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日语毕业论文,自古以来就有着友好往来的历史,而在此交流中,译员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尤其是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两国之间的艺术交流有了新的进展。因此口译作为两国艺术交流的手段,其影响和地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以日语口译的翻译措施以及译员的训练措施展开论述。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口译;全球化;运用 一、口译的定义 “口译 是一种通 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听到的信息准确而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是人类在跨艺术、跨民族 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梅得明2 0 0:06 )。在我国古代,周代设立了接待外宾的机构,兼管传译工作(可参考《文献通考・职官》。在这个机构中接待外宾的官职,在周代成为“行人”;在秦代称为“典客”,在汉代成为“鸿胪”或 “大鸿胪”,在魏和西晋时也成为“鸿胪”。在现代日语中,“口译”成为「通�U(つうやく)」,日语中使用的“通译”一词并非日本人所首创,在宋濂的《元史�q列传第三十七》的记述里对“通译”一词的使用:“郝和尚拔都,太原人,以小字行,幼为蒙古兵所掠,在郡王迄忒麾下,长通译语,善骑射”。由此发现我国早就开始使用“译语”一词了。汉代许慎有“传译四夷之言者”的说法,较为客观的阐述了自古以来口译的工作内容。 二、翻译措施 (一)变换语句结构 口译的语言特点是口译体,但这里所说的口译体并非等同于非正式语体,由于口译体大量采非谓语动词形式,所以译者在翻译时语序尽量与汉语一致。口译和笔译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笔译可以斟字酌句,反复推敲,读者可以反复推敲译文,仔细体会。口译则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译文必须一次完成,无法进行二次修改,听者也只是在听到原语之后,立即听见译文。所以要求口译者无法想笔译者那样,根据需要可以对译文的语序进行前后调动。所以最好的翻译方式就是尽可能的采用直译,将原语的内容逻辑清楚、简洁明了的翻译出来。在翻译的过程中,注意重新调整句子结构,尽量将复杂句变成简单句;将长句变成短句。 (二)尽量做到忠实于原文 在古今中外的翻译活动中,都很注重在翻译时忠实于原文,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奈达曾今说过,翻译的实质在于用最贴切最自然的语言等效地传达原语的信息,首先是内容,其次是形式。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严复的翻译三准则,翻译家严复才能在《天演论》译著中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无论笔译还是口译都同样适用,在严复的翻译三准则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忠实准则,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做到忠实于原文。而在口译过程中,由于受到时间以及记忆力的限制,加上信息量大,忠实于原文的将译文翻译出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口译的工作内容比起笔译来,更注重译者传递出来的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尤其在一些特定场合下,口译者译出内容的准确性直接作用到双方的利益,至关重要。 三、译员必备素质 译员是作为陪同口译的主体。应学会略论制约陪同口译中译员主体性发挥的因素,以及如何发挥译员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场合选择不同的口译策略,进而提高口译的质量。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其主体性受到意识形态、艺术异同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主客观因素的作用。本章将围绕口译人员的必备素质展开论述。 (一)语言素养 翻译是语言的碰撞,艺术的交流。作为一名日语口译者,最大的运用就是能够将日语和母语灵活熟练的转换。口译是外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大基本技能水平的综合体现,所以对译者要求更高,要求译者在熟练掌握外语的同时也能灵活的应用母语。学了翻译后,要重视汉语,更加重视中国艺术。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了自己日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同时也要提高自己使用汉语的准确性、广泛性和灵活性。 (二)艺术素养 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但同时也是两国艺术之间的交流和传递。译者在翻译源语时,必须考虑到两国不同的艺术习惯,这直接作用到译语传入地听者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根据纽马克对艺术背景的分类,艺术背景知识可以分为五类。第一类是生态艺术包括动物,植物,地理,山脉,平原等等;第二类是物质艺术包括衣食住行等等;第三类是社会艺术包括人们工作和休闲的方式以及人们工作和休闲的方式以及对工作和休闲的态度等等;第四类是机构,风俗,观念艺术,体现在政治方面,法学方面,宗教方面,文化方面等等;第五类体态和习惯艺术。在平时训练中,应着重注意这五个方面的学习,译者应该具备广泛的艺术背景知识,日语论文题目,尽量避免因艺术背景的不同而导致的误译现象的发生。在训练过程中应采取一下方法:第一,对日汉语言的探讨和略论,应从多方位、多角度考察它们的发展与演化,对语言和艺术的差异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以实现艺术语言沟通的顺利进行。第二,通过文学著作、影视著作,多了解西方艺术,从而创造条件,营造日语学习的环境和氛围。 参考文献: [1]冯建中.口译实例与技巧[M].太原:书海出版社,2017. [2]许均.《翻译论》.武汉:湖北教学出版社.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