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形成性评价的日语课程教育互进模式探讨[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学的全面推广和普及,形成性评价开始逐渐运用于高校课程评价中。传统的外语教育方式更加迫切地需要从简单的考试决定一切的终结性评价模式向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价模式转变。本文阐述了这种评价方式提出的背景、意义,并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略论了实施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日语课程教育模式;任务型教育法
  中图分类号:H3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9―0049―03
  外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然而当前大多数高校仍主要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既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能及时地为老师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严重作用了日语课程的教育效果。
  将形成性评价引入日语课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型的教育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关于教育的激励、促进、反馈影响,提升教育效果。
  一、探讨背景
  1967年,美国芝加哥学院的斯克里芬教授最早提出了形成性评价这一概念,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在1976年首先将形成性评价应用到教育活动中。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国外学者开始重视形成性评价在教育中的影响。具体来说,形成性评价是相关于终结性评价而言的一种教育评价模式,它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
  1983年,万勇首先将形成性评价理念引进到教学领域。1995年,徐组清把该理论应用到英语教育实践中,此后国内与形成性评价有关的探讨在外语教育领域内广泛开展。当前,关于形成性评价的探讨路径主要有三种:一是从理论上对形成性评价的内涵、特点、应用于教育的必要性、指导准则、实施措施及其影响等进行研讨。如:赵德成(2017),林静(2017),何珊云等(2017),戚莉燕(2017),谢娜(2017)。二是形成性评价在教育中的运用策略探讨,探讨者们对不同课程的评价模式和运用策略进行了研讨。如:李静(2017),提出独立大学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模式探讨。刘雨(2017)对英语系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模式进行探讨,郝永华(2017)开展了在学院英语口语教育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运用探讨。三是利用形成性评价促进教、学的策略探讨。如:黄影妮(2017),从自主学习与形成性评价的联系入手,研讨了如何利用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反拨效应。孙南南(2017),论证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吴转利(2017),通过对“江苏学院非英语系本科生英语成绩评估体系”的构建及实施效果的剖析,论证了形成性评价在学院英语教育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至关重要性。
  综合当前的探讨近况,在课题组检索并研读的文献中,国内探讨大多局限在定性略论和描述的层面上,对理论和具体操作步骤的介绍较多,日语毕业论文,而实证类探讨较少,在此基础上对教育模式进行探究的文章并不多见。此外,当前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英语教育领域,有关形成性评价在日语课程方面的运用探讨为数不多。英语、日语虽同属外语教育范畴,在教育上有一定的共同点,但两种语言属于不同语系,学科特点不同,学院阶段学习内容和教育侧重点也不同,学生的学习措施也存在着异同,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究符合日语教、学特点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下的课堂教育模式。
  二、探讨意义
  在就业形势愈来愈严峻、人才竞争愈来愈激烈的大背景下,根据社会需求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来实现运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势在必行。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作用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因此,通过略论课程需求,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实施有效的教育评价,从而正确地进行教育,是外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出路。我国的“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加大对国际前沿教育方式探讨,提升课堂教育模式的知识性、互动性、多样性、灵活性和拓展性,启发学生兴趣,强化课堂教育效果。
  传统的课程、教育与评价之间是一种由此及彼的线性联系:由课程计划开始,经过教育,最后以测验结束。在这种“一科一考”“以考代评”的评价体系下,无论老师、学生、家长都重视考试结果,忽视学习过程。这样,无形中评价就变成了一种甄别过程。 学生只知道考试分数的高低、及格与否,却不知道自己真正欠缺的地方,也不知道该如何改进。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实际交际能力,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发展潜能等综合素质更是难以得到反映。要使课程、教育、评价之间形成一种健康、良性互动的联系,“评价,特别是日常教育中的发展性评价,应与教育融为一体”(陈琳等,2017)。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课程与教育评价整合起来,贯彻到日常的课堂生活中去”(钟启泉等,2017)。这种“嵌入课程”的评价方式,正是本课题所要研讨的将形成性评价应用到课程活动中以达到对学生外语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合理评价的模式。
  这种模式不仅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也是在教育过程中为了改进教与学而进行的评价,是教与学的双向评价。形成性评价不是为了给学生排名而进行评价,而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进步和发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良好习惯,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协调能力等。对教师而言,通过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教师可以深入、细致地总结课程、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找出改进教育措施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
  三、探讨方案及探讨心得
  1.探讨方案
  我们以大连科技大学2017级日语系的学生为探讨对象,设定综合日语课程为实验课程,开展形成性评价。在传统的评价方式中,终结性评价占70%,形成性评价占30%。由于终结性评价仍能发挥部分评价影响,我们暂将评价比例做了调整,形成性评价占60%,终结性评价占40%。评价过程中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手段来体现学习成果。   具体实施形成性评价工作的第一步是确立形成性评价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了解评价的内涵、功能以及评价标准,从而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学习内容的评价,还包括对学生日常学习表现的观察,课外作业、日文发表的评价以及小组学习的评价。新的评价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评价模式,评价主体实现多元化。教师评价仍将发挥重要影响,但不再是唯一评价。学生从传统的评价客体转换成评价主体,通过自评与互评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改进。
  其次,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基准,将评价的过程与“教”和“学”融为一体,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综合日语教育过程中,词汇和语法的积累至关重要。为了检测学生在某一阶段对日语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需要经常采取平时测试的形式进行考查。但是我们改变了传统的“分数说明问题”的评价方式。测试结束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换试卷,老师公布正确答案,同学间相互评判试卷。评判并不是仅仅给出一个分数,还要对这份试卷的答题情况作总结。这样一个学生互评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开展学习反思,提升学习效果。学生互评结束后,教师收回试卷,根据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开展教育反思,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做好记录。评价时,要注意应用形成性评价的激励性准则,例如可以适当添加一些鼓励性的话语等,给予学生信心和动力。除了平时测试外,本课题还采用课前发表的形式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表达能力。为了完成好课前发表,学生们课下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查阅资料,准备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发表结果主要采用教师点评的方式评价,明确指出学生发表内容的优缺点,并指出改正措施,真正体现出一切评价要为了学生的发展、进步、提高这一目的。此外,在课堂教育过程中,本课题还尝试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任务型学习法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将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根据课程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将一些课程内容分解成若干任务,由各小组完成,同时接受其他小组的评价并开展自我评价。
  教育活动中,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认真做好观察、评价记录,以不同形式及时向学生做出反馈,并对评价记录、评价结果进行收集、略论、探讨、总结,对每个学生、学习小组的学习质量、学习态度、学习措施进行观察、略论。
  2.探讨心得
  通过一年来形成性评价在日语课程教育中的应用,无论在学生的“学”还是在老师的“教”方面,我们都收获颇丰。
  传统的教育评价基于考试成绩,在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学习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多数学生成了失败者。甚至有些学生在初级阶段就丧失了学好外语的信心和积极性,学习效率难以提升。在实施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我们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措施,避免简单地以分数来解决问题,将形成性评价的结果以评语、报告的形式呈现。这种评价方式的改革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新的评价体系下,日语论文题目,学生既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又是评价活动的主体,因此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尤其是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基础不扎实的同学,在新的评价模式下也能跟其他同学一起融入课堂,参与评价。
  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把握学习重点,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从而真正地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在评价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课前发表、会话表演、小组发表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使学生改变传统的记单词、背课文、做练习等过分重视读写能力而忽视听说能力的外语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重视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很多同学都反映基本克服了听说方面的心理障碍,敢于用日语表达了,并且自己的听说能力得到了提高。
  形成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课内学习过程,也关注学生的课外学习过程、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通过形成性教育评价的开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采取任务型学习法,根据教育目标将教育内容分解成若干个任务,交由各个小组完成。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各个小组成员需要共同探讨学习内容,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并公开发表答案。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外语创新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也使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传统的教育方式得到改进,从而为日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探究出一条新的道路。基于形成性评价的课堂教育要紧紧围绕学生来开展,教师主要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传统的主宰者的角色。教育评价不再是传统的“一言堂”,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师有意识地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与日常教育行为结合起来,根据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反馈,及时改进自己的教育策略,进一步促进教育。
  新的教育模式下师生有了更多的沟通和交流,作为老师更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和学习动态,掌握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学生也了解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彼此之间建立起相互信赖的课堂交流新模式,很好地改善了师生联系,从而促进教育。
  总之,新的教育模式下,师生在教和学方面都得到了改进,真正实现了“双赢”。
  然而,在开展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第一,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下,学生虽然作为评价主体参与评价,但是,有一些学生还不能很好地把握评价标准,做到准确、合理地评价。第二,教师能否摆脱传统的主宰者的角色,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拿捏好自己的评价范围,既不能当“甩手掌柜”,也不能过分参与评价。第三,评价目标的合理设定。评价目标具有提供评价依据与记录载体的重要功能,但同时又有其不足之处。若评价目标设定过多,就会增加评价负担,使评价目标难以把握;若评价目标太少,又会作用评价的公正性与全面性。
  [参考文献]
  [1]吴秀兰.形成性评价在国内高校外语教育中的运用探讨综述[J].外语界,2017(03).
  [2]林静.形成性评价在高校课程评价中的运用[J].现代教学管理,2017(09).
  [3]张敏.借鉴形成性评价方式改进英语课堂教育模式[J].长沙铁道大学学报,2017(02).
  [4]谢娜.论形成性评价在学院英语教育中的运用[J].国家行政大学学报,2017(07).
  [5]罗少茜.英语课堂教育形成性评价探讨[M].北京:外语教育与探讨出版社,2017.
  [6]黄红兵等.我国学院英语教育形成性评价运用探讨综述[J].重庆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7(08).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