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业的出版模式及其海外文化传播[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一、日本动漫业的出版市场构成
中国论文网
  
  在日本,87%的人喜欢看漫画,84%的人拥有与漫画人物形象相关的物品,动漫著作中的英雄形象,也以其平凡的身份和睿智的思想,切合着日本普通国民的英雄想象,具有着广泛的社会认同度和情感凝聚力。“在空间拥挤、习俗戒律繁琐的日本社会,背负着巨大压力的日本人通过动漫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宣泄和肢体上的放松。”日本动漫出版通常被划分为动画和漫画两个部分,漫画主要以印刷物形式出现,包括图书和杂志等,动画则主要通过影视系统和互联网播放。其中,漫画出版又分为以连载或资讯为主的漫画杂志和以独立故事为主的漫画单行本图书两种形式。在日本,漫画单行本每天以近30种(集)的速度为读者提供新的内容,日语论文,漫画杂志则以每天10个故事的速度更新着读者的阅读口味,其年提供故事总量在3000个上下。
  日本因而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动漫图书出版市场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日本国内约有4400余家出版社,年出版图书7万种,15亿册,年总销售额9000亿日元左右,其中,漫画类图书就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每年生产总量超过2300种,销售收入占出版业整体收入的40%。以讲谈社、小学馆、集英社等大型出版公司为代表,日本排名前50位的出版机构(它们约占到了日本全国图书总销售量的50%),差不多都拥有自己创办的历史悠久的漫画杂志,如讲谈社的《少年杂志》、小学馆的《少年星期天》、集英社的《少年Jump》等,都是这其中的佼佼者。这些老牌子的杂志多创办于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年发行量多保持在1百万册以上,它们与漫画创作者及其编辑们一起见证了日本动漫产业从弱小走向壮大的历史进程。
  
  二、日本动漫产业的出版模式
  
  日本的动漫出版不同于欧美“精准定位”型的产业运作模式――“调研选题―编创剧本―制作动画一运作宣传―发行节目―衍生授权”,而多是采用“产品先行”的路径,先设计出卡通形象,然后再依据该形象进行漫画创作,连载于各大报刊之上。如果该卡通形象及前期漫画故事市场反馈良好,那么创作者和出版机构就会将其合集起来推出单行本发行,并随后展开大规模的影视动画制作、衍生品形象授权等产业开发活动。在一些知名漫画杂志,如集英社下属的漫画杂志《少年Jump》上的连载著作,最后基本上者哙被转换为动画片推广发行。关于一部成功的著作而言,即使暂时没有得到合适的拍摄机会,只要坚持下去,也总会等到转入动画制作的那一刻。
  正是由于卡通形象设计和图书出版处于日本整个动漫产业链的最前端,所以设计出广受喜爱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就成为事关产业开发全局能否运作成功的关键。在日本,漫画创作是以团队合作的形式集体进行的。富有远见的出版社通常都会为漫画创作团队中的核心成员提供固定且适宜的编辑,为其解决小到生活琐事,大到故事架构等与创作有关的方方面面的问题。编辑们这种对动漫创作者极度尊重、高度敬业的精神,以及他们关于发展本国动漫事业的专业热情,往往也会使他们和作者一样,因所负责的著作广受欢迎而得到一夜成名的机会。
  上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的漫画创作及相关出版机构同影视界的联系开始变得日益密切,漫画杂志(或图书)与影视动画片的上座率、收视率之间开始形成明显的相互促进联系:杂志和图书的畅销带动影视著作的高收入,反过来,影视著作的发行也会相应带动漫画杂志及其图书的发行量,并抬升与其相关的衍生产品的销售量。在这样的连带效应中,许多出版和发行机构都广泛涉足影视制作领域,形成了漫画图书出版跨界发展的格局,如年销售额260亿日元的德间书店,其30%的收入就来自由其主导制作的影视动画片的收入。在日本漫画出版界享有盛誉的集英社、讲谈社、小学馆,由于其推出的漫画著作不断被改编制作成影视动画片播映,日语毕业论文,从而也使其主办的漫画杂志《少年Jump》、《少年杂志》、《少年星期天》,在最高发行册数上分别达到了400万、500万和600万册的发行大关。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快速腾飞为日本本土原创动漫的发展创造了一个难得的黄金发展时期,日本动漫产业开始逐渐形成创意一生产公司多样化、销售公司集团化、原创为主外包为辅的市场结构,并将国际化和市场化两目标并举,确立了动漫产业作为日本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战略地位。以此为指导,无论是一线的创作者,还是进行总体调控的政府管理者,都以实现产品的海外传播为其主要目标之一。以2017年为例,日本销往美国的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就达到了43.59亿美元,是当年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4倍,以致美国媒体面对日本动漫惊人的海外市场输出力量,发出了美国遭遇第二次“珍珠港事件”的呼声。在中国,日本动漫的作用仅从变形金刚、一休、机器猫、柯南、奥特曼等人物形象便可见一斑。关于中国上世纪80年代晚期出生的儿童来讲,这些形象已经取代了米老鼠和唐老鸭,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亲密的成长伙伴。
  除了外向发展和处于产业链中上游的影视互动策略之外,日本动漫出版产业的最主要收入其实来自产业链下游的形象授权和各种衍生品开发,这部分收入约要占到其产业链整体收入的70%以上。除了利用动漫卡通形象制造各种玩具之外,动漫著作及其打造的卡通形象还会延伸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游戏开发、食品、服装、旅游、广告等行业的形象使用特许经营。关于日本的动漫出版产业来说,围绕版权输出和下游开发做文章,早已经成为推动其整个行业发展的集体共识和核心战略。
  
  三、日本动漫文化的海外传播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借鉴世界翼他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及科技成果的民族,日本的动漫生产除了以表现日本本土文化为重点外,还广泛采纳吸收了亚洲和欧美发达国家的文化内容及古老智慧,并将其巧妙融入到最富日本文化特点的卡通人物造型和故事讲述进程中,再转而将经过改装的动漫产品输出到世界各地。日本政府在这一点上,有着更为明确的追求。2017年3月,日本外务省宣布将哆啦A梦(即机器猫,又译作小叮当)任命为该国第一位“动画片大使”,承担起树立日本文化外宣形象,带动本国“软实力”提升的重任。日本的动漫出版和海外传播,实际上已经超越了纯粹经济利益的考量,而具有了某种更为深远的国家文化竞争策略意味。
  如今,日本动漫著作对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受众来讲,都是最为常见的文化消费品之一。在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的《铁臂阿童木》到20世纪80年代美日合作推出的变形金刚、皮卡丘,再到后来的名侦探柯南、哆啦A梦等,日本的动漫卡通形象和其负载的价值理念对美国人来说,都日益变得“像他们的苹果派一样,司空见惯,不可或缺”。20世纪90年代末期,日本漫画书籍的英文翻泽版获准登陆美国大陆发行,从此为以书为传播载体的各种日本漫画进入美国大众书店清除了障碍,从而也带动了日本动漫在美国的发展热潮。在美国的图书出版市场上,兰登书屋旗下的DeI Rey Manga、日本出版巨头Tokyopop美国企业、集英社和Shogakukon出版社控股的Viz Media企业,再加上一些不断涌现的如Broccoli Books、DrMaster、Digital Manga和Central Park Media等小型出版机构,都与日本本土动漫出版公司形成了合作伙伴联系。“关于这些美国出版社来说,拿到日本漫画的出版权,出版商就等于拥有了点石成金的魔力手指。”日本动漫对美国出版界的作用和其强大的传播力可见一斑。
  由于地缘上的亲近性和文化上的某些相关性,日本动漫对中国儿童的作用更大。随着中国和日本在经贸往来上的日益密切,《机器猫》、《聪明的一休》、《铁胆火车侠》、《四驱兄弟》、《名侦探柯南》、《樱桃小丸子》、《百变小樱》、《灌篮高手》、《圣少女》、《奥特曼》、《七龙珠》等日本动漫著作大量输入到中国,在二三十年的时间中几乎成为了中国两三代儿童的集体记忆,对其处世态度和长大后的行为方式、思考习惯都产生了巨大作用。这种局面或许可以印证日本动漫在创作立意及出版发行体系上的成功,但关于在文化输出上明显不如欧美国家的中国来说,却无疑是需要保持必要警醒的策鉴。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