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在日本学习日语的中国学生为对象,根据文法性判断试验,测试了学习者对于日语现在/过去/将来时态的“动作的持续”和“结果的状态”的用法的习得情况。测试结果表明:不管是现在时态还是过去/将来时态,学习者对于“动作的持续”的用法的习得比“结果的状态”更容易;时态的不同作用了学习者对日语时体的习得。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时,体,习得,文法性判断试验 中图分类号:D44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7)16-0238-02 1 日语时体习得的先行探讨 日语体的习得探讨,主要是针对现在时态「-te iru」而进行。这些探讨大体可分为从文法性体的观点进行的探讨和从语义性体的观点进行的探讨。 前者主要是把「-te iru」的意思/用法分类,进而调查哪些用法更容易习得。探讨结果表明,“动作的持续”的用法比“结果的状态”更容易习得(黑野1995;许1997,2017;小山2017;菅谷2017等)。关于这种结果,在先行探讨中主要是依据典型性理论(Prototype theory)来解释的。例如,许(2017,2017)把“现在性”“持续性”“运动性”作为「-te iru」的典型性特征,认为具备这3种特征的现在时态的“动作的持续”的用法,比失去“运动性”的“结果的状态”的用法更容易习得。并且,关于过去时态的「-te ita」,认为由于缺乏了“现在性”,所以在习得时比现在时态要困难。根据这种说法,同样是缺乏了“现在性”的将来时态的「-te iru」,它的习得也应该和过去时态一样困难。但是,根据Koyama(1999)的调查,学习者在习得“动作的持续”的用法时,现在时态的正确率为89.7%,过去时态为65.3%,将来时态为39.1%。同样是“非过去式”,并且具有与现在时态相同形式(「-te iru」)的将来时态,为什么它的习得反而比使用不同形式(「-te ita」)的过去时态还要困难呢。 另外,从语义性体的观点进行的探讨,主要调查探讨动词的语义性体对时体的习得有哪些作用。调查结果表明,进行态标志(例如:日语的「-te iru」)容易和活动动词结合使用,完成态标志(例如:日语的「-ta」)容易和到达/达成动词结合使用(Shirai,1993;Andersen & Shirai,1994等)。但同时Andersen & Shirai(1994)也指出,活动动词与「テイ-」 的结合在现在时态,到达/达成动词与「-ta」的结合在过去时态更容易。 根据以上叙述,我们可以看出日语体的习得在很大程度上受时态的作用。因此本文针对“'动作的持续'的用法比'结果的状态 '更容易习得”这一先行探讨的结果,分别从现在/过去/将来时态进行了验证,并且略论了时态对其的作用程度。 2 调查措施 2.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日本九州地区某日语学校161名学习日语的中国学生为对象(在日居住时间和日语能力参差不齐)。另外,为了便于略论调查结果,同时对220名日本学生也进行了调查(九州学院一年级学生。有效回答为177份)。 2.2 调查措施 本次调查使用了4选1的文法性判断试验,要求从「-ru」「-ta」「-te iru」「-te ita」的4个答案中选出一个认为正确的答案。测试共有25道题,其中,现在/过去/将来时态的“动作的持续”和“结果的状态”各设计了4个选项(共24个选项)。另外,为了不给学习者造成是在进行时体调查的印象,还设计了与时体无关的12个选项。关于得出的结果进行略论时,为了区分是受时态的作用,还是动词的作用,同一个动词分别使用了3次(即:现在/过去/将来时态中各使用1次)。 在对学习者和日本学生分别进行了测试之后,关于学习者的测试结果进行了评分(1个选项1分,共36分)。并且根据分数,抽出高级组28名,中级组31名,初级组25名共84名学习者作为本次探讨的调查对象。另外,在测试完成后,任意抽出高级组14名,中级组8名和初级组4名,共26名的学习者对其进行了追踪调查,询问了他们选择各种时体形式的理由。由于对句子理解的不同,在日本学生的回答中也出现了意见分歧的现象,所以本文只把日本学生的正确率在95%以上的问题作为了略论对象。 2.3 调查目的 本文调查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点。 (1)在现在/过去/将来时态中验证“动作的持续”和“结果的状态”的用法的习得难易度。 (2)调查时态的不同对体的习得是否造成作用。 3 探讨结果与略论 3.1 “动作的持续”和“结果的状态”的习得难易度 表1至表3表示现在/过去/将来时态的“动作的持续”和“结果的状态”的用法的正确率。 如表所示,不管是现在时态,还是过去/将来时态,也不管是是初级组,还是中级组,高级组,“动作的持续”的用法都比“结果的状态“的用法更容易习得。这一结果与先行探讨的结果一致。只是在初级组中,两者之间的差别不是很明显(特别是过去和将来时态)。本文认为那是由于学习者在日语水平低时,关于这些用法的习得只处于初级阶段,还未能充分掌握而导致的。 3.2 时态对时体的作用 首先指出的是,从日本学生的调查结果中没有看到时态对体的作用,但是在学习者中这一作用明显存在。并且,同样使用了文法性判断试验的Koyama(1999)的调查结果表明,学习者是按照“现在 过去 将来”时态的顺序进行体的习得的。但是,本文得出了与其不同的结果,即,学习者在过去和将来时态的习得中并未发现大的异同(表2:过去时态的正确率为52.4%,将来时态为51.8%)。 本文认为造成此结果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本文在调查对象上和Koyama(1999)不同(Koyama以中国,韩国,还有别的国家的日语学习者为调查对象,本文只把中国学生作为了调查对象)。略论学习者在过去时态的选择结果发现,在Koyama(1999)中除了正确答案「-te ita」之外,只看到了「-ta」的选择。但是在本文中看到了「-ta」和「-te iru」两方面的选择(表5)。追踪调查的结果表明,中国学生虽然可以把“过去的动作的持续”的用法象「昨天正在-」一样,作为「过去/持续」来考虑,但是在形式上仍然倾向于选择「-te iru」这一形式。本文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母语(汉语)中没有时态而造成的。对此结果,在以后的探讨中,有必要添加上母语中有时态(例如:英语)的学习者的数据进一步进行调查探讨。 第二个原因是本文和Koyama(1999)在调查对象的日语水平上存在异同。Koyama(1999)是以中级后期为止的学习者为调查对象的,而在本文中,日语学习经历超过8年的超级学习者也作为了调查对象,所以,本文中调查对象的日语水平要比Koyama(1999)中高得多。由此可能造成本文中学习者关于将来时态的“动作的持续”的用法掌握得比较好,以至于出现了和过去时态的正确率相近的结果。 4 结语 本次探讨得出了以下结论。 (1)不管是现在时态还是过去/将来时态,学习者对于“动作的持续”的用法的习得比“结果的状态”更容易。这和先行探讨的结果一致。 (2)本文得出了和日本学生的调查结果不同的结论,即:时态作用了体的习得。但是这和先行探讨的结果不一致。本文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本文和先行探讨在调查对象的母语和日语水平上存在异同造成的。 在今后的探讨中,本文认为有必要添加上其他国家的日语学习者的数据针对以上的结论进行进一步地验证。另外,本次调查使用了文法性判断试验的措施,得出的结果仅仅反映了学习者的语言知识能力,并不能反映学习者的语言应用能力。因此,今后有必要使用诱导说话等措施进行进一步地验证。 参考文献 [1]�许夏佩.中•上级台湾人日本语学习者による「-te iru」の习得に�する横断探讨[J].日本语教学,1997:37-48. [2]�许夏佩.自然�话における日本语学习者による「-te iru」の习得探讨�OPIデ�-taの略论结果から�[J].日本语教学,2017:20-29. [3]�许夏佩.日本语学习者による-te itaの习得に�する探讨[J].日本语教学,2017:14-50. [4]�Andersen,R.W.,&Shirai.Y.(1994)Discourse motivations for some cognitive acquisition principles.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6,133-156. ,日语论文题目,日语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