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语作为我国外语教学教育工作中的基础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院校外语教育的主体和核心之一。然而,我国日语教育中跨艺术交际能力培养水平较低,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基础所需。基于此,笔者通过对跨艺术交际能力构成部分进行探讨,略论了传统日语教育过程中跨艺术交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日语教育中跨艺术交际能力培养应对策略。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语言;日语教育;跨艺术交际能力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7.01.010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1-0053-03 一、跨艺术交际能力的主要构成因子 (一)尊重对方和积极应对能力 众所周知,人与人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公平、公正、平等性显得至关重要,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是正常交流和互动的前提。中日两国人民在交往过程中,由于存在跨地域性的语言异同,所以交流双方必须保持高度集中注意力,深层次了解和掌握对方的语言特征,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做出积极应对行为。如此一来,一场对话圆满的开端已经形成。所以说,尊重对方和积极应对能力作为跨艺术交际能力的主要构成因子,只有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双方才能得到满意的交际结果。 (二)尽可能多的使用描述,切记不可盲目界定 由于跨艺术语言本身存在一定的交流沟通困难,所以双方在交流沟通过程中,如果对对方的语言意思了解不透、掌握不深,那么需要多采取揣摩、推测和描述的方式,使用试探性口吻,向对方表明自己所理解到的意思,切记不可以盲目做出肯定性的答复和判断评估性的语言,这样只能对双方语言交流和跨艺术交际过程产生负面影响和不利作用,导致交流沟通过程产生误会,给彼此留下不好的印象,最终作用到跨艺术交际能力的提升。 (三)深入了解和掌握交际对象的本质特征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其主要意思为:在与对方切磋的过程中,首先得了解和掌握对方的基础特征,唯有此,方可攻其不备,击中要害,占据有利地形。因此,跨艺术交际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对方的国别情况、地域风情、自然特征、生活喜好、性格特征、民俗习惯、语言特色等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在跨艺术交际中,有效融入跨区域语言艺术特征,学习和借鉴对方艺术的先进经验,不断健全和完善自身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在充分了解和掌握交际对象本质特征的前提下,方能与对方进行友好交流和互动,最终有利于跨艺术交际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四)洞察别人的移情水平 所谓的移情水平,实质上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际过程中,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行为能力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通常来讲,移情水平的高低,与个人的综合素养存在巨大关联。移情水平较高的人,更通情达理,能够时时刻刻站在他人角度上,为他人着想;反之,移情水平较低的人,思维更为局限,并不会在乎别人的感受,我行我素,时刻以自我为中心,在交流和沟通过程中,从来不从别人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显然是行为比较自私,心胸较为狭窄。所以说,在跨艺术交际过程中,需要充分提高洞察别人的移情水平,进而根据别人移情水平的高低,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交际措施。 (五)环境应对和变化能力 跨艺术交际过程中,由于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其艺术特征存在本质异同,所以在交际中需要了解和掌握谈话对象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对变化能力。通常情况下,思维较为敏捷、思想较为活跃的人,其环境适应能力越强,随机应变水平越高。跨艺术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交际对象的环境应对能力,而且需要充分了解交际对象的随机应变能力。 (六)轮流交换交际方式 一般来讲,跨艺术交际过程中,交流沟通双方会相互配合,当一方在阐述意见的时候,另一方通常保持安静,仔细聆听对方的意见,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因此,在交际过程中,必须利用轮流交换交际方式,让双方均有表达阐述和聆听的机会,一方面确保了语言艺术交际的公平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双方联系的维护和稳定。所以说,轮流交换交际方式是跨艺术交际能力的主要构成因子。 (七)处理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跨艺术交际过程中,双方在交互中,难免会出现意外的突发情况,这个时候,为了缓解尴尬局面,双方必须通过某种方式来缓解情绪,打破尴尬局面,让交际活动顺利进行下去。所以说,处理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着跨艺术双方的交际能力和交际水平。 二、目前日语教育中跨艺术交际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关于我国大多数日语学习者来说,在学习日语之前,均没有任何基础,也就是从零开始,在学院短暂的几年时间里,要想掌握日语中的所有词汇、语法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在日语教育过程中,仅仅向学生讲述考试要点,根据日语能力等级考试进行教育大纲的设计,这样的应试教学方式,根本无法满足日语教育中跨艺术交际能力的培养需求,从一定程度上严重作用和制约了日语学习者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我国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知识的过程中,并没有机会去参与实践,学习到的知识仅仅为理论知识,与实际交际应用过程相比较,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学校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希望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到最有用的知识,所以在教育过程中,重点进行考试知识的讲授,从而忽视了教育中跨艺术交际能力的培养。笔者通过系统、全面的概述和总结,认为我国日语教育中跨艺术交际能力培养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育理念和模式过于传统 当前,我国日语教育中跨艺术交际能力培养主要存在教育思维理念和模式过于传统、落后的问题。在传统日语教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教育的核心位置,在知识内容阐述中,并不需要学生参与问答和实践,学生只需要被动的接受听讲,做好笔记即可。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只做好理论知识的深挖细嚼,以此来应对各类资格类认证考试。日语教师普遍认为,学生学习日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多了解和掌握一门语言,只要安全过级即可,并没有重视其跨艺术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部分日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强,理论关系实际能力水平普遍较低。 (二)教材内容设计不尽合理 笔者通过对我国部分高等院校日语系教育教材、课程内容进行探讨,发现绝大多数院校在学院一年级、二年级主要进行日语基础词汇、语法等内容的教学,从大三开始,主要进行日语文学著作阅读,相关课题研究和实践写作。整个日语教育过程与日本经济、政治、艺术毫无关联。在这种教学背景下,由于教材内容设计方面并没有涉及到日本艺术,同时缺少专业的跨艺术交流实践教育环节,所以导致日语教育中跨艺术交际能力培训效果并不明显。 (三)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较低 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高等院校在日语系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普遍存在水平较低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高等院校尽管开设了日语系课程,但是在日常的教学教育活动中,由于经费短缺等原因,在人力资源、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投入较少,导致师资力量过于匮乏,对日语教育形成不利作用。与此同时,由于部分日语教师能力、水平十分有限,对日本艺术了解掌握程度不深,导致在日语教育中跨艺术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难免会存在教育成效不显著、不突出的问题。 (四)实践内容较少,层次较低 当前,日语论文,我国日语教育中跨艺术交际能力的培养存在实践内容较少、层次较低的问题。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学生认为,在日常日语学习过程中,仅仅进行一些简单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没有涉及到跨艺术交际方面的内容。同时,大量的理论教育代替了实践应用教育环节,根本无法满足对学生跨艺术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三、日语教育中跨艺术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改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 笔者认为,高等院校日语教育过程中,日语教师要充分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增强自身业务水平,改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与此同时,要深入、全面了解和掌握日本艺术,通过艺术引导教育,进而达到提高跨艺术交际能力培养目标。 (二)调整教材内容结构 目前,我国日语教材内容结构设计普遍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现象,这也是作用和制约日语教育中跨艺术交际能力培养、提升的主要问题之一。笔者通过探讨发现,我国日语教材基本上都涉及到词汇、语法、阅读、写作、听力等方面的内容,而忽略了日本经济、政治、艺术等方面内容的涉及。如此一来,日语教育中跨艺术交际能力培养受到一定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我国日语教材需要将日本艺术方面的内容有机融合进去,并且定期进行日语艺术交流活动的开展,进而来达到增强学生跨艺术交际能力的目的。 (三)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由于多数高等院校教学经费十分匮乏,导致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大、水平不高,甚至存在零投入的现象。特别是在日语教师引进和培养过程中,由于经费投入过少,很难吸引到技能型、专业化、高素质的日语教育人才,最终导致跨艺术交际能力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因此,高等院校需要在日语系方面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引入日语系化、技能型人才,增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度,充分提升日语教育中跨艺术交际能力培养水平。 (四)充分强化实践教学意义,提高实践教育水平 现阶段,我国日语教育中跨艺术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主要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忽略了日语教育中跨艺术交际能力的实践性教学。基于此背景,我国日语教育过程中,教学机构、日语学习者要共同发掘潜在的网络资源,日语毕业论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要进行日语系学习网站的创建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同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日语竞赛、著作制作等活动,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过程中。此外,要加大日本艺术的教学和实践力度,让学生在学习日语理论知识的同时,全面了解和掌握日本艺术,并结合中国艺术,寻找两类艺术的差异点。通过充分强化实践教学意义,提高实践教育水平,方可满足日语教育中跨艺术交际能力培养的需求。 本文通过对跨艺术交际能力内容的概述,略论了日语学习中跨艺术交际能力培养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备可行性的应对策略。通过文章内容的详细阐述,为我国日语教育中跨艺术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主要参考依据,为日语教育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