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风土对日本文化的作用[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尽管文化的构成具有诸多的复合因素,但只要人们生活在某一片土地上,就不可能不受到那片土地所具备的风土特征的作用。如果人的历史在其源头受到自然风土左右的迹象越明显,那么当考察某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比如日本文化特征――的时候,就越是有权利认定,这个民族――比如日本民族,其与日本列岛的自认之间所构成的联系,乃是一种极其基本的,甚至具有决定性的因素。通过风土对日本文化形成的作用的略论,研讨在日本人的精神世界以及现实生活中自然风土的重要性,研讨日本文化的独特性。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风土;自然观;孤立性;台风性格;季风;地震;危机意识
  作者简介:史佳彦,女,1977.女,硕士,广东省培正大学日语教研室任专职教师,探讨方向:日本政策,日本文化。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187-03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中国人言谈间经常提到的,这尽人皆知的俗语反映出地域性对人文的作用。尽管构成文化有诸多的复合因素,但只要人们生活在某一片土地上,就不可能不受到那片土地所具备的风土特征的作用。而追溯人类的历史就会发现,越是古老的人类就越是受到自然和风土的制约。正因如此,我们可以从一个民族的历史源头去挖掘到文化最基层的东西。
  并且,如果人的历史在其源头受到自然风土左右的迹象越明显,那么当考察某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比如日本文化特征――的时候,就越是有权利认定,这个民族――比如日本民族,其与日本列岛的自认之间所构成的联系,乃是一种极其基本的,甚至具有决定性的因素。特别是像日本人这种岛国民族,自然环境对包括民族性格的日本文化的决定影响就更加明显。
  历来关于日本文化通常会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日本文化不过是东西两种主流文化的拼盘,从而轻视日本文化。以为古代是模仿中国;近代以后是模仿了以德国为主的西方文化之后,成为了东西文化拼凑的产物。所以,在对日本文化加以略论探讨之时,有时会出现过分注重略论日“外在的文化来源”对日本文化的作用,从而相对忽视了对日本所固有的文化因素本质性的研讨。虽然,关于其他国家文化的独特的吸收性的确是日本文化发展模存在式的特点之一,但是日本文化中所固有的要素及特性,及其自身形成的过程中与地域风土的关系不能忽视。关于日本文化的特性的探索,应该从其固有的文化内核及风土之源之中去找寻。
  本文希望同过以下几个方面的论述来说明风土对日本文化的作用,研讨在日本人的精神世界以及现实生活中自然风土的重要性,研讨日本文化的独特性。
  一、自然环境中孕育出日本人独特的审美意识与自然观
  从地理上看,日本靠近亚洲大陆东侧,太平洋西侧,由列岛组成的岛国,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其本土的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6%,平原和低地约占陆地面积的25%。并且恰巧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气候上来说,属于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且四季分明。但是受地形、海流等因素作用,地域性气候异同显著。总的来说,日本是一个远离大陆的岛国,陆地面积相对不大,且资源有限,并常有自然灾害发生,因此,日本民族发展进化的历史中有其艰难的一面。
  日本因气候作用,雨量丰沛,森林茂密,绿草葱笼,阳光充足,风景优美。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使日本人比一般的农耕民族对土地怀有更深的眷恋和亲近感,造就了他们对自然之美和季节嬗变跟为敏锐的感受性和观察力,并作用到了日本人的美学意识和宗教意识,催生了他们与自然为友,与自然共生的自然观。
  正如大野晋指出的那样:“基本上说,我认为日本是一个易于居住的国家。气温适宜,不冷不热,只要与自然友好相处,就能过生存下去。没有必要殚精竭虑地去思索生活的目的或手段什么的。[1]”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日本文化乃是一种强调顺应自然,与自然共生,共存的文化。和西方社会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把自然看做是敌对的力量,从而形成了“与自然斗争”,“征服自然”的自然观大相径庭,日本人把自然看做是本质上友好和善的东西,是与自己无法隔离的伙伴。只要看看日本和西方房屋结构的不同,就可以了解这一点。尽管现在,西方式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在日本越来越多,但日本人向往的依旧是那种独家独院的传统房屋。从套廊向庭院展开去的那种开放式结构,让房间内部与庭院融为一体,即使待在房间,也同样被包围在微风的吟唱和虫鸟的鸣叫里,让人可以尽情地置身在与自然共存的空间里。
  在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中,四季自然美占有突出位置。日本文学家他们能敏感地掌握四季时令变化的微妙之处,捕捉到自然生命的律动。季节感在最早的和歌集《万叶集》中就明显地表现出来,并作用到其后整个日本文学的发展。20卷的《古今和歌集》,对于四季的诗就占6卷。日本文学有效地利用季节变化中的自然美,加深著作内涵和丰富人物的思想。《源氏物语》淋漓尽致地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和草木的千姿百态,并以四季的推移和自然景物的变化来反映主人公源氏的感情波澜、众多人物的神态心理、盛衰荣辱的人世变迁。
  二、岛国的“孤立性”造就的内外有别的文化信条
  由于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由于处于与外界隔绝的较为孤立的状态,使得日本在历史上除了13世纪曾遭到蒙古远征军的一次未遂地袭击以外,几乎没有受到其他民族的侵略。“因此日本历史上从未发生过与前代剧烈且决裂的中断现象。[2]”,“有限度的接纳先进文化,小规模的贸易和漂流民的着陆,”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等同于日本全部的国际系[3]”。“与古典文明不断接触而又孤立着[4]”,日本在历史中较为封闭的发展历程是一种基本自给自足、自生自灭的生活方式,因此能够形成对其自身的文明较为保守的忠诚。与陆地国家居民的流动性,较难自然形成强有力的国家意识,从而需要确立凝聚国民精神的国家理念大为不同,在他们身上很容易获得一种共同体意识,这种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他们团结一致,形成了避免对抗,强调协调行动的集团主义和以“和”为贵的民族精神。但与此同时,汪洋大海也成了阻碍岛国与大陆的一道屏障,因缺乏与外国的直接交流,他们容易陷入视野狭窄,小肚鸡肠,排斥外来者的所谓“岛国根性”。与命运共同体成员的极度协调精神和对共同体之外者的排斥,构成了日本人“内外有别”的强烈反差,也是导致价值判断相对主义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内与对外采取不同标准。以至于在现代日语中,“内”与“外”依旧是规定着的日本人两种截然不同行为方式的关键词语。即表现为两种迥然相异的态度:对“外”的彬彬有礼,还有在彬彬有礼的面纱下所隐藏的冷漠,甚至敌意;对“内”随意,以及渗透在随意中的强烈一体感。
  由于地理位置,在历史上大部分时期,日本都是最孤立的国家。宽阔的海峡又催生了日本人好奇心,使他们成了世界上最具好奇心的民族。因此尽管孤立的地理条件增加了日本人与外界交流和通商的难度,但却没有组织日本人向大陆派遣使者,以获取必要的情报,也使他们比大多数陆地民族更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来发展国家,并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对外来文化进行为我所用的取舍。所以在吸收外来文化时,日本始终保持着主动的姿态,并且自己的判断标准来进行选择吸收、坚持自己认可的东西使之固定下来化为己有。正如赖肖尔所受的那样:“孤立也许是日本人比世界上任何一个类似民族创造出更多自己的文化,并形成别具一格的文化”[5]。也是因为这样,日本关于外来文化的吸收方式具有高度自信,并使之为我所用地发展。因此关于日本人来说,外来文化与文明只是巩固内在的媒介,不是如神明般地供奉,内在的文化根基才是不可动摇,支撑文化殿堂的核心支柱。这样,随着历史的沉淀变迁“内外有别”也成了文化吸收和延续的固定模式或叫做传统,也是其民族性格的体现。

  三、季风性气候中孕育出日本人的“台风性格”
  日本伦理学家和/哲郎将日本人的性格比喻为台风。按照他的看法,日本的地理条件造成了,日本人的性格结构中包含了忍耐和突发两种倾向,培养了日本人特有的热寒带二重性格,既热烈又沉静,既忍从又反抗,热烈中包含着沉静,忍从中包含着反抗。 
  虽然日本属于海洋性气候,但其重要的气候特征之一是季风的存在。这种季风其特征是夏季高温多湿,而冬季则低温干燥,夏天的季风呈现出暑热与湿气相结合的特征。这种与暑热相结合的湿润带来了令人窒息的闷热气候,使人们即使遭受蒸笼般炎热的折磨,也不得不在心理上对这样的自然现象加以接受和认同,而不是采取对抗的态度。与此同时,季风常常化作豪雨,暴风,洪水等狂暴的力量,且这种力量如此之巨,足以让人们放弃抵抗的意志,日语论文,形成听天由命,惯于忍受的性格。这种“接受与忍耐”的性格乃是季风地区人们共同的特征。
  虽然同属季风气候,但日本因为地理位置处于西伯利亚荒漠与浩瀚的太平洋之间,经常受到大陆寒气团的作用。每年12月到次年的2月,寒冷的季风从化作暴风大雪裹夹住日本列岛。而每年的8月到10月,季风有常常化作突发性的台风这种特殊的气候现象,在给日本很多地方带来严重危害的同时,送来庞大的雨量。因此,日本季风与南洋・印度季风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这种热带和寒带性并存的两重性。再加上台风所具有的季节性与突发性并存的两重性,给日本人“接受与忍耐”的性格赋予了某种特性,催生了他们那种被称之为“安静的激情与富于战斗性的恬淡”的国民性格。[6]
  和/哲郎在他的《风土》一书中,特别关注季风给日本的风土和民族精神结构所带来的决定性作用。他认为,季风在夏天化作台风,冬天化作大雪的二重性可以被称之为“热带性・寒带性并存的二重性格”。日本人的性格还具台风那种季节性和突发性的双重特征。就如同台风带着突发性的狂暴一样,感情也在转化为另一种情感时,暴发出远远超乎预想的强度。不用说,日本人感情的亢奋就常常表现为这种突发性的狂烈。因为具有突发性,所以不会执拗地一直持续,而是恍如晚秋初冬的狂风般一掠而过。或许我们可以从和/哲郎的这一理论中找到樱花成为日本名族性格之象征的理由。每到春天,满山遍野的樱花华丽地盛开,却又无意执拗地持久绽放,而是同样匆忙并恬淡地随风凋零。
  其次,在和/哲郎看来,日本人对季风所持有的忍耐态度也带有热带和寒带的双重性。它既不同于热带那种在自然的淫威下丧失了斗志,从而轻易放弃的断念,也不同于寒带那种悠闲而怠惰的忍受。暴风和豪雨而威力尽管最终迫使人们不得不忍受和服从,但台风的性质却不可能不在人的内心唤起近于战斗的激情。在对季风的接受和认同中所表现出的季节性和突发性,与在对季风的忍耐中所表现出的同一特性相辅相成,使得反抗和战斗进行得越是猛烈,就越是备受赞美。但与此同时,这种反抗和战斗又不能是执拗的。在日本人看来,潇洒地断念可以使猛烈的反抗和战斗成为更加值得赞美的东西。突然由反抗转向忍耐,即适时地达成断念,淡然地忘记,乃是日本人过去和现在都视为美德。这就是所谓安静的激情,富于战斗性的恬淡。而和/哲郎把这视作整个人本人最基本的国民性格。
  或许可以从和/哲郎对日本国民台风性格的描述中找到二战中曾与美国输死战斗的日本人为何很快就坦然接受了被美军占领的部分原因。在美国占领军踏上曾是敌人国土的日本,以为会遭到日本人的报复时,日本人却向他们表示了最大的好感和欢迎。“西方人很难相信日本人能够在没有精神痛苦的情况下从一种行为方式转向另一种行为方式,我们的经验中并不包括如此极端的可能性。然而在日本人的生活中,矛盾――我们所认为的矛盾――却深深地扎根于他们的人生观中。[7]”本尼迪克特把这叫做“随机应变的现实主义”,认为“当情况有变时,日本人也能改变其态度,转向新方向”,但不能不说,这种“随机应变的现实主义”之所以能够实现,乃是源于日本人那种一旦发现情况有变,就能够适时放弃,日语毕业论文,忌讳执拗的国民性。因为“日本人不像西方人那样把改变态度视为道德问题”,所以,“他们并不感到有固守老主义的道德必要[8]”。可能是由于包括台风,地震在内的天灾的作用,日本人养成了根据各个情景来设定相应的行动基准的习惯,因此,日本人的行为基准就有“情景中心”的取向,且认为是妥当的,受到社会的认可。
  四、震灾多发之国日本的危机意识
  由于日本列岛正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当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两大板块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等运动,从而产生火山爆发、地震等。日本境内共有活火山83座,占世界活火山总数的十分之一。当前日本有近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被火山喷发物覆盖着。 另外,日本不仅火山多,地震发生的次数也多。据统计,日本每年发生地震数千次,其中震级在3级以上的每天就有4次。历史上的地震不能一一列举,最近危害最大一次不得不提。2017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地震引发的海啸作用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将此次地震称为“东日本大地震”。此次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3232人死亡、14554人失踪。“311”也成了日本大地震的一个符号。
  寺田寅彦(1878-1935)是曾经留学德国和法国的物理学家兼文学家,他在《天灾与国防》一文中指出,日本与西欧各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从地理位置上,还是从气象学・地球物理学的角度看, 都受到了特殊环境的制约。寺田把其中最重要的一点称之为“天变地异”,认为由此产生的烦恼反而给日本的国民性带来了正面的作用。他写道:“数千年灾难的考验造就了日本国民所持有的,种种优秀的国民性,这也是事实。[9]”
  几千年来,日本人就生活在不知道地震会在何时降临的自然条件中。一旦发生地震,居住在日本列岛上的人们就只能降服与自然的威胁,听天由命,从一开始就打消了与自然抗争的念头,而只能从自然的威胁中学会如何管理危机。
  对自然的顺从,对风土的适应――这就是寺田寅彦所谓的危机管理思想。在日本人针对不安定的自然所积累的生活智慧中,存在着很多危机管理的生活智慧,以及民族智慧。日本人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凡是都要从最糟糕的方面去考虑,从不敢掉以轻心,并千方百计防患于未然。或许这也是小松左京那部虚构日本即将沉没在大海里的小说《日本沉没》能够畅销日本,发行量高达400万册的原因吧。在书店里,类似《日本面临挑战》,《日本的危机》等书籍比比皆是,就像是一个个报警器,构成了一套超敏感的报警系统,提醒日本人要有杞人忧天的精神。比如人们经常举到的一个典型例子是,敏锐的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体制是日本人能够从中国鸦片战争的教训中警觉到危机的迫近,发出“鸦片战争虽为国外之事,但足以为我国之戒”的感慨,从而下定决心踏上现代化的进程。
  结语:
  客观地说,日本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经济大国的低位毋庸置疑,而日本文化中关于外来文明的大量吸收虽然使其自身特性产生质疑,但姑且不妨视为其鲜明特色,所以不能把日本文化视为“拼凑的,不入流的文化”。日本文化的形成是与其风土分不开的,日本特有的风土特质也决定了其文化的独特性,所谓的翻版或吸收都是在其民族性的支配下,其特有行为特征的产物。日本文化形成过程中虽然在不同时期受到了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作用,但其文化中最根本和鲜明的属性还是源于其自身的民族性,并且日本人一直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特色打造、铸炼着自己的文化,所以其独特性毋庸置疑。现今的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实力,使其他国家对其作用力越发重视,随之其文化支配下的处事准则,行为方式,也被专家学者所重视探讨,自成体系。在探讨中要尽可能地贴近日本人的视角、符合日本实情的方向去观察才能对日本文化做出公正严谨的略论,才能了解日本人真正关注点和利益所在。套用张爱玲女士的话“懂得所以慈悲”,对待日本文化,抛开了历史记忆,作为探讨人员以公正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探讨,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所在,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更为和平、且更加合作而友好的联系。这应该就是对日本文化特性进行探讨最大的现实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大野晋等:《日本 日本语 日本人》,新潮选书,2017年版
  [2]、[3]、[4]、佐藤诚三郎著陈才/编译:《日本的内政与外交》,台北 渤海堂文化事业企业,民国78 [1989]
  [5]、赖肖尔:《当代日本人》,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6]、和/哲郎:《风土》,岩波文库,1979年版
  [7]、本尼迪克特:《菊花和刀》,九州出版社,2017年版
  [8]、本尼迪克特:《菊花和刀》,九州出版社,2017年版
  [9]、寺田寅彦:《天灾与国防》,讲坛社,2017年版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