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动漫领域,宫崎骏动漫是一个符号化的象征。其中随处可见的日本元素俨然已成为探讨日本文化的素材。文章从美意识、森林信仰、性格特质、思维方式四个方面略论了其中内隐的日本文化元素,研讨了宫崎骏动漫的成功经验。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宫崎骏动漫 美意识 森林信仰 性格特质 思维方式 宫崎骏动漫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特别是《千与千寻》斩获柏林金熊奖和奥斯卡最佳动画片,被国际社会公认为“堪与迪士尼遥遥相望的世界动画的另一高峰”。宫崎骏的动漫电影获得如此巨大成就,主要原因在于其所营造的个性鲜明而又意蕴丰富的想象空间中弥漫着浓郁的日本文化及哲学思考,使整个影片呈现出深邃幽远的思想内涵。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的关注点不再局限于人类共同的文明进步与发展,而是关于一些陌生文化更为情有独钟。“人们想要捕捉的是一种民族性的情愫”。宫崎骏的动漫电影能够风靡亚洲,走向世界,可以说与其独具匠心的日本文化背景设置密不可分,这充分满足了现代人对日本文化的好奇心理,更加证明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文化(culture)本身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① 因此,宫崎骏动漫中的“日本文化”元素不单单指画面中常常出现的日式浴场、和服、建筑等表象的物质内容,还包括审美意识、信仰、性格、思维方式等抽象的精神内容。 本文主要对宫崎骏的12部动漫著作,《未来少年柯南》(1978年)、《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城》(1979年)、《风之谷》(1984年)、《天空之城》(1986年)、《龙猫》(1988年)、《魔女宅急便》(1989年)、《红猪》(1992年)、《幽灵公主》(1997年)、《千与千寻》(2017年)、《哈尔的移动城堡》(2017年)、《悬崖上的金鱼公主》(2017年)、《起风了》(2017年),从美意识、森林信仰、性格特质、思维方式四个方面略论其中内隐的日本文化元素。 一、物哀的美意识 物哀是一种美意识,一种规定日本艺术的主体性和自律性的美形态,属于日本固有的审美范畴。它是以8世纪日本文学的“哀”为中心,逐渐形成的美理念。最早由江户时代本居宣长提出,他在《〈源氏物语〉玉小节》中明确归纳出“物哀”的概念,认为其就是善于体味事物的情趣,并感受渗入心灵的事。中国学者叶渭渠指出,除了作为悲哀、悲伤、悲惨的解释外,物哀还包括哀怜、同情、感动、壮美的意思。 简言之,物哀所含有的悲哀感情,不是外界的自然压抑毫无抵抗力所表现出来的哀感,它是经过艺术锤炼,升华为一种独特的悲剧美形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日本歌舞伎在表现悲哀场面时,多采用静寂的忍受着悲伤的动作,让观众从更深的层面去感受这个场面所表现出来的悲哀的心绪,日语毕业论文,即让观众用心去发现这种悲哀美的存在,激起他们更大的同情心。 宫崎骏动漫在叙事风格上呈现出一种感伤和悲壮兼而有之的特征,而这种感伤风格正是日本独有的“物哀”美理念的诠释。《天空之城》中的希塔代表一种梦想,然而这个梦想最终以毁灭告终,故事的本源是凄美而带有悲剧色彩的,然而,两位小主人公追寻天空之城的经历,其实就是每个人追寻理想过程的写照。《风之谷》 《幽灵公主》直面悲剧,把悲剧传奇化,更增强了其悲壮感;《未来少年柯南》把悲剧的事情戏剧化,以乐掩悲,愈增其悲;《红猪》把悲痛的事情闹剧话;《悬崖上的金鱼公主》《龙猫》把悲伤轻松化,而悲悯感更浓;《哈尔的移动城堡》《魔女宅急便》《千与千寻》所表现的少女艰难的成长过程充满悲苦与哀伤,影片直面悲苦,化悲痛为战胜挫折的力量。 二、森林信仰 梅原猛指出:“日本人心灵深处的森林信仰是日本宗教思想中核心的信仰,是日本精神思想结构的支柱。实际上一直到弥生时代开始,日本列岛几乎全部被森林覆盖着。不仅是山上,就是平地上也全部覆盖着森林。日本到弥生时代以后才开始砍伐森林,而把那里改造为田地……但是,有些地方的森林是不能砍伐的,那就是神社里的森林。神圣的地方不能没有森林……那还是从绳文时代以来日本人信仰的缘故。日本人的宗教信仰同森林结下了深厚的联系,远古以来的‘万物有灵观’‘万物有生观’‘精灵观念’、自然之间的‘生命平等’观念等,都同森林环境紧密关系在一起。”② 在上世纪70年代,宫崎骏接触了中尾佐助的“照叶林文化论”,这位著名植物学家对于日本文化形成和演变的论述,决定性地作用了宫崎骏的历史观。中尾佐助的“照叶林文化论”将西起喜马拉雅山麓东至日本呈带状分布的照叶林(温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作为一个总体的文化圈进行考察,与水田农耕文化不同,“照叶林文化”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水田农耕文化是人类为了发展而去改变自然原本的面貌,使之适应人类的需要,突出人及工具所具备的能动性。而“照叶林文化”则是以自然规律为基础,将自然与人类放在平等的地位谋求发展。这个学说让宫崎骏展开了对于生命之源的森林的艺术想象与创造,森林作为自然的表象,成为宫崎骏电影中最核心的意象。 宫崎骏动漫中,森林都拥有庞大的根系,充满灵性,覆盖了一层浓郁的神秘。《风之谷》中的峡谷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大风车缓缓转动。“腐海”洞穴俨然世外宫殿,古木参天,河水清澈见底,各种生物争奇斗艳。片中王虫作为森林的守护者,平日与人和睦相处,受到人类攻击时又会爆发出所向披靡的力量。《幽灵公主》中,麒麟兽的森林古木参天,郁郁葱葱,险峰、深谷、栈道、清澈的河水,一切都令人神往。片中幻姬为了城镇的发展不惜毁坏森林,杀死森林之神,从而遭受了深重的惩罚。《龙猫》中主人公一家乡下新居的背后是古老的精灵出没的森林,那里的森林神秘而又温情,片中龙猫送给姐妹俩一包樟树种子,并在深夜使其长成大树,象征着一种文明在现代社会的土壤中扎根了。《天空之城》里悬浮在空中的雷帕特城掩映在茂密的绿林中,即使整个城市被咒语毁灭之后依然留下了茂密的树根,是这个城市终将重生的标志。 三、含蓄暧昧的性格 邱紫华指出:“日本人的性格不重理性而重直觉,对事物的观察常常诉诸感觉。日本文化形态的一切方面,都是从感性出发,可谓‘跟着感觉走’,但是又以‘感觉的制约’作为准则,着力表现主观的内在感情,不重形式而重意境,崇尚朦胧的格调。如,日本文艺以幽婉和潇洒的情趣为主,着力发觉内在的气韵。” ③ 宫崎骏动漫中,男女任务常常是对应出现的,滴滴和圣司、希塔和巴斯、五月和勘太、吉娜和红猪、千寻和白龙等,对爱情的表达也是含蓄而内敛,其中包含几分美好的爱情,几分深厚的友情,几分懵懂,几分成熟,不轰轰烈烈,却又显得随意自然。《侧耳倾听》中滴滴与圣司的故事,中学时光,青春、跃动的心灵,撞击出纯洁爱情火花。《千与千寻》中,千寻与白龙患难见真情,真诚与善良为他们带来帮助和爱情,丝毫不矫情做作,也不煽情,给人以清新、纯美的感受。《起风了》中菜穗子和崛越二郎打着伞漫步雨中的场面,透着一种温情一种朦胧。《龙猫》中,可爱的五月与勘太之间的感情是懵懂的,勘太质朴、倔强,还带着小男孩天生对异性的排斥,而五月懂事、热情,具有一种活泼女孩的张力,很难说他们之间是爱情,但是男孩、女孩之间的一段小插曲已经展开。《天空之城》中有一幕镜头令人感动,希塔从慕斯卡的堡垒中获救后,飞行摩托上巴斯轻轻拥着希塔,静静地飞,虚弱的希塔伏在巴斯的肩头,日语毕业论文,一袭洁白的长裙随风微微飘扬。 四、精细的思维特质 认真、细致、持恒是日本民族精神的重要特点。东山魁夷说:“日本列岛处于一个较好的纬度位置上,气候温和,空气潮湿,树木种类多,四季变迁鲜明,风景丰富多彩。”这种自然地理环境,使日本人对细小的事物、景物给予特别的关注和爱好,从而锻炼了思维的具体性、精细性和感觉的细腻性、敏锐性。这同日本人做事的彻底性和认真劲的传统是关系在一起的。L.比尼恩指出:“日本人是关于意向事业或是一种观念的忠诚,含有那么一种绝对的性质。这决定了日本民族在艺术创造上的完美性和精纯性。” 宫崎骏是一个追求高尚精神生活的理想主义者,他将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完美主义的艺术追求贯彻到动漫创作中,强调艺术的独创性,反对庸俗化,坚持手绘,追求画面的高品质,决不粗制滥造。塔尔博特说,宫崎骏对动漫细节有一种魔鬼般的迷恋,有强迫症一般的高要求。只为了找到头脑中的一个完美画面,他会进行一次全球旅行。《幽灵公主》这部著作酝酿了16年。拍摄胶片多达13.5万张,成本高达20亿日元。《千与千寻》是花费3年时间创作的电影,当初完成其中的九成工作,进行复检时,一下就推翻其中八成的既定内容。创作《悬崖上的金鱼公主》这部著作,为追求朴拙唯美的风格,宫崎骏摒弃流行的CG电脑技术,坚持手绘,用17万张手绘图片把各个角色刻画的活灵活现。正因为一个个精妙的细节,宫崎骏动漫才更具感染力、亲和力。 结语 宫崎骏动漫的每一部著作都打上了日本文化的烙印,通过艺术创新表现日本文化的力量,将文化的自信融入生动的故事与艺术形象之中。如今,很多中国动漫在不断寻找自己的发展模式过程中渐失本真,在民族风格性以及思想内涵上都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我们的动漫著作应该有针对性地借鉴宫崎骏动漫的经验,抓住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彰显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才是新时代中国文艺创作应当具有的文化自觉与内在追求。 注释: ①百度百科[Z].http://baike.baidu.com/view/29087.htm?fr=Aladdin. ②梅原猛.森林思想――日本文化的原点[M].卞立强、李力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152. ③邱紫华、王文革.东方美学范畴化[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7:261. 参考文献: [1]薛燕平.世界动画电影大师[M].北京:中国传媒学院出版社,2017. [2]陈奇佳.日本动漫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学院出版社,2017. [3]绯雨霄.宫崎骏:创作梦想和飞翔的老人[M].北京:东方音像电子出版社,2017. [4]秦刚.感受宫崎骏[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 [5]杨晓林.动画大师宫崎骏[M].上海:复旦学院出版社,2017. [6]叶渭渠,唐月梅.物哀和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M].桂林:广西师范学院出版社,2017. [7]梅原猛.森林思想――日本文化的原点[M].卞立强、李力,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 [8]邱紫华,王文革.东方美学范畴化[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