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浅析日语会话中的“沉默”[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言语交际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沉默”的话语意义不仅依靠语境进行判断和解读,而且会随着交际情景的发展和目的的转换而变化。这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推断、解读“沉默”话语意义过程的复杂性。本论文尝试性地从Sperber&Wilson的认知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关联理论出发,在先行探讨的基础上,深入地略论日语会话中的“沉默”在认知语境中的话语意义,以求对准确理解、正确使用这一含义丰富的交际手段有所裨益。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沉默”;关联理论;语境;话语意义;日语会话
  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往往只注重语言交际,忽略了交际还需要依靠非语言,而作为最典型的非语言行为之一的“沉默”(副语言)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在日常生活交流中是不可避免的。虽然沉默无声,可并不说明它没有意义,相反从沉默中我们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有时甚至是语言难以表达的内容或是被语言表面所掩盖的信息。自从1959年Hall的《无声的语言》问世以来,“沉默”已经引起了众多学者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及美学等方面的关注。在国内,学者们大致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开始探讨沉默。国内对于沉默探讨的起步虽然较晚,但已经大致形成跨艺术交际、语言学、心理学等一系列的探讨流派。现在“沉默”已成为语言学探讨的重要课题。但至今几乎还未见到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探讨日语会话中“沉默”的先例。本文试图在前人的基础上,日语论文,结合关联理论的相关知识,以热门日剧《家政妇三田》中出现的沉默片段为素材来解读日语会话中“沉默”丰富涵义的生成与理解机制。
  一、非语言“沉默”与语用学的先行探讨
  1.1“沉默”的定义
  Jaworski [1]认为“沉默”在会话中具有“交际价值”,并定义“沉默”为位于临界位置的语言形式,与诸如手势、面部表情、体姿等非言语交际形式有本质区别。广义语言学就认为“沉默”的本质是一种符号,此符号与其所传达的信息之间的联系表现为不确定。狭义上的“沉默”是指无声的言语行为。而本文所探讨的“沉默”就是作为非言语行为的狭义沉默。
  1.2对于“沉默”的语用探讨
  近年来,围绕沉默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一系列语用学探讨。国外学者分别从Grice的合作准则、Brown&Levinson的礼貌理论等传统语用学理论方面对“沉默”进行了略论。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对“沉默”的探讨起步较晚,但也有一定的成果。比如杨平[2]注意到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沉默体现的艺术异同,他把沉默的探讨与语用学关系在一起;孔丽芳[3]在《电影中沉默的语用略论》中从传统语用学的角度入手,采用定性措施,略论英语语料中的沉默,研讨沉默的功能,剖析作用沉默的因素。
  先行探讨从语用学的各个角度对“沉默”进行了探讨,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关联性理论是一种新的认知语用学的角度,近年来也有少量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描写“沉默”现象的探讨。比如贾彦艳[4]的《从关联理论的视角看会话中的沉默》、王茂珍[5]的《电影中话轮沉默的认知语用略论》。但两者都是以英文和中文为语料,从关联理论的交际意图、语境等方面对会话沉默进行了探讨。所以本文试图拟选取日语会话中沉默的例句,来解读沉默在认知语境中的意义。
  二、关联理论框架下日语会话中的“沉默”
  1986年,法国的Sperber和英国的Wilson合著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6]中提出了新的语用学理论,即“关联理论”。关联理论是作为一种交际理论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它的影响不是传递信息,而是对信息处理所需要的各种语境进行制约。
  关联理论认为在交际过程中,话语理解涉及两类信息的结合和运算,即有话语信号建立的新假设和语境假设。说话人所提供的新信息要能改变听话者的语境假设,产生语境效果。只有产生语境效果,表达新信息的命题才能相关。新信息一般有三种语境效果:(1)增添新信息;(2)增强新信息;(3)消除旧信息。由此可见,信息推导实质上是听话人对认知语境内容自觉或不自觉的搜索或寻找过程,而对认知语境中相关信息的搜索根据的是最佳关联准则(熊学亮,1999) [7]。听话人要获取足够的语境效果,就需要付出一定的推理努力。在信息处理时,人们会尽量以最少的努力去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也就是说人类认知以最大程度的关联信息为取向。推理时所付出的努力越少,语境效果越好,关联性就越强(何自然、冉永平,2017) [8]。
  会话中的相邻对是指会话中这样约定俗成的话轮序列,它们成对出现,顺序相对固定,如问候―问候,询问―回答等。始发语和应答语在语意上也是相关的[9]。在交际中,说话人如果没有得到预期的应答语,就必须通过选择可及性的语境假设来处理后轮沉默中所提供的新信息,从而听出沉默的含义。下面将以日剧中的日语会话为语料来略论“沉默”所产生的三种语境效果。
  2.1增添新信息
  如果听话人暂时不能理解说话人的话语或者说话人的话语有问题时,听话人不会立即做出回答,而是保持沉默。这使说话人需要通过增添新信息来让听话人做出回应。
  例1 �一:すみませんが、昨日のことは、子供�には内�にしといてもらえませんか?(对不起,昨天的事可以对孩子们保密吗?)
  三田:……(沉默)
  �一:みんな、母�は川で溺れたと思ってるし、もし自�だなんてしったら、ショックでどうなるかわからないし。(大家都以为母亲是在河里溺水身亡的,假如他们知道母亲是自杀的话,不知要承受多大的打击呢。)
  三田:……(沉默)
  �一:あ、もちろん、いずれというか近いうちに�さなきゃいけないと思っています。�の口からちゃんと。(啊,当然总有一天,应该说近期内我是一定会说出真相的,我一定会亲口说。)
  三田:……(沉默9秒)承知しました。(我知道了)   (《家政妇三田》第2集)
  例1中惠一让保姆三田对昨天的事向孩子们保密时,日语论文题目,三田却保持沉默。依照关联理论,说话人这时要对话语补充新信息来传递其交际意图。于是惠一对保密的原因进行了解释,然而三田再次保持沉默。这让惠一意识到对于妻子去世的真相应该告诉孩子们。于是,他对话语再次做出解释:他近期一定会亲自告诉孩子们真相。三田终于做出了回应。例1中三田的沉默让惠一提供更多的新信息来激活三田认知环境的旧信息(原有的语境),使三田能付出最小的努力,很快找到新的信息的关联,新旧信息的相互影响,产生了新的语境含意,获得了语境效果,达到了交际意图。
  2.2 增强新信息
  增强新信息的语境效果是指新信息提供进一步的证据以加强已有的语境。此时,听话人的沉默经常是一种默认,是对说话人的话语和原有的语境假设的一种肯定与证实。
  例2 �一:なあ、みんな家に�ってきてくれないか?(我说,你们能回家吗?)
  子供�:……(沉默)
  �一: 希衣のこともあるし、�むよ。俺のこと�めたかったら、いくら�めても�わないから、な。(就算了为了希衣,拜托了。你们怎么怪我都没联系,好吗。)
  子供�:……(沉默)
  �一:じゃあ、三田さんに��するぞ、いいな?(那我给三田打电话了,好吗?) (《家政妇三田》第4集)
  例2中孩子们知道母亲去世的真相后,离家出走,惠一(父亲)希望孩子们回家,孩子们(不包括希衣)的第一次沉默是增加新信息的语境效果。第二次的沉默间接地肯定了惠一做出的负面评价,这种沉默表示对对方自贬的默认,表明此评价和判断与事实相符,同时加强或证实了原先的语境假设。此时的沉默实际上也是对说话人的自我批评加以推延、弱化的一种方式,使交际能更顺利地进行下去。
  2.3 消除旧信息
  此时听话人的沉默表明出现的新信息与已有的语境发生了矛盾,应该放弃旧信息,来达到第三种语境效果。
  例3 �之:あんたに、父�としての自�があるのか?何であんな女を家に入れるんだ。�子もいなくてこれ以上めちゃくちゃになってもいいのか?この家が早く辞めさせろ、こんな家政�。(你到底有没有一个做父亲的意识,为什么把这样的女人招到家里来?和子也不在了,你觉得这个家被折腾得还不够吗?赶紧给我辞了这个保姆。)
  �一:……(沉默11秒)三田さんは辞めさせません。(我不会辞退三田。)
  �之:なに!(你说什么!) (《家政妇三田》第2集)
  例4 �:だから、�ちゃん�に嫌われんのよ、まだ分からないの?(就是因为你总这样才会被孩子们讨厌,你还不明白吗?)
  �之:……(沉默) (《家政妇三田》第6集)
  例3中,仪之是惠一的岳父,仪之的女儿也就是惠一的妻子刚刚去世,家里请了保姆,仪之对这位保姆的处事行为极为不满要求辞退她。此时的惠一采取了沉默的方式来应对,既可以不说出让岳父不满意的回答,以避免矛盾,又可以让岳父花费很少的推理努力就能明白自己的交际意图。例4中,小丽说出了孩子们不愿意过继给仪之的原因,仪之的沉默表明他没有想到孩子们还愿意跟着惠一,与他之前的旧信息相互矛盾。例3、4中的新信息都与原先的语境假设相矛盾,于是说话人不得不放弃原先的语境假设(旧信息),才能获得新的语境含意,产生语境效果。
  三、结束语
  本论文首先讨论了非语言“沉默”的定义,指出本文探讨的“沉默”是指狭义上的作为非言语行为的沉默。然后对迄今为止国内外“沉默”的语用学探讨做了简单的介绍。先行学者们虽然已经对“沉默”进行了一定的语用探讨,但主要是以英文和中文为语料的探讨。几乎没有出现过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探讨日语会话中沉默现象的先例。所以本论文以日语会话为素材,从关联理论出发,研讨了非语言“沉默”与认知语境假设的联系以及形成地三种语境效果(增添新信息、增强新信息、消除旧信息)。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可以科学地理解说话人沉默的交际意图,以便进行成功的交际。今后将沿着这个方向进行更深入地一系列研讨。
  【参考文献】
  [1]Jaworski. A. The Power of Silence: Social and Pragmatic Perspectives. [M].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1993:95
  [2]杨平.“沉默”的语用功能和艺术内涵[J].山东外语教育,1996(2).
  [3]孔丽芳.电影《傲慢与偏见》中沉默的语用略论[D].东北师范学院,2017.
  [4]贾彦艳.从关联理论的视角看会话中的沉默[D].山东学院,2017.
  [5]王茂珍.电影《魂断蓝桥》中话轮沉默的认知语用略论[D].江苏科技学院,2017.
  [6]Sperber, D &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2nd edition)[M].Oxford UK & Cambridge USA: Blackwell.1986a /1995.
  [7]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9:111,10.
  [8]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学院出版社,2017:314.
  [9]左岩.英语会话中沉默的探讨[J].国外语言学,1996(2):13-21.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