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远虑”在日语中的流布与意义变迁[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
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日语中存在着大量与汉语字形相近或相同的词汇,然其词性或词义却不尽相同。其中,“远虑”一词在现代日语中出现频率颇高。通过对“远虑”一词在汉语中的起源以及进入日语后的语义变迁情况的考察,探明了该词在日语中的流布和意义变迁过程。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远虑;汉语;日语;流布;意义变迁 作者简介:汪珊(1989-),女,汉族,安徽安庆人,浙江工商学院日语语言文学2017级硕士探讨生,主要从事日本语言探讨。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3--03 一、引言 汉字早在殷商时代即已出现,并历经各种字体发展变迁直到今天,历经数千年。同时,汉字也对中国周边国家及地区产生了深远作用,其中包括日本。日本不仅利用汉字创造了假名,并且直接吸纳了汉语词汇,乃至在现代日语词汇中仍保留着相当数量的汉字词汇。针对这些汉字词汇,中日学者有较多的探讨,其成果亦可谓汗牛充栋。根据学界的一般分类,这些汉字词汇首先被统称为中日同形词。进而再根据其词义可区分为同形同义词和同形异义词两类。鉴于同形同义词的探讨价值不大,所以中日学者一般都将侧重点放在同形异义词的探讨上,如潘钧(1995)[1]、王运丽(2017)[2]、刘齐文(2017)[3]、王军(2017)[4]、杨金萍(2017)[5] 12-18等。作为汉日同形异义词的系列探讨成果之一,本文将对“远虑”一词在汉语中的形成和进入日语后的语义发展和变迁进行考察,以厘清其在日语中的流布及其意义变迁情况。 二、古代汉语中的“远虑” 作为现代汉语简化字词的“远虑”,其在古汉语中应标记为「遠慮」,读作「えんりょ」。“远”字出现得较早,在甲骨文文献中已出现与之对应的甲骨文字,如[6]等。据许慎《说文解字》:“遠,遼也,從辵,袁聲。”“慮,謀思也,從思,虍聲。”故知“远虑”即为深远的计虑,或作深远的计虑,亦指计虑深远。 作为固定的词组,“远虑”一词最早出现于先秦文献中,作“深远的计虑”之意。 例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卷八卫灵公第十五) 例2:君子有远虑。小人何知。(《春秋左氏传》哀公) 例3:且人何忧,静处远虑,见岁若月,学问不厌,不知老之将至,安用从酒!(《晏子春秋》第六卷内篇杂下第六) 例1中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告诉人们如果没有长远谋划,就会有眼前忧患,做事要有远大眼光,不可只顾目前。这句话一直沿用至今,为大众熟知。例2的“君子有远虑”明确表明“远虑”是君子所具有的特性,而例3的“远虑”则表达了品德高尚的隐士的情怀。 通过略论以上例句可得知,“远虑”往往是君子、隐士、贤达之人的某一特质优点,带有褒义色彩。从词性上看,例1、例2作名词使用,例3作动词使用。 至秦汉时期,“远虑”开始与“深思”、“深计”、“深谋”等近义词搭配使用。如, 例4:晁错为国远虑,祸反近身。(《史记》卷一○六 列传第四六 吴王濞) 例5:闻羽声,莫不深思而远虑者;闻宫声,莫不温润而宽和者也。(《白虎通义》卷二) 例6:发愤懑,奏封事,不及深思远虑,使主簿书,漏泄之过不在丹。(《汉书》卷八六列传第五六) 上述三例可以看出“远虑” 开始由单独使用到与“深思”等此类近义词语搭配使用的转变过程。例5句式讲究前后对称,即“闻羽声”与“闻宫声”相对应,而其中“深思”与“远虑”、“温润”与“宽和”相对应,这表明“远虑”与之词义相近的词汇一同使用并无矛盾之处,且更能表现其含义。例6中的“远虑”不仅与“深思”同时运用于同一语句,而且两者之间已然紧相关联,即为四字结构。从词性看,此三例中的“远虑”均为动词。 例7: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全汉文》卷十六 贾谊二) 例8:深思远虑,引义以正其身,推恩以广其下。 (《全汉文》卷二十五 东方朔) 例9:其深计远虑,诚未足任,宜且如故。(《全汉文》卷三十三 萧望之) 以上三例分别是“远虑”与“深谋”、“深思”以及“深计”的搭配组合,从词义的角度来看,“深谋远虑”等此类词语与先秦时期的“远虑”具有相同特性,表示周密的谋划、深远的计算,日语论文,形容人特别老练、算计非常周到,带有褒义色彩。 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远虑”继续单独或与“深计”、“深谋”等搭配使用。如, 例10:窃恐未得其志,而轻薄之徒自相侵侮,偷快一时,无深计远虑。(《三国志》卷十一《魏书》十一) 例11:自寇乱以来,处内外之任者,未有深谋远虑,括囊至计,而疲竭根本,各从所志,竟无一功可论。(《晋书》卷八○ 列传第五○) 例12:少见古人无远虑,如君真得古人情。(《全唐诗》卷六百九十二) 例13:伏愿察斯利口,行兹远虑,边荒清晏,黎元幸甚。(《旧唐书》卷九三 列传第四三) 例14:小人无远虑,特欲仓猝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宋 苏轼《司马温公行状》) 从语义上看,以上几例中的“远虑”继承了先秦时期的特点,即所谓“远虑”者,非“小人”或“轻薄之徒”所能拥有的优良特性这一基本词义。从词性看,除例13作动词使用外,其余均为名词。 通过考察从先秦时代到唐宋以来的史料文献中对于“远虑”的有关记载,并结合以上所举例句我们了解到,“远虑”一词在基本语义上没出现明显变化,即为始终一贯地表示“深远的计虑”。从词性上看主要作名词或动词使用。与此同时,作为组词的倾向性特征,“远虑”常与其语义、词形相近的“深思”、“深谋”、“深计”等搭配使用,前者表示头脑逻辑清晰,后者表示计议长远,其行为主体多为君子、隐士、贤达之人等正面形象者,褒义色彩浓厚。 三、古代日语中的「遠慮」 以下将以日本岩波书店《日本古典文学大系》中的上代、中古、中世、近世等文学著作为文本,考察汉语词汇“远虑”传入日本的过程和语义的变化变迁等情况。 经检索日本岩波书店《日本古典文学大系》,发现「遠慮」一词在上代的奈良时期就已经出现,如, 例15:故思兼神、深謀遠慮、遂聚常世之長鳴鳥、使互長鳴。(『日本書紀』) 例16:願深謀遠慮、探姦伺變、示之以威、懷之以徳、不煩兵甲、自令臣隷。(『日本書紀』) 至中古的平安时代,经检索《日本古典文学大系》的文学著作,“远虑”的相关例句仅发现一处,如, 例17:伏惟、大府深思遠慮、再三反覆。(『菅家文草菅家後集』散文篇·菅家文草·卷第七―第十二) 如上述3例所示,其语义与汉语词义基本相同,即表示“深远的计虑”(遠い将来まで見通して、深く考えること1)。众所周知,这一时期的日本文献如《日本书纪》等,都是用汉字编撰的汉文文献,《菅家文草》为菅原道真的汉诗文集,其中的「遠慮」,其用法、语义等都直接引自中国的古汉语文献,如四字熟语「深思遠慮」「深謀遠慮」等。「遠き慮りなければ必ず近き憂いあり」这句话当今亦为大众熟知,即引自《论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表示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 中世以降,「遠慮」运用于文学著作之中的次数开始增多。与此同时,「遠慮」的语义也开始发生变化,即在原来汉语意思的基础上,与日本风土人情融合,增加了原来汉语所没有的词义,使得语义多样化。如, 例18:御邊モ能々遠慮ヲ回シテ、何ナル方ニモ隱忍歟(『太平記』卷第一) 例19:瓜生判官是ヲ見テ、元ヨリ心遠慮ナキ者ナリケレバ、將軍ヨリ謀テ被申成タル綸旨トハ思モ寄ズ。(『太平記』卷十七) 例20:彼が事は未馴染なき者なれば、此方より遠慮あり。(『浮世草子集』新色五巻書) 如上所示,例18中的「遠慮」作“深远的计虑” 之意,即语义与上代、中古并无变化。词性方面,以上几例均作名词使用。 至近世的江户时代,「遠慮」的语义开始出现变化,而其新增意义之一就是“出于某种顾虑而谨言慎行”(他人に対して、言葉や行動を控えめにすること、気兼ねして出しゃばらないこと)。如, 例21:袖つま引にも、遠慮なく声高にして、其男無首尾をかなしみ、後は此の女に物いふ人もなかりき。(『好色五人女』) 例22:定まつた男ある身、旦那どのゝ手前遠慮すれば、何事も見た通り心得ましてくれとの、お言づけを申に參りました。(『浮世草子集』傾城禁短気) 例21中的「遠慮」并不表示“深远的计虑”,而作“出于顾虑而谨言慎行”之意,为名词。例22「遠慮すれば」作动词使用。从语义发展的脉络看,“出于顾虑而谨言慎行”与「遠慮」最原始的语义“深远的计虑(遠い将来まで見通して、深く考えること)”之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考虑将来的事也就意味着并非立刻采取行动或者不经思考就行动,即行动之前必须有所考虑,所以派生出“出于某种顾虑而谨言慎行(他人に対して、言葉や行動を控えめにすること、気兼ねして出しゃばらないこと)”这一新的语义。从此角度考察,「遠慮」的语义变化也是顺理成章的。 随着「遠慮」这一新增语义的出现,与「遠慮」搭配组合而成的新的表达方式也随之出现,如「御遠慮なく」「遠慮會釈(ゑんりよゑしやく)」等便随后作为固定搭配而被广泛使用,如, 例23:何にも御遠慮には及ぬ事さ。(『浮世風呂』) 例24:鐵岸「サヽ、御遠慮なしに。」(『歌舞伎脚本集』お染久松色読販) 例25:私に御遠慮は入ませぬ。(『歌舞伎脚本集』お染久松色読販) 例26:遠慮なく申して見よとぞ仰せける。(『近松浄瑠璃集』平家女護嶋) 上述例句的「遠慮」都是以否定形式而运用于会话中,这与其“出于某种顾虑而谨言慎行”这一语义有着紧密关系,为了构筑良好的人情世故相处之道自然产生否定形式的用法,表示“不要客气”。 例27:遠慮會釈も針の先。(『浄瑠璃集』仮名手本忠臣蔵) 例28:遠慮會釈も門の口。(『浄瑠璃集』仮名手本忠臣蔵) 除了以上常用搭配以外,还有「不遠慮千萬(ぶえんりよせんばん)」「無遠慮(ぶゑんりよ)」等此类搭配用法,表示“没有顾虑”、“不要客气”等含义。上述例句中的「遠慮」均为名词。 「遠慮」表示“出于顾虑而谨言慎行”这一语义在现代日语会话中使用率也极高,如, 例29:どうぞ遠慮なく、どんどん食べてください(请不要客气,多吃点)。 除以上“出于某种顾虑而谨言慎行”外,在江户时代,「遠慮」也有表示“回避拒绝做某事或者离开某地,辞退等”(ある物事をするのを断る、差し控えること。また、ある場所から退くこと。辞すること)的情况。如, 例30:みな普天卒土の内の事なれば、恩に被る事も遠慮する事もなし。(『浮世草子集』好色萬金丹) 例31:斷をいふて遠慮す、是は斷をいふもよし。(『浮世草子集』好色萬金丹) 例32:小さき時から人に見知らるゝを遠慮して、十一二より外へ出さずして。(『浮世草子集』傾城禁短気) 上述3例中的「遠慮」均为「遠慮する」作“拒绝推辞回避”之意,作动词使用。当然,“拒绝推辞回避”这一语义与以上略论过的两种语义也并非没有关联。即正因为“出于某种顾虑而谨言慎行”,所以才对他人或自己造成困扰的事情要有所顾虑,甚至做出“拒绝推辞回避”的举动。这一语义在现代日语会话中较多使用。如, 例33:車内での喫煙はご遠慮ください(车内请勿吸烟)。 例34:ここでの写真撮影はご遠慮願いします(这里请不要照相)。 此外,根据『日本国語大辞典』对「遠慮」的解释,「遠慮」还有另外2种特定语义,如江户时代对武士和僧侣阶层曾实行过“谨慎”刑法,即受罚的武士或者僧侣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闭门思过,晚上在不被他人发现的前提下允许出入。这类刑罚跟本文之前所略论的“远虑”的语义“出于某种顾虑而谨言慎行”也有着一定关系。同样,如果某个武士的亲人得了传染病或者犯过罪,就会控制或者杜绝这个武士的出勤,这一语义与“拒绝推辞回避”之意也有着密切关系,不过,在现代日语日常用语里已基本不使用这些语义。 另外,在江户文献中还发现了「遠慮」音读为「うちば」的情况,如, 例35:少し遠慮(うちば)にしておくれな 。(『春色辰巳園』) 此处「遠慮(うちば)」同「うちの人」之意,“把我当做自己人”。这一语义已经与前述古汉语“深远的计虑”之意以及日语新增的“出于顾虑而谨言慎行”之意大相径庭。此处的「遠慮」可以看作是对汉字“远虑”的假借。 通过考察日本上代、中古至中世、近世文献对于「遠慮」的有关记载,可以得知,至平安朝时期处于中华艺术圈的日本文字以汉字为主流,「遠慮」的词性、语义直接引自古汉语文献,作“深远的计虑”之意。中世以降,「遠慮」的使用率增多,其语义也发生了新变化。江户时代,「遠慮」不仅保留了其最原本的语义,而且新的两大主流语义出现即“出于某种顾虑而谨言慎行”(他人に対して、言葉や行動を控えめにすること、気兼ねして出しゃばらないこと),日语论文,“回避拒绝做某事或者离开某地,辞退等”(ある物事をするのを断る、差し控えること。また、ある場所から退くこと。辞すること)。随着这两类语义的出现,「御遠慮なく」、「御遠慮には及ぬ」、「御遠慮は入ませぬ」等此类否定形式的固定搭配也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会话当中,而「深謀遠慮」等这类用法在日语中已渐渐淡化。 四、小结 通过以上考察得知,在汉语中,“远虑”的主要意思是“作深远的计虑”,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且具有褒义色彩,这种情况从先秦时代至现代都未出现质的变化。与之相反,日语中的「遠慮」在江户时代以前一直保持着其最原始的语义,与汉语词义相同,而且也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不过到了江户时代以后,「遠慮」开始在原来词义的基础上衍生出一些新的意义,如“出于某种顾虑而谨言慎行”、“回避拒绝做某事或者离开某地,辞退等”、“拒绝推辞回避”等,并且替代了其最初的语义而成为逐步变为主流。本文只对汉语词汇“远虑”在日语中的流布及意义变迁过程进行了考察,至于其在江户时代语义变化的背景及原因还有待后续考察。 注释: 【1】日本国語大辞典第三卷.小学馆,1973. 【2】日本国語大辞典第三卷.小学馆,1973. 【3】日本国語大辞典第三卷.小学馆,1973. 【4】(1)江戸時代、武士や僧侶に科した謹慎刑。 【5】 (2)江戸時代、武士で親族に不幸があったり、伝染性の病人や罪人が出たりした場合、その出勤を差し控えること。 参考文献: [1]、 潘钧.中日同形词词义异同原因浅析[J].日语学习与探讨,1995,(3). [2]、 王运丽.论同形异义词[J].太原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 [3]、 刘齐文.中日汉字词汇异同比较[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 [4]、 王军.中日相同汉字不同词义的词汇比较[J].宁波工程大学学报,2017(9). [5]、 杨金萍.汉日语“人气”的词汇史比较[J].浙江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5). [6]、陈济.甲骨文字形字典[z].北京长征出版社,2017. [7]、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89. [8]、日本古典文学大系[M].岩波書店.1958年. |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