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战后日本“无赖派”文学[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本论文通过论述无赖派文学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并结合代表性作家的文学作品和文论著作详细略论了这一文学流派的思想特点。同时,通过上述略论也阐释了无赖派文学思潮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最后,重点叙述无赖派文学的“虚无主义”精神的同时,也指出了其社会意义。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战后文学;无赖派;反叛精神;虚无主义
  中图分类号:I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7)11-0000-02
  引言
  在日本文学发展史上,战后文学是一段十分重要的时期。无赖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学思潮,同时也是战后日本最早出现的代表性文学思潮。
  1945年,无论是对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还是对中国八年抗战的胜利,无疑都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同样,这一年在日本政治史和文学史上也是无法忽视的。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那一刻开始,它从曾称霸一时的帝国主义国家沦为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占领国,日本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1.无赖派文学的产生
  作为一个标榜天皇“万世一系”的国家,此前日本国民的思想体系,包括一切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都是以天皇为中心的,而这些价值观在战败以后受到严重冲击,轰然崩塌。作为日本统治根基的专制主义天皇制遭到了否定,日语论文,从根本上动摇了天皇的地位,所谓“神皇”这根精神支柱开始倒塌。当时的日本国民失去了既有的价值判断标准,精神失衡,一时又找不到恢复平衡的杠杆,完全丧失了精神的主体性,落入心理的虚脱状态。在此背景下,虽然仍有部分国民,为了维持旧的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而竭力鼓吹天皇制国体,逆历史潮流而动。但已经无法改变近况――社会秩序混乱,国民精神空虚,已经失去了追求的目的和方向,时刻挣扎在危机感、幻灭感和虚无感之中。再加上,长时期的封建统治禁锢人性,窒息人的本能,造成极端的禁欲。这些使得战后出现了人性解放和“道德革命”要求的高涨,并且超越了暂时为了适应极权主义而形成的价值体系,重新建立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新的价值观念,向着非理性主义发展,从而转向颓废主义方向。此外,战后的日本文学界虚无颓废思想泛滥,宣扬悲观绝望的文学广为流传。这些思想的存在为无赖派文学思潮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由此应运而生。
  “无赖派”一词,是战后不久由其代表性作家太宰治最先提出的。他在1946年1月致作家井伏鳟二的书简中写道:“因为我是无赖派,所以我要反抗战后的风气。”同年5月,他在《东西》杂志上著文再次强调:“我是自由人,我是无赖派,我要反抗束缚,我要嘲笑挂着一副嘲笑面孔的人。”文坛遂将太宰治的这番言论称作是“无赖派宣言”,这一流派也因此而得名。
  无赖派,从文学措施的角度着眼又被称为“新戏作派”,这是因为无赖派的文学创作近似江户时代的戏作文学。所谓“戏作派文学”主要是指日本江户时代后期,封建制度性将瓦解时期的小说,与和歌、汉诗汉文等封建统治阶级的所谓“雅文学”相对,町人作家以诙谐为主的通俗小说“浮世草子”便被称为“戏作文学”。战后,日本文学界的有些作家主张克服传统文学的旧措施,试图应用各类现代主义措施,在江户时代戏作文学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学,这便是“新戏作派文学”。
  无赖派的代表作家除了太宰治外还有坂口安吾、织田作之助、石川淳。此外,日本文学史家也将田中英光、檀一雄、伊藤整、高见顺、北原武夫、三好十郎等列为无赖派作家。无赖派并不是这些作家因为持有相同的文学主张而自觉结合的文学流派,他们中有的人甚至互不相识,但是由于他们的文学著作具有共同特征,因此文坛将他们统称为“无赖派”或者“新戏作派”。
  无赖派的创作题材大多是和无业流浪汉、穷人、酒鬼、妓女等关系在一起的。在写作手法上,他们反对传统的自我小说模式,文体简洁明快。无赖派被认为是“在特殊时期绽放的一朵病态的花朵”,其文学思想也是独具特色,在战后思想领域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冲击波。
  2.无赖派文学的特点
  提及无赖派文学,给予读者和社会最大的感受首先是其强烈的叛逆精神。无赖派作家“亲身体验资本主义社会的邪恶,希望创立一个新的正确的社会”(田中英光,《野狐》)战争期间他们没有与军国主义同流,而且受到极权主义的强烈压制,对既有的秩序、伦理和道德表示绝望与反抗。在文学观念与措施上也有反叛的倾向。战后他们便以受害者的面目出现,对权威和权力表示了轻蔑和否定,强调真正的文学家不屈从于权威的压力,不仅要从旧社会秩序的压抑和束缚下解放出来,而且要破坏既有的东西,“创立一个新的正确的社会”,以获得一种安定感。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对伦理本身的破坏,对现实的叛逆,成为(无赖派)精神基调”。
  众所周知,在谈及战后日本政治的诸多现象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天皇和天皇制的问题。而且,天皇极权主义也是文学界围绕战争责任问题论争的焦点。换句话说,即是维持还是否定天皇制的问题。无赖派在这一点上毫无疑问是反对天皇制的。坂口安吾的《堕落论》一文是无赖派的理论基础,在文中他明确提出反对天皇制,反对将天皇绝对神化。他指出,“只要天皇制继续存在,日语论文,只要这种历史的诡计在日本人的观念中继续起影响,就不可能指望开放出人和人性的正确的花朵。……我们必须从充满这种封建传统性的诡计的‘健全道义’中堕落,必须坠下到赤裸裸的真实的大地上来。”他还说:“天皇只不过是幻影。也许只有从天皇变为人的时候起,才开始真实的天皇的历史。”
  除了天皇之外,无赖派反对一切权威和权力,否定一切政治价值和社会秩序,甚至怀疑自我存在的价值,表现了一种虚无感。太宰治就曾公开剖白,世界一切都是虚假的,“思想是假的,主义是假的,理想是假的,秩序是假的,诚实、真理、纯洁全都是假的。”这充分说明了无赖派反对旧秩序,却又寻找不到建立新秩序的途径。于是,企图采取虚无的行为,重建个人主义的自我意识,以确立对旧秩序的独立的批判立场。
  无赖派文学思想的第二个特点是追求“自由思想”和“人性解放”。无赖派认为战争扭曲了人的心灵,战后首要任务就是恢复丧失了的自由和人性,以恢复人的本来面目。他们所要追求的“自由思想”的核心,就是要从战时的体制和权力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从旧的秩序、伦理、道德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可以说,这是无赖派文学最重要的思想性格。   无赖派所追求的这种“自由思想”的价值观,更多的表现在对弱者的同情,强调真正的艺术家不应屈从于体制和权威,而应随时站在弱者一边。太宰治在《蓄犬谈》一文中就写到:“艺术家本来就应该是弱者的伙伴――弱者的朋友。在艺术家来说,这就是出发点,就是最高的目的。”他们讴歌自由,扶助弱者,成为其“自由思想”的重要内核,但采取这种“自由思想”却没有斗争的对象,全然是建立在自我内省和理解的基础之上,自由也便成了一种幻影。
  而他们所主张的“人性解放”就是抛弃道义和人情的一切虚伪,着力揭示人性的阴暗面,从自虐中追求自我完善,从埋没在世俗的灰尘中挖掘人的真实,以重新建立个人主义的自我意识。他们这种颓废思想是基于对世界的认识采取了虚无主义的态度,是以对社会和人不可信赖为基础的。他们对现存的一切都感到绝望,统统加以斥责和抛弃,认为在战后的废墟上幸存下来,无抱负可谈。
  无赖派文学思想的第三个特点是他们在文学观念和措施上的反近代传统。无赖派作家重视直觉和下意识的影响,B15王向远,《中国题材日本文学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17。第99页。
  B16横光利一:日本小说家,活跃于1927-1937年的日本文坛,代表作有《蝇》、《太阳》。
  B17局慧勤、魏大海,《芥川龙之介全集》第一卷,山东文艺出版社2017:第528页到第926页。
  B18同上:第669页到第720页。
  B19局慧勤、魏大海,《芥川龙之介全集》第一卷,山东文艺出版社2017:第543页到第565页。
  B20《日本现代文学全集・横光利一集著作解说》,/|京: /v/社,昭和36,4。第998页到第1246页。
  B21《日本现代文学全集・横光利一集著作解说》,/|京: /v/社,昭和36,4.第367页。
  B22同上,第375页。
  B23几人均为日本侵华时期的官方小说家。
  B24王向远,《中国题材日本文学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17。第134页。
  B25王向远,《中国题材日本文学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17。第136页。
  B26“ 亚细亚主义 ”:指在西方列强加剧侵略东方的危机时刻,围绕着对 “ 东洋 ”与 “ 西洋 ”的认识问题而形成的有关日本人亚洲观的一种有代表性的政治思想及其相关行动。大东亚共荣圈:指为日本帝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提出的邦联制战略构想与政治号召。
  B27王向远,《中国题材日本文学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17。第163页。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