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运用型本科高校日语系的实践教育探讨,大多局限于课堂中的实践教育环节、狭义的实践教育模式等方面,从系统论的角度思考实践教育体系者较少,而这正是理性主义知识观和“知识本位”理念作用下、实践教育只是课堂教育的辅助和补充这一偏见的现实体现。针对运用型本科日语系的专业特点,略论其已有实践教育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科学、系统、可行性强的实践教育体系具有现实而积极的意义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运用型本科;日语系;实践教育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学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7-2020)》提出了要“重点扩大运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为此,很多地方性本科高校顺势而为,开始了运用技术型转向。成洪波(2017)认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实现特色发展,必须实现从以学科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从理论导向到运用导向的转变。而运用导向的实现,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更是题中应有之义。 一、国内外的探讨近况 在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方面:国内的构建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工程类院校的探究,特别是2017年教学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学培养计划”后,工程类专业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和改革越发活跃;②工商、经管、金融等专业在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方面的探究也成果显著;③教师教学类。上述探究以人本主义、系统论等为指导,从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变化、自身专业的实践性特点等现实出发,在实践教育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总体思路等方面积累了经验。 但目前的运用型本科高校日语系的实践教育体系的探究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①理论探究上,多就事论事,缺乏明确的教学理念指引,从教学论等学理的角度对日语系实践教育体系进行研讨的成果较少;②目前探讨缺乏针对其实践教育体系所存在问题的规模较大的调查探讨;③探讨视野较窄,大多局限于课堂中的实践教育环节、狭义的实践教育模式等方面;④探讨成果层次较低。因此,针对运用型本科日语系的专业和区域特点,略论其已有实践教育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科学、系统、可行性强的实践教育体系具有现实而积极的意义。 二、运用型本科日语系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 从人本主义和主体教学论出发,以日语系人才的个性发展为出发点,强调日语知识的内化和日语人才人潜能的开发,强调遵循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探讨在泰山大学日语系中尝试构建了“能力本位”的实践教育体系。 蔡则祥(2017)指出,实践教育作为教育体系范畴的一个下位概念,与理论教育同样是由教师、学生、课程(包括授课目标、课程内容、授课措施、评价措施)和条件等要素构成的;李勇军(2017)、张忠福(2017)等认为实践教育体系是由目标、课程、教师、学生、评价等要素构成的有机关系的整体,日语毕业论文,包括实践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4个部分。在学习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本探讨立体、共时地推进日语系的实践教育,在目标、内容、保障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改革,将日语实践能力训练与理论课程的有机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运用技术型日语人才的培养提供和可供借鉴的经验。 (1)日语系实践教育目标体系构建。 根据日语系运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构建了实践教育的目标体系,具体包括专业认知目标、专业能力目标和专业素质目标。日语系的专业认知目标为:通过实践,了解日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为理论学习提供实践导向;学习实际岗位上工作人员的勤劳刻苦的优秀品质和敬业奉献的良好作风;开拓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生产实际中探讨、观察、略论、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能力目标又要细分为:“基础实践能力”目标,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熟练的日语语言应用能力;“专项实践能力”目标,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跨艺术交际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目标,重点在于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2)日语系实践教育内容体系构建。 日语系实践教育目标体系具体包括专业认知目标、专业能力目标和专业素质目标。这就要求实践教育的内容体系中对其有着明确而有效的体现。从横向角度出发,本探讨从课堂内实践教育环节的安排、实践教育课程的设置与开展、第二课堂、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方面构建了立体式的实践教育内容体系;从纵向的角度出发,本探讨构建了校内专业实习、公司见习、顶岗实习三大环节。实践教育次第推进,保证实践教育与理论知识讲授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高素质运用型日语系人才的培养目标。 (3)日语系实践教育保障体系构建。 传统的日语系教师大多是接受的学校内理论知识教学,很少有教师曾进入公司进行挂职锻炼,这就导致了日语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与学生毕业后的所需有所脱节。为此,本探讨选派了部分青年教师到日企挂职锻炼,来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以保证教师在学校内所教授的内容是公司所需要的;同时,积极探究了校外导师制,聘请了在社会上有一定作用的公司负责人担任学生的校外导师,校外导师既入课堂讲课,日语论文题目,又在职场为学生提供实习指导;学生在校时间毕竟占绝大多数,为此,本探讨充分发挥语言实验室的影响,构建了能够模拟现场环境的实践场所,力图让学生在踏出校门之前就能真切体验到将来就业后的工作状态;同时立足地方日企建立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加强与地方的产学研合作。 (4)日语系实践教育评价体系构建。 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构建实践教育的评价体系。学生方面,切实增加理论课内实践教育环节的学分比重和实践教育课的学分比重,增加学生的创新创业学分比例,鼓励学生考取专业资格证书等;教师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在业绩核算、年度考核、职称评定中强化对实践教育环节的支持力度。 在评价方式方面,本探讨避免了传统的单一评价模式,一是强调了过程考核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教育过程中学生能力的提升和实践报告对学生作出最终的评价;二是增加定性评价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对学生在实践中表现出的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作出科学全面的定性评价;三是避免“一言堂”式评价,综合实践教育指导教师、实践单位、学校、社会与学生等的多元评价,以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全面。 针对目前社会大环境对日语系人才的运用化要求,本探讨从四个方面积极探究并构建的日语系实践教育体系,扩大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运用型日语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积极经验。 参考文献: [1]成洪波. 致力特色发展 建设高水平运用型地方学院[J]. 中国高等教学. 2017.5 [2]蔡则祥. 实践教育理论探讨的几个角度[J]. 中国学院教育. 2017.3 [3]刘子建,李勇军. 构建面向工程的实践教育体系[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3 [4]张忠福. 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育体系[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2 [5]乔运鸿,张华荣. 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育体系的创新:价值、困境与路径[J]. 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