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日语教育中的艺术导入[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语言与艺术息息相关,在进行日语教育中通过略论语言表达的特性,也可以了解日本民族深层的社会艺术和思维方式。日中两国的艺术虽有相似之处,但都有其独特性。本文从语言与艺术的角度出发,说明了在日语教育中艺术导入的必要性,并具体阐述了其内容和策略。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日语教育;艺术;艺术导入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就有着源远流长的艺术交融。到我国隋唐时代,一批批遣唐使和做学问的人多次辗转朝鲜半岛来到中国学习,把诸如中国的铁器、青铜器、瓷器和一些农作物带到日本,一方面使生产力比较落后的日本逐渐摆脱了原始社会,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制度和艺术的植入,也使其深深受益于光辉灿烂的中国艺术。尤其是大唐艺术对日本的作用极为深刻。但经过长期的演变,日语已经变成了完全不同于汉语的一门独立的语言。语言是艺术的载体,艺术又决定和制约着语言,我们在进行日语教育的时候,应该加强语言与艺术背景之间的联系的研讨,帮助学生在掌握必要语法的基础之上,了解日本艺术,从而具备更加全面流畅的跨艺术交际能力。
  一、艺术导入内容
  (一)语言因素的导入
  日语使用倾向重视状态、只描述客观结果的自动词以及被动句,尽量回避人的主观意志,人为的使役,多把事物描写成为客观的自然形成,自发的状态。而自己并非动作的决策者,有意隐藏甚至忽略动作主体,减少人为意志决定的表达方式。往往只是接受者与参与者。因此,日本被称做典型的“なる”型语言,由此也引申出了“ことになる”“ことになっている”等多种表达。而中国人认为“谋事在人”,倾向明确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因此汉语属于典型的“する”型语言。例如,“发烧很严重决定住院了”这个句子。“决定”这个词属于个人意志型动词,我们一般都会认为“我”是动作的发出者。但日本人在表达这句话时,日语论文,特别是用于说明解释的时候,往往倾向于不强调、追求是由谁做出决定,而强调自然而然地得出某种决定的结果。这种用法有强烈的客观色彩,也体现了偏向客观叙述,不问个人原因和责任的倾向。在实际应用中,多用「�釉~る/ことになりました」的形式表示决定或动作的内容。所以“�幛�高いので、入院すると�Q定しました。”�@句话从语法来看完全符合日语语法规则,然而日本的习惯说法却是“�幛�高いので、入院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した”。此外在发表自己的意见的时候,句经常会附加一些像「だろう」、「かもしれない」、「と思われる」、「と言われる」、「らしい」、等使句子变得柔和、委婉的成分。如果学生无法在学习语法的同时知悉其艺术背景,受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往往习惯于逐字逐句的去翻译日语,就不符合正确的表达习惯。
  (二)非语言因素的导入
  Mehrabian通过实验发现:传播一条信息,语言表达占7%,视觉符号传递占55%,副语言传达占38%,由此可见非语言行为在交际过程中的影响。相槌”意为“随声附和”,是日语使用中的一大特点。在日本人的日常交际中,虽然自己未必赞同对方所说,但是也会频繁地以“はい”、“そうですね”这种语言来应和对方,往往伴随着点头,鞠躬等。这种应和渗透着“思いやり”“�崦痢保�即体恤关心他人、充分考虑他人感受的特点。不过我们了解这层艺术背景后就知道,这些表现出来的点头鞠躬等这只是表明自己一直在仔细聆听对方的话语的立场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日本人怕自己不及时应和对方也许会难堪的这种好意的体现。
  二、艺术导入策略
  艺术导入的措施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高校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措施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敏感性,培养艺术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艺术环境中。
  (一)利用微课等现代手段,提高效率
  顺应时代的发展,很多高校都在传统教育模式之外,推广微课这种先行的教育模式。学生在课下提前预习,在课堂上用更多的时间讨论和答疑。特别是针对艺术方面的讲解时,为了提高教育效率,让学生更直观鲜活的了解,教师可以在课前开展3-5分钟、结构完整的教育活动的微视频。比如在对日本新年讲解时,除去以往课堂上主要靠教师口述讲解,日语毕业论文,现在可以结合实物、动画、音乐、图片电影片段等,使学生在已有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在“春节”这首日本传统歌曲悠扬的音乐中,老师娓娓道来,伴随着大量的动画,图片,学生也能直观看到传统的活动,比如“108次钟声”“御节料理”“新年首次参拜”等活动的介绍。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所学内容。多种教育措施的使用可以丰富教师的教育思维,促进教师不断去挑战自己、将知识传输为主转变为能力培养为主。这种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也比较适合艺术方面内容的讲解。
  (二)课堂中穿插讲解
  日语教育绝不局限于单词和语法的讲解,艺术和语言是分不开的,例如,在汉语中,作为第二人称的“你”在口语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与平辈的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家人之间,都可以无碍使用,不会使人觉得突兀和诧异。但日语的“あなた”,也需要向学生讲解清楚它的使用场合和对象,而不是一个单纯的“你”。因为它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对老公或男朋友的亲密的称呼“亲爱的”。 传统的日语教育重视单词、语法的讲解和练习,学生一般都会为了应试去反复的记忆单词或背诵语句,往往忽略了所需的场景和语境,这样的记忆和练习会因为缺乏可靠的背景依托显得机械和片面,同时又与学生母语艺术环境不相融合,因此在交流时,无法顺利切换模式,从而则是不可避免地产生交际的不和谐。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育融入相关语言的艺术背景知识,对一些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等日语中独特的语言现象进行详细的说明。
  此外,日语中非常注重社交礼仪,把寒暄用语“挨拶(あいさつ)”称之为“�郅窝匀~”。“あいさつ”这四个假名也被引申为“アイコンタクト”“いつも““先に””�Aけよう”这四层含义。即“要注重眼神交流”“要把和人寒暄打招呼永远牢记在心”“先于关于去问好”“把这个良好的习惯一直坚持下去”。每年很多幼儿园,中学生甚至企业公司等都会举办“寒暄用语宣传活动”“寒暄用语推进月”等,学生们走上街头,向行人呼吁这项活动的重要性。如果我们不了解日本艺术,是很难真切体会到为什么和人寒暄问好被这么看重。日本地域狭窄资源匮乏,又因地理位置的限制常常受到台风、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严重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为了预防和战胜自然灾害,人们需要团结协作、共御天敌。所以日本是一个集团意识很强的社会,对其所处的集团形成了“家”的意识。而且以和为贵、谋求和谐是日本民族艺术的核心之一,极大地作用着日本人的性格和思维模式。他们认为只要共处在一个团体中,人们就会为这个团体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这种无处不在的“挨拶(寒暄)”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永远建立在一个不间断的连接上,使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融洽。
  一个民族的语言特性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社会环境当中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的,因此语言和人民的思维方式是不可分割的。通过一个寒暄语例子的略论,我们也可以窥见日本民族的一些特性。这些语言背后的艺术根源是作为高校教师需要向学生传达和引导学生多加思考的。所以应充分利用好课堂教育时间,在实际的应用实践中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语言艺术的魅力。
  (三)角色扮演等表演法
  在进行日语教育中,除了教师要经常留意搜集一些合适的日本的物品或图片等实物,或播放一些跟所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等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会们对日语的使用耳濡目染。还可以采用让学生进行ロ�`ルプレイ(角色扮演)、プレゼンテ�`ション(发表)、フル�`プディスカッション(小组讨论)、スピ�`チ(演讲)等多种展示方式让学生练习,使其身临其境的感受在不同的场合下语言表达的方式和背后艺术的关联。在学生表演的整个过程多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大家对日语的兴趣和信心,并给予及时的指点和评价,让学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明白自己应用的正确与否,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日本人价值观及思维方式的换位思考能力。
  三、结语
  在跨艺术交际越来越重要的今天,作为教师自身要加强对中国、日本艺术的理解和学习,在专业课程讲授中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日语进行跨文件交际的能力。因地制宜地采用多样的教育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努力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的跨艺术交际人材。
  作者简介:王丹,毕业于日本立命馆学院,现任武警工程学院日语教师,主要探讨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
  参考文献:
  [1]孙成岗《日语教育中的艺术干扰》日语教育与探讨,1998(1)
  [2]牟晓珠、高金花《试析中日语言艺术异同》中国教学导刊,2017(6)
  [3[唐宓《语言文化与教育探讨》云南学院出版社,2017(6)
  [4]张安德,论外语教育的艺术意识培养与艺术导入[J].外语与外语教育,2017,(6):26.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