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纵观日本的历史便发现无法回避中国,谈到日本的文化发展史也不可避免地要谈到中国文化。最受惠中国文明和中国文化惠顾的日本,在长达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充分吸收中国文化精髓,并使之与日本文化相融合,“嫁接”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文化。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日本文化;中国文化;吸收;和化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2 近一个世纪里,无论是日本人自身还是世界其他国家,对日本文化的探讨从未间歇过,日语毕业论文,甚至在近几十年里出现了探讨日本的热潮。日本仅用半个世纪就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成功晋升为工业国,用了不到半个世纪变从战后的废墟中重建家园,跻身为世界经济强国,创造了奇迹。也许正因为此,才吸引世界各国对它产生兴趣并进行探讨,想从中找到答案。可纵观日本文化史,却不可避免要谈及中国文化。 第一,中国儒教,佛教作为构建日本道德观和精神世界的轴心至今占据重要地位,但日本的儒教和佛教却早已不同于中国的儒教,佛教,而形成了日本特有的派别和他们的信仰。 从日本的古坟时期开始,就已经开始大量传入大陆进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水稻、养蚕、织娟、铁器等源源不断的传入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时许多归化人带回大量的中国典籍,传播中国的思想文化和语言文字,丰富了日本的思想、精神世界和语言。18世纪江户时代的国学者本居宣长在《古事记传》中也认为《论语》《千字文》是儒学和汉字在日本普及的启蒙书籍。朝廷为了建立中央集权国家,抑制毫族势力,推古朝圣德太子采中国儒、法及佛教思想,结合日本国情制定了《十七条宪法》,奠定了日本精神的根基。例如,第一条“以和为贵”第四条“上不礼而下不齐”第六条“无忠于君,无仁于民,是大乱之本”,第七条,“贤则任官”。以及《冠位制》中制定的十二官阶,也以德、仁、义、礼、智、信(各分大小二阶)命名,均体现着中国儒家思想的痕迹。通过《十七条宪法》以中国五经为中心的儒家思想在日本社会中落下根基,正上下之别,定尊卑之序,明君臣之义,倡父子之亲等儒家政治伦理主张成为日本的政治准则和教学方针,是日本社会发生飞跃的一次大变革,这种精神在奈良、平安时期得以保持。进入镰仓时代后,中国的新儒学(从先秦儒学中发掘出行而上的东西,并吸收佛道思想加以理论化、系统化)和朱子学传到了日本,并先后形成京师学派和水户学派,逐渐与日本固有的思想结合,染上日本文化的特色。到了江户时代,日本朱子学成为官学。随着中国阳明学和清代考证学的传入, 日本又相继形成了阳明学派、古学派、考证学派等儒学流派, 达到了日本儒学的全盛期。在整个儒学传入日本的过程中日本人是从其固有的思维水准出发去吸收移植了中国的儒学思想,但就儒学的核心来说已非中国儒学的原貌了。中国儒学把“有德者王”作为传统的政治思想。它以天命思想为前提,认为王位是天授予有德之人。从而居王者并非无条件,要求居王位者应是有德之人。“有德者王”思想又是与“放伐”“革命”思想相表里的。君王失德如桀纣时,不仅会遭天怨,臣下也可放逐或取而代之。在君臣联系上,孔孟认为“忠诚”绝不只是臣下单方面的绝对义务。也就是说中国的“忠” 是有条件的,是对自我良心的忠诚,“忠”本身和“义” 联在一起。而日本儒学属于核心地位的则是“忠”,江沪时代后日本儒学放弃了“有德者王”思想,反对孟子的“放伐” 说,提倡臣下无条件的忠诚道德。这也向日本传统的为主君献身的武士道德的回归,所不同的是这种绝对忠诚主张披上了儒学概念的外衣,绝对忠诚的对象也从主君逐渐转变为天皇。在日本“忠”是“臣对君无条件忠诚。” 意味着家臣必须无条件的为主君献出一切, 包括生命。这与天皇万世一系的政治制度是相一致的。天皇与本国的神话结合在一起, 成为天照大神的子孙, 是独一无二的,天皇一系世袭, 皇统神圣不可侵犯。因此在日本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类似中国以改朝换代为中旨的农民起义,也正是因为日本儒学强调这种无条件的绝对“忠诚” 。 在儒教传入日本的同时,佛教也于6世纪中叶经朝鲜传到日本,并在日本形成了比在中国更大、更持久的作用。佛教在日本的传播的首位功臣还是圣德太子,他潜心探讨佛教教义, 领会到了“世间虚假,唯佛是真”出世主义的真谛,他在《十七条宪法》第二条明文规定:“笃敬三宝。三宝者佛法僧也,则四生之终归,万化之极宗,何世何人,非贵是法?人鲜尤恶,能教从之,其不归三宝,何以直枉?”随后佛教在日本盛行起来,大陆佛教的佛像、信仰、经书、教义、教团等形式一并被日本社会所吸收,但随后便开始了对大陆佛教的取舍。大陆佛教对日本作用最突出的是艺术,建筑、雕刻、绘画、装饰等被日本社会所注目并接纳,但对艰涩的教理及繁缛的宗教仪式则逐渐失去兴趣,最终在镰仓时代产生了净土宗、日莲宗和 禅宗等新的佛教派别,成他们的独特的精神文化。 大陆佛教对日本文化的作用并不局限于艺术,对日本文化的诸多方面都有作用。在文学上,日本物语、草纸、纪行等都受佛教感染,以佛教思想为背景。而日本的的和歌、连歌、俳谐等纯粹的日本诗歌也因吸收佛教思想而更加的优雅深刻。甚至代表日本精神的武士道,其心理基础也是以佛家禅定为宗旨。 第二,在日本文化的诸多领域均能看到中国文化的踪影,却又独具日本特色。 当中国文字早已发达完善之时,日本尚未创造出自己的文字,在中国文化输入日本的过程中,日本人先借用中国汉字书写日本语言,继而借助汉字创造出日本的假名,形成自己的文字―日文。史籍之记载汉字汉学之正式传入日本者,当为应神天皇之世(约当公元三世纪末叶,即二四八年王仁从百济渡日,献论语十卷及千字文一卷,是为汉字汉学传入日本的开始),汉字传入日本后,不仅成为公家用以记录史实,且为一般学者用以作品写书,而成为当时日本唯一的正式文字。至八世纪中叶,日本人开始用汉字楷书的偏旁,造成片假名,又用汉字草书造为平假名。不过汉字在日本的读法有训读及音读两种,前者即日本原来的语言,而后者则系中国传入之音。然音读又因传入的时地之异而复分为汉音、唐音、吴音。汉字传入日本後,不仅促进了日本古代文化的进步,同时亦因而促成了所谓片、平假名的日本文字的出现。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逐渐把眼光从中国转移到了西方国家,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应用中国的造字法翻译、创造了大量的词汇。而且很多人文社会学方面的词汇之后又传入了中国。日本人不仅善于模仿外来文化,还会在其吸收和融合的过程中进行加工和创造。 说到日本茶道的形成与发展,不能忘记的是中国茶文化对日本茶道的作用。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的第15代传人元千宗室先生在其所著书中指出:“中国茶文化是日本茶道的源头” 并且中日茶文化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深受“儒道佛”思想作用,将天人合一作为做高追求,且都是各自国家优秀文化的集成之作。但在历史的沉淀中各自却又已经不同。中国茶文化注重“异同”和“养生”以及茶的“色、香、味”,讲究饮茶为“乐”;而日本茶道则注重茶的“礼法和精神”及“茶道”和“佛心”,讲究饮茶所表现的“幽静”和“苦寂”。另外,中国茶文化是从日常生活上升到精神层面,而日本茶文化则是从精神层面普及到百姓生活的。 “日本人非常清楚,他们的文字,词汇,艺术和许多传统的价值观念都来源于中国。中国是他们的希腊,日语论文题目,罗马。” “日本虽然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长期借助外来文化而发展,似乎本民族的文化不像我们中国这样值得炫耀,但是同时它也造就了日本民族的开放性意识,摄取外来文化的极大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及消化异质文化,转为民族特有文化的超凡能力。”中国文化曾长期作用日本,甚至久占日本文化的主导地位,对日本的进步起了巨大的推动影响,但它能在吸收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才是最可贵之处。 参考文献: [1]赖肖尔.日本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第462页. [2]魏常海.日本文化[M].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第5页. [3]王昌沛.轮日本文化的兼容与传承.山西师学院报,2017年,11月. [4]王风杰.轮“拿来的”日本文化.长春师范大学学报,第25卷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