比例最少的国家。尽管如此,根据2017年统计,在日的外国人数量已经达到215万之多,成为日本社会中一支不容忽视的艺术群体。在日外国人可以简单分为三类,即旧来者、新来者和超期滞留者。所谓旧来者指的是1947年之前来到日本的获得永住资格的外国人及其后裔,主要是被日本掠来充当劳工的朝鲜人、中国大陆人和中国台湾人。他们约占在日外国人的三分之一。所谓新来者指的是上世纪80年代之后因日本劳动力匮乏而来此寻找工作机会的外国人。新来者除朝鲜人和中国人之外,还有许多菲律宾人和拉美人,他们占在日外国人的一半以上。所谓超期滞留者指的是新来者中部分签证到期但仍滞留在日本非法打工的外国人,他们约占在日外国人的七分之一。一些称呼的词汇上就能看出日本人的态度。
  产生多元性艺术特征的原因也是由于其岛国的地理特征,因为与外隔绝,加上自身艺术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的状态,所以日本人对不同性质艺术充满了好奇心,开放性的大量吸收了先进艺术;也正是因为与外隔绝,给予了日本人吸收的主导权,时势好的时候,或需要的时候,日本通过大海从大陆将艺术移植过来;时势恶化的时候,或不需要的时候,日本又利用大海将交流之门暂时关闭。并在闭关期间将所移植之艺术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同时,由于日本人的价值观不像中国人或多数西方人那样,用一个善的或恶的标准来规范一切行为,而是强调是非的相对性,不把事物简单定性的价值观促进了多元艺术的形成。
  
  参考资料:
  [1] [美]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杭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韩立红:《日本艺术概论》,南开学院出版社,2017年版。
  [3](日)野元菊雄:《日本人和日本语》,筑摩书房,1978年版。
  [4] (日)金田一春彦:《日本�》,岩波书店,1988年版。
  (井利: 南阳师范大学外语系)

日语论文日语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