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任务驱动下的日语阅读教育[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在大学的日语系课程设置中,把日语阅读课程设置在大二年级,课时为每周两节课。而日语阅读在日语听、说、读、写、译五种基本能力培养中是最难培养的能力之一,课时数量少再加上教育内容多等方面的问题,作用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日语阅读课是对日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我们教师必须要根据课程的教育目标,应用好的教育法,本文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育法,达到提高教育效果和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任务驱动;日语阅读;教育效果
  日语阅读课程可以说是一门综合课程,是对日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可以体现出学生对词汇、语法等日语知识的综合应用。在日语考试中,比如日本语能力测试,阅读就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历来都备受学生重视,可以说阅读成绩的好坏直接关涉着学生总成绩的高低。本文就对日语阅读教育进行研讨。
  一、任务驱动教育
  任务驱动法是当前高等职业教学教育中的一种新型教育法,符合建构教育理论,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的教育措施。其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人为本”",强调“做中学”、“学中做”。任务驱动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高学生人际交流和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满足高职日语阅读课教育的目标要求,当前在高职院校中普遍推广。
  二、任务驱动教育法在日语阅读课程中的适用性
  当前在很多院校的阅读课程教育中,课程设计一般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学生对文章进行快速阅读,二是教师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翻译,三是教师进行新知识的讲解和补充说明。而近年来日语阅读课的教材在不断更新完善,教材内容涉及面广、涵盖的信息量大。在课程设置中这门课程课时一般为每周两课时,课时数量有限、课程内容增多再加上教育措施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已经严重作用了课程的教育效果,而且学生学习的主观积极性和参与度对课程效果的作用也非常明显。
  任务驱动教育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育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究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究中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运用,进行自主探究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新的教育改革理念就是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主动学习。从当前学生日语阅读近况出发,任务驱动教育法的合理运用可以激发学生日语阅读兴趣,使其真正体会日语阅读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学生主体性、主动性及趣味性。
  三、任务驱动阅读的课程教育设计
  日语阅读教材可以选用各种不同类型,日语论文,不同题材,不同时代的文章,可以不受文体的限制。广泛阅读不仅能够提高阅读文章的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广泛地了解日本的社会艺术。甚至可以说是了解日本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日本社会的实际情况和新动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材选择上尽可能的新。同时日语阅读课程教育着重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所以教师在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要下工夫。我院采用的日语阅读教材的特色就是以任务驱动型的练习达到既掌握文章的基本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能动性。
  (一)任务设计的课前准备
  每次任务设计都以分组合作学习来完成,学生按老师设置的主题查阅与主题学习相关的资料,课前可以利用网络、图书馆等学习资源做好准备。以阅读教材中这课为例,笔者在让学生学习本篇文章之前,就让学生查阅相关的日本饮食习惯,并拓展查阅中日饮食艺术异同。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备有电脑,几乎所有学院生都喜欢上网,但不一定都喜欢上与学习有关的网页。所有为了吸引大家能够把上网变成有效的学习,就让学生带着任务去上网学习,即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利用有效网络资源设定一个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体现“做中学”的过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扩充课外阅读量,也使学生广泛地了解日本的社会艺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
  (二)课堂教育中的实施
  第一阶段:明确主题、呈现任务
  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应用课件展示出本课时主题、设置的问题、教育目标、教育步骤相关网站资源等内容。
  首先按照课前分组设计的任务主题,围绕教材这篇文章,设置相关问题。如在教育「日本人の食事習慣」这课中,围绕文章分组设计任务,如日本人筷子的拿法,如何喝汤、拉面的吃法、聚餐的礼节等等,任务型课堂教育一开始就应呈现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第二阶段:略论任务,快速阅读,感知新知识
  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进入第二环节:略论任务,快速阅读文章感知新知识。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角色是课堂教育中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日语论文,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任务。
  第三阶段: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初步应用
  在解决了初步疑难之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细读,加深对文章理解的深度,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口语交流,谈论任务材料。在学生能够针对所学材料理解并进行应用交流后,教师就让小组成员来合作完成小组任务。然后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适度拓展,利用网络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
  任务型教育理论提出: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逐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
  这种课堂阅读教育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加大课外阅读量,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习,突破日语阅读教育课时少的瓶颈。
  在任务驱动教育法的探讨过程中,笔者曾经进行了为时一学期的阅读课堂任务教育法的初步实践,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明确任务分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任务的完成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任务过程中进行有效学习。如果能够在教育中将任务教育法与网络教育进行良好的结合,可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宏,网络教育系统在日语教育中的运用——以《日语初级阅读》为例,解放军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3
  [2] 朱彬鑫. 任务教育法在学院日语系会话教育中运用的利弊初探.西南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7.4
  [3] 潘红娅.任务教育法与语法翻译法在基础教育中的互补应用,当代教学论坛(教育版),2017.2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