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阐述了当今社会市场对日语人才的需求状况,指出当前我国IT业日语人才、工作经验丰富的日语人才、适应日企艺术的日语人才匮乏的近况,从教育培养方式、教育课程体系以及教育措施改革上进行探索。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市场需求;日语人才;教育培养;课程体系;措施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7)09-011-02 日语在我国已成为英语之外的第二大外语,社会市场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水涨船高。但是,在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惯性下,教育意识、师资力量、教材备选等诸多方面受到制约。因此,我国当前的日语教学基本上仍延续着单调、死板的传统教育方式,自然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所需求的真正人才存在有很大差距。 1 社会市场需求 有数据显示,日语人才在各行业的就业比例为:日资公司占60%;国家机关(包括外交部、各级政府、海关、外经贸办公室、贸易促进协会等)占20%左右;学院教师及日语导游各占10%左右。近来我国市场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主要有三类,软件外包业务开发人才;项目管理人才;日语采购人才。随着我国软件市场的开拓日益深入,对擅长软件开发和测试人才的需求量变得十分庞大。而在软件的制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就是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保证产品质量。所以此环节中只有技术而不懂日语的人才是很难胜任的。而我国当前大多的日语人才可能出于英语学习的阻力,对IT领域的涉足少之又少,导致从事该项行业的人大多不懂日语。因此,掌握日语,熟悉计算机运用、编程、软件开发和测试的人才就成了软件外包业务的稀缺资源。此外,懂日语的员工可以和日方直接交流沟通,也较容易进入管理层。在项目管理上,很多日资公司采用“生产在中国,销售在日本”的模式,于是,懂日语的业内人员倍受青睐。制造型的日资公司大多到日本采购原料,所以既熟悉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等采购工作又会说日语的人才相当抢手。例如,柯尼卡美能达办公系统有限企业上海分企业招聘机械采购工程师、采购管理主管、供应商开发公司担当等。 2 日语人才近况 1.1 IT业日语人才匮乏 我国已成为日本在海外最大的软件外包制造基地,在今后的发展规模将不断扩大。当前,中国对日本软件的出口正以高于50%的速度增长。除了日资公司,一些在中国的欧美公司诸如通用企业,戴尔集团等都将原来涉及日本的软件全球开发中心,涉及日本的软件外包。流程外包等业务拿到中国来做。因为客户都是日本市场,所以对通晓IT日语的计算机人才也有大量需求。据考证,我国每年约需新增日语软件工程师4000多名。而每年的需求量更以约1.5倍的速度增长。因此具有相关日语级别证书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技术人员是市场上抢手的人才。而且懂不懂日语会在工资异同上有明显体现。 1.2 工作经验丰富的日语人才匮乏 刚毕业的学院生就像一张白纸,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上面作任何文章,当然会受到各家公司的青睐。但是,有过专业工作经验的人才事实上更受追捧,其紧缺程度可以说超过了应届毕业生。有过工作经验的人才,其头脑已经锻炼得很是善于思维,不同的管理经验和技术领域更是开拓了他们的眼界。使他们的更具有实践运用能力,面对困境时有更多的处理方式及手段。关于销售及辅助性工作比较适合应届的毕业生,可在一些岗位上很显然经验比基础专业知识更重要。 1.3 适应日企艺术的人才匮乏 日本人讲话委婉、含蓄且注重礼节。在企业内部的人际联系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拘谨、正规、论资排辈、上下级联系明确。在我国的日资公司也会理所当然地具备这种日本人特有的艺术特色。而当今的中国学院生喜欢遵从日本严格礼数的为数不多。另外,目前我国学院生的就业理念与日本人事制度的冲突激烈。日资公司人事变动比较小, “在一家企业奋斗终身是无上的荣誉”仍然存在于多数日本人的工作理念当中。而我国的学院生则更喜欢灵活的机制,很多学院生毕业后找到的第一个工作只是为自己搭建一个探究潜力及确认发展方向的平台,往往尝试过多家公司之后才能够觅得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地。 2 教育模式探索 2.1 培养方式的转变 为适应社会需求,我国很多高校都在竞相扩大办学规模、加强教育管理,工科院校也将原来的公共日语升格为日语专业,开设日语系。传统的日语教育模式一贯把教育重点放在日语系本身,在教育过程中过于追求扎实的语言学基础,过于注重培养学生在语言学、文学及语言文学相关领域的精深造诣,不注重日语系与其它理工学科的交汇渗透,培养出的多是单纯的语言文学和基础技能型的日语人才。其实理工科院校的日语系办学更需要有特色,当然扎实过硬的语言功底是根本,在文学、语言学及相关领域开疆辟土也无可厚非,但必须认识到理工科院校的日语学习终究起步较晚,与国内众多所外语院校及师范院校比较起来必然相形见绌,缺乏优势竞争力。作为理工科院校的外语专业需要在培养方向上适应社会市场的多元化需求,突出理工特色,走异同化道路,日语论文题目,才能形成有别于传统综合性学院的竞争优势。也就是说学生除了有扎实的语言基础之外,还要掌握机械、电子、材料等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工艺过程。这样才能形成在理工科院校学习日语的优势,真正有可能培养出当今社会业届众所提倡的复合型日语人才。 2.2 课程体系的构建 为达到上述培养目标,需要优化知识结构、构建一套完善的、可行的课程体系。即理论教育体系与实践教育体系。理论教育体系包括日语语言、艺术等文科课程和相关的理工科课程知识,有舍才有得,可以适当缩减一些与培养目标不太符合的课程。在巩固原有的精读、会话、听力等课程之外,增加相关的理工知识模块,可以依托理工科院校的优势学科及资源进行配置,开设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光学、计算机、材料等课程,通过系统学习,掌握相关理论体系,增加就业砝码。实践教育体系包括语言实践课和理工科实践课。语言实践课可以由教师开展一些话题讨论活动,学校有涉外活动时安排鼓励学生参与。理工科实践课可以依托学校的教育实践基地,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准则加强院系间的交流合作。增设选修课,选修课制是一种最灵活、最广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很强的实用性和普遍性。甚至也可以像国外一样,允许学生到其他院校选修课程,以此来实现国家教学资源的整体整合。 2.3 教育措施的改革 传统的教育措施显然已经不能适用当今社会复合型日语人才的培养,日语毕业论文,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和手段,比如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等。更重要的是当今社会科技发达,在教学领域广泛流传的课件教育、多媒体教育已经深入人心。日语教育同样可以应用这种先进的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多媒体直观、生动的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日语水平。经常安排学生看一些优秀的日本电影或电视剧,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日本的社会艺术、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此外,利用理工科院校的优势和资源,对学生进行相关行业学科前沿讲座和学术报告,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调动提高学生对理工科知识获取的兴趣,从而达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卢学梅.从日语人才市场需求谈高校的日语教育改革.新余高专学报,2017(6). 2秦明吾.对于21世纪学院日语本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日语学习与探讨,2017(3). 3魏丽春.理工院校日语人才培养的思考.福建师范学院福清分校学报2017(6). 4程光.理工科院校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的思考.长春理工学院学报,20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