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育法在高校日语语言学课程中的运用[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支架式教育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念的核心教育法之一,它是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通过搭建“支架”,日语论文题目,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本文结合教育实例,研讨此教育法在高校日语语言学课程中的运用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支架式教育法 建构主义 日语语言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1-0249-02
  一、日语语言学课程的教育近况和问题
  《日语语言学》是我校日语系三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此课程力求全面、系统地阐述现代日本语,简明扼要地介绍日语语音、文字、词汇和语法,帮助学生形成现代日语的整体框架。以往的传统教育——“教师一言堂”式,重应试、轻素质培养,教育情境缺失,学习策略陈旧。由于教育内容缺乏趣味性,往往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不能积极参与,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普遍较低。这就需要我们改变应试教学理念,积极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为主的教学目标,注重高校外语教育改革。笔者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下的支架式教育法运用到《日语语言学》课堂中,强化日语教育的情境模拟、小组协作和知识结构建构环节。
  二、支架式教育法的理论基础
  支架式教育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念的核心教育法之一。支架式教育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这个观点借助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作为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利用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学生可以沿此“支架”从最初由教师引导多一些,逐步过渡到学生自己调控学习,并不断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支架式教育法在日语语言学课程中的运用
  下面以“語彙の分類——位相の面から”一节为例,阐述支架式教育的操作。按支架式教育模式的“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究、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环节进行阐述。
  (一)搭脚手架
  在本课的导入环节,教师的目的就是要挖掘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即便某些学生对这个话题一无所知,也要通过讨论和教师资源呈现等方式,使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如在这一节课,要学习一个新概念“位相”。在学习这个概念之前,我首先搭建了问题“支架”,来挖掘学生原有的知识。如日语的“わからない”(不知道)用关西方言怎么说?(同学们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有的同学回答:“関西弁では わからへん、わかれへん です”。“很好,关东或关西地区也使用‘わからん’对不对?”我补充道。同学们纷纷点头。接着我又问:“‘食う’和‘食べる’(吃),使用这两个词的说话主体有不同吗?”同学们稍微思考了一下,回答说:“‘食う’一般使用者是男性,而‘食べる’多为女性使用。”“非常好。”我进一步说明:“像这样的,表达同一个事物或同一个意思,但由于说话人的所处的地域不同、性别、年龄等不同,所使用的词汇也不同。这种现象就称为“言葉の位相。”同时,利用PPT给出“位相”一词的定义:同じような事柄を伝えるのに、性別、年齢、地方、職業などの集団·場面などによって用いる言葉が異なる現象のこと。这样,学生在老师所搭建的问题支架的帮助下,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建构了对“言葉の位相”这一概念的理解。之后,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地域、性别的异同,还有哪些异同能够产生“言葉の位相”?同学们回答踊跃,有的说年齢、有的说職業,等等,于是“位相の種類”也渐渐清晰了:
  1.性別によるもの——男性語と女性語;
  2.年齢差によるもの——幼児語·児童語·老人語;
  3.職業や階級などの社会的差によるもの——職業語·専門語;
  4.地方によるもの——方言;
  5.場面によるもの——書き言葉と話し言葉;改まった言葉とくだけた言葉;
  6.性別によるもの——男性語と女性語(婦人語)。
  这一过程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在“支架”的帮助下,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在搭建的脚手架,要注重分层的设计,这也是建构主义所遵循的前提: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异同,学习者根据各自的背景产生的新知识也是有异同的。本环节是充分考虑知识循序渐进性后设计的,“搭脚手架”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该部分的教育目的,再现或添加一些语言知识。教师要在和学生的对话中了解学生的既有知识,立足学生实际,一步一步把话题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适当延伸,为后面的环节积累足够的素材。
  (二)进入情境
  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在本节课中,承接前文继续学习对于“男性語”和“女性語”的知识。这部分的教育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如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男女的会话场景;节选一小段电影电视著作;由教师和同学共同演示一段特征明显的对话等。在这里,我选取了两段内容一样,但是由不同人物进行的情景会话。
  会话1:
  A1:「ばかに早く書けるね。」
  B1:「いや、これでも遅い方だ。」
  A1:「よっぽど、たくさんの手紙を一年中には書くんだろうね。ビジネスの手紙だっ てさ、考えてもたまらないよ。」
  B1:「ところが、幸いと君が書くんじゃなくて、僕が書くんだからね。」
  会话2:
  A2:「ずいぶん早くお書けになるのね。」
  B2:「ちがうわ、これでもあたし遅い方よ。」
  A2:「どんなにたくさんのお手紙を一年中にはお書きになるんでしょうね。ビジネス のお手紙だって、考えてもたまんないわ。」   B2:「でも、幸いとあなたがお書きになるんじゃなくて、私が書くんですもの。」
  让学生根据这两段情景会话来判断一下:会话1和会话2分别是两位男性的对话和两位女性的对话?还是每段对话中既有男性也有女性?让学生融入到会话角色当中去体验两段对话语感的不同。
  (三)独立探究
  探究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把目前学习的内容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内容相关系,并对这种关系加以认真的思考。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略论。如看到上述两段语料,学生们会发现其中的一些词是日语中女性用语的典型代表——“わ”、“あたし”, 一些词是男性用语的典型代表——“僕”、“君”(这些是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教师启发学生可以从“語彙、文法と表現、音声”这几个方面去思考。当学生观察出两段语料在词语方面的不同时,教师要适时地给搭建“支架”。如从词语的使用上,同学们看出两段话在人称代词上有不同。那么,除此以外还有哪些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的人称代词呢?于是学生们积极思考,回想或拿出辞典开始查找。一会儿答案出来了:1.人称代名詞:“男性語:ぼく·おれ·わし·きみ·お前·きさま·てめえ。女性語:あたし·あたくし·あたい”。教师继续搭建“支架”帮助学生:那么在感叹词和终助词方面呢?同学们经过思考、回顾旧知识、借助学习工具等找出了答案:2.感動詞:“男性語:おお·ほう·やあ·おい·うん·いや。女性語:あら·あらら·まあ”。3.終助詞:“男性語:さ·よ·ぞ·ぜ。女性語:かしら·の·わ·のよ·のね·わよ·わね·のよね·ねよね·こと·もの”。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再从使用词语的种类和礼貌程度来考虑一下。学生以前学习过日语的敬语体系,在原有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发现并总结出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在这两方面的不同:4.語種:“男性:硬い漢語の使用が多い。女性:柔らかい和語を使用する傾向がある。”5.敬譲語·軽卑語:“男性:ぞんざいな野卑な言葉も使用。女性:敬譲語·丁寧語·美化語の使用が多い。接頭語お/ご。”
  从而,学生不但回答了老师最初提出的问题,还在“支架”的帮助下不断攀登,层层深入地对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进行了比较略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而后在教师所设“支架”的帮助下自己解决问题,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学习兴趣被唤起和激发,学习的自信心增强。
  (四)协作学习
  语言学中有很多概念、范畴、理论等,传统的“以教师讲为主”的授课方式,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支架式教育法倡导进行小组协商、讨论。教师可设计、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小组协作、讨论、辩论等,鼓励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完成阶段性任务中来。在《日语语言学》课中,我将学生分组,把一些通过学生小组互助、独立探究能够解决的学习任务布置给他们。例如,1.日语里的男女性用语;2.日语的称呼;3.敬语误用举要;4.敬语简介;5.日语中的省略现象;6.日语里的否定形式等。学生通过查找图书、网络资料,团队协作分工,形成小论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拿到课堂上发表。通过协作学习,学生间交流加强,思考及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在此阶段结束时,教师对整个活动作出结语。
  (五)效果评价
  在完成上述的分组协作学习任务后,日语论文,小组将成果在课堂上发表,同学们对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自由提问,成员要给予解答,最后由教师对课堂发表给予总体点评。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师生共同评价和学生互相评价等。评价内容包括:1.自主学习能力;2.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3.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总之,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影响,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影响。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我们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育模式,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梁亚冰.支架式教育在英语词汇学教育中的运用[J].浙江万里大学学报,2017(3).
  [2]谌亚芳.支架式教育模式下初中英语合作阅读策略训练实践探讨[J].现代中小学教学,2017(11).
  [3]盛艳,张伟平.从系统措施的视角看支架式教育的实践[J].当代教学科学,2017(20).
  [4]刘杰.支架式教育模式与课堂教育[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7(3).
  责任编辑:武聪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