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的农历七月初七,4个日本友人专程来到汉水之滨的小城湖北老河口,他们是特地从富士山下赶来观看七夕之夜汉水连天河的美景。 中国论文网 因我系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省作家协会会员,又曾主编过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丛书,故日本友人要求我给他们讲讲有关七夕文化的传说。 和我直接交流的是年过古稀的鱼住孝义先生。他首先向我说明了他们此行的意图,他们福岗的小郡市是“牛郎织女”的传说在日本的起源地。由此,日语论文题目,小郡市市政府很重视有关“牛郎织女”的民间文化活动,花3000万日元在市广场树起了一个“牛郎织女相会在天河”市标,每年都要举办为期几天的“星节”,组织民间祭祀活动。 鱼住孝义先生从年轻时代起就开始探讨《万叶集》,他发现《万叶集》中有130首诗歌涉及到“七夕”,而在这些诗歌中称“天河”为“天汉”,为什么不叫“天河”、“银河”,而叫“天汉”呢?鱼住孝义百思不得其解。1942年,鱼住孝义先生作为医生,被日本军队征用到中国湖北的应城,他这才了解到,附近有一条大河叫汉水,在湖北的西北部老河口市带。每到夏天,天河垂直而下与汉水相连。于是,鱼住孝义有点明白《万叶集》中描叙“天汉”的美景了。战后回到日本的鱼住孝义出了一部名为《患者收容队员的死》一书。书中,他将有关《万叶集》中的“天汉考”叙述出来,不久后,他就收到一位日本老兵的信:我曾亲眼见过汉水连天河的美景。1945年我驻守在湖北老河口市的汉水边,夏天,美丽的景色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映在汉水的星影成千上万,四光反射的光辉像火在燃烧 日本老兵描绘的“汉水连天河”的美景让鱼住孝义心动,加上老河口市附近有“牛头山”、“天河口”的地名,鱼住孝义决定亲往老河口考察。 交流中,我向他们讲述了当地流传的“牛郎织女故事”及当地的“七夕”风俗,鱼住孝义先生听后说-“你讲的牛郎织女传说跟在日本福岗流传的差不多,这些风俗也大致相同。看来,日本‘牛郎织女’的传说是由中国传到日本九州,再由九州传到全日本的。” 鱼住孝义最想了解的是“汉水连天河”的传说,他问我“这种传说是不是一种诗人的感情?” 我回答道“这不是诗人的感情,而是劳动人民根据山川地貌的景观伴随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浪漫情怀而传说的。清碧的汉水发源于秦岭山脉中,盛水时,腾起股股水柱,飞流直下,形成瀑布。而从秦岭山脉到老河口上游不远的丹江口,汉水一直顺着蜿蜒起伏的山势而下,到上游的最后段丹江口时,从两山的夹峙中像瀑布般顿然跌下,进入到老河口这平缓地带,这样,顺着汉水往上游望去,犹同汉水连着蓝天白云,日语论文,而到了晚上,点点渔火从上游飘驶来,就像从天河飞下来的一颖颗闪烁的星星。” 鱼住孝义听了我的叙述后,当天夜里就去观看了“汉水连天河”的美景,第二天,他告诉我,他很信服我讲的对于汉水连天河的叙述,而且那景致确实很美,他看了很激动。 鱼住孝义回国后,开始撰写《天汉考》一书,几个月后,他将《天汉考》的草稿大纲寄给了我,要我到“天河口”一趟,实地考察那里的风物、风俗、传说,写成文章补充到他的书里。我随后去考察了天河口,天河是距老河口百十公里的一条河流,天河口则是天河流入汉水的地方,天河也是从高山上奔流直下的,也符合汉水连天河的地形地貌。 1992年,鱼住孝义的书正式出版了,书名改为《万叶集――天河的传说》,副标题为《老河口纪行》。他在书中刊载了我讲叙的“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以及我考察撰写的《天河纪行》,以及日本小钧市的“七夕文化风俗”。书中后一部分,则是对《万叶集》中有关“牛郎织女传说文化”诗歌的考证。 此书出版后的第二年七夕,就有一个探讨《万叶集》的日本学者专程找到我,然后沿着我在书中讲叙的老河口市到丹江口到天河口溯源而上,实地考察了一番。 1999年的七夕,由日本京都名古屋学院古典文学教授八木毅为团长的“七夕文化考察团”专程来到了中国,沿着当年鱼住孝义到中国的考察路线考察了一番,他们要求我在老河口的汉水之滨跟他们实地讲解,随后又要求我到襄樊市他们下塌的宾馆跟他们正式演讲了两个小时。演讲完毕,日本学者们纷纷提问,主要是对于“汉文化”及“七夕文化”的问题。据我了解,此次的团员每人都带了一本鱼件孝义的《万叶集――天河的传说》。可见鱼住孝义的这本书在日本算得上是开了探讨《万叶集》七夕文化的先河。使我惊讶的是在此次的团员中,有许多年轻人和家庭妇女,可见喜欢探讨“七夕文化”的人在日本是不分层次、年龄的。 2017年的七夕之时,日本大坂枚方市“七夕探讨会”副会长鸟住贞义先生也是拿着鱼住孝义的书专程到中国来拜访我。首先他指着书中我为此书题写的诗《汉水连天河》,要我逐字逐句讲解了一番。 我的题诗是: 汉水连天河,一由浪漫歌。 牛郎与织女,世代有传说, 天上与人间,有苦也有乐, 千古民心同,盼望好生活。 汉水连九洲,一典友好歌, 中国和日本,大海难分隔, 文化同有源,民间共传说, 两岸架鹊桥,永落和平鸽。 我讲解完,乌住贞义先生又请我大声朗诵了一遍,他录了下来,说要把我朗诵的声音带回日本,放给其他“七夕探讨会”会员们听。 鸟住贞义先生是一个十分热忱的“七夕文化”探讨者,在我陪同他到老河口、丹江口、襄樊几天的考察中,他每天更换的汗衫上都印有“牛郎织女相会天河”的图案,他说这都是他自己设计印制的。 在“七夕”的那天上午。他特地把我请到他住的房间,向我介绍了他们探讨的情况。他说他们探讨会现有50人,为什么要成立“七夕探讨会”呢?因为枚方市是日本著名的“牛郎织女相会”的城市。流经枚方市的河流天野川每逢冬季,百合鸥会来这里栖息,天野川的河沙洁白闪亮,远远看去仿佛是宇宙中的银河,因而得名。架设在天野川上的桥名也都与“七夕”有关,如“逢合桥”(牛郎织女相会的场合)、“鹊桥”(七夕夜喜鹊们展开为牛郎织女搭成的桥)、“天津天”(跨越天河之桥)等。天野川两岸民间也流传许多牛郎织女的故事,并有相关的风物遗迹,如石牛像、七夕神社、镜湖等。 鸟住贞义先生还给我放了一段枚方市祭扫“七夕神社”的录像带,我从录像画面上看到前往祭扫的人除了“七夕探讨会”的成员外,当地的议长、市府官员也去了。民众前往祭扫的也很踊跃,在“七夕神社”的周围栽了很多竹子,前往祭扫的大人小孩都将自己的心愿写在一张长纸条上,然后挂在竹子的枝条上,用来祈福。这使我想起日本小钧市的“七夕文化”,年满6岁的儿童在“七夕”这天早上,在妈妈的陪同下,到野外的庄稼上取些露水,然后用露水磨墨写字。这是一种仪式,代表儿童从这一天起开始启蒙读书写字了。 据我考证,这是中国和日本“七夕文化”略有不同的地方,其它如七夕夜在庭院里摆上香李瓜果,一边品茶一边观看牛郎织女星等,与我们大致相同。 日本枚方市也与中国的一些地方政府一样,大力宣传“七夕城市”,每年七月举办“天河七夕星星节”,在街道上署有以牵牛星和织女星为主题的纪念碑,在天津桥上设置了彩灯,上流为“牛郎”,下流为“织女”,每天晚上在一起幽会。在街道两旁,排列着带着幼儿园孩子们款款心愿的彩条竹枝,俨然一幅夏天的风景诗。 最后鸟住贞义先生告诉我,日本将举办全国性的“七夕文化研究会”,他希望我去参加。 因为我自知自己在“七夕文化”探讨方面还是个门外汉,便没有前往。今天,我写下这篇文章,算是对鸟住贞义先生一个交待,也算是对这些年来,前来和我交流“七夕文化”的日本友人的个回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