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对于“生气”的差异比较[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中日两国在文化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情绪表达方面,给人的感觉却不尽相同,中国人在情绪表达方面不论是用词还是表情都极为丰富,相对的日本人给人的感觉却比较“生硬”。在汉语辞典里,“生气”一是指活力、生命力、生机;二是指发怒,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风水学中将生气简称为气,亦名内气、五气、阴阳之气。本文所探讨的“生气”是人类的一种日常行为,即发怒。但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日两国人在“生气”表现上有所不同。中国人的“生气”有明确的人为目的,而日本人的“生气”却更多地表现为感情,本文以“情文化”与“意文化”为论据,对中日两国的“生气”差异进行了概括性论述。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生气”文化 意文化 情文化 人际联系圈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7)05-0065-02
  一 “生气”文化
  1.中国的“生气”文化
  中国人对情绪的表达及用词都极为丰富。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应该具备喜怒哀乐等多种情绪。在中国人的日常行为习惯中,“生气”已成为一种文化,日语毕业论文,这种文化具有典型的时代性。
  “生气”一词在汉语词典里解释有以下几种意思:(1)使万物生长发育之气。(2)活力;生命力。(3)气概昂扬。(4)活人的气息、精气。(5)用以指生灵。(6)犹元气。(7)空气。(8)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9)指储藏量。在现代,中国人使用语当中的“生气”一词主要指第8种意思:当一个人认为某种事物或现象违背了他内心的原则或信念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中国的“生气”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表现生气的词、习惯用语等比较丰富。比如:怒发冲冠、横眉立目、暴跳如雷、怒气冲冲、义愤填膺、火冒三丈、气势汹汹、怒不可遏、恼羞成怒、拍案而起、令人发指、气急败坏、怒目圆睁、怒目而视、怒气冲天、怒气、怒色、怒号、怒火、怒目、怒斥、怒骂、怒视、怒容、大怒、激怒、发怒、恼怒、动怒、愤怒、愤慨、愤激、愤然、义愤、愤恨、怨恨、痛恨、遗恨、憎恨、怀恨、气恼、生气、火气、恼火、吹胡子、瞪眼睛、气呼呼、怒冲冲、怒目圆睁、怒目而视、怒气冲天、怒气冲冲、怒气填胸。另外,不同地区其表现也有所不同。比如:在两广一带“七黑”一词就有表现骂人生气的意思。
  第二,分层现象比较明显。中国“生气”文化中分两个层面:一是“技术型”,一是“直接型”。技术型主要指虽然因为某事某物让自己情绪不愉快,但没有表现“火冒三丈”的直接形态,而是以间接手法来表现自己的不满。直接型主要指因为自己情绪不愉快,直接表现出自己的不满情绪。在现实生活中,直接型的生气表现方式较多。
  第三,中国的“生气”文化不分年龄层次,具有全民化的特点。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人慢慢变得越来越容易生气了。其中表现之一是:不分年龄层次,不分性别,不分场合,不分学知程度,都是比较容易生气的。
  第四,中国“生气”的表现形式比较多样化,其中漫骂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2.日本的“生气”文化
  日本是一个情绪相对内敛的民族,在感情表现上比较含蓄,特别是在表达自己的喜好、不满等方面时往往使用一些间接的方式。或是采取第三者传话的方式委婉地表现自己的情绪。在日语中表现生气的词汇及短语、短句主要有以下一些,见下表:
  通过以上一些表现生气的词句可知日本的“生气”文化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在表现方式方面较委婉,多采用间接的方式,往往不太愿意直接表现自己的情绪。用词比较客气,语句无多样性。这与日本人的个性有关,他们在生活中比较喜欢称赞他人,关于他们的一些不当的行为一般采用忍耐和纵容的方式。
  第二,在表现生气的情绪时往往注意场合,不太愿意在公共场合中表现自己的生气情绪。日本的文化属于“耻感文化”,这与欧美的“罪感文化”有所不同。“耻感文化”的行为原则是:做某事的决定,不是来自自己的决定,而是来自周围旁人的感受。在整个人际联系圈子中,日本人所有的决定都是与集体一致的。日本人在做某事时,往往会参考周围人的看法。公共场合的外在原因决定了日本人在公共场合中自我约束的生活习惯。
  第三,表现生气的方式根据性别不同而有所不同。男性往往较喜欢采用相对比较直接的方式,而女性更多地使用间接的方式。在日语中,用词也是有性别之分的,一般的,男性用语比较直接、粗鲁,女性用语比较婉约、含蓄。
  二 中日“生气”文化的差异
  1.两国文化所属的类别
  中国传统文化的为人原则是“衷恕之道”,有强调和重视意志、道德的倾向。这种注重意志是由于长期在严峻的自然环境里养成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意志也表现在利益上。这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的社会生活等不同侧面,都产生了深刻的作用。从心理结构的角度来看,意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并且这种特征并没有随着中国近现代化的进程而发生根本的改变,并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建设大有裨益。
  如果说中国的文化是一种意的文化的话,日本文化可以说是一种情的文化。日本是一个情感发达的民族,也正因为此而带来了意志的薄弱化。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缺乏自我独立性,关于问题的解决及为人处世,一般都依赖于集体。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对大量二手资料略论后,给日本文化类型定义为“耻感文化”。耻感文化是指为人处世的准则来自于外部的约束力。关于自我缺乏意志力,非常在意周围人的看法,又因为日本人的情感发达,在与人交往中往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尽管近现代以来日本文化也发生着某种变化,但就其整体倾向而言,仍带着浓厚的情感主义、审美主义的色彩。因此我们将日本文化称之为情的文化。
  2.中日“生气”文化的差异
  中日两国文化所属的类别不同,在“生气”文化表现方面也有所不同。其相同点虽然都是内在情绪的一种外在表现,但其目的性则不同。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其主要特点是意文化的突出。数千年的长江流域及黄河流域孕育了独特的中国文化,其表现之一便是日常生活中注重利益的思考方式。在表达自我情绪时也是如此。中国的“生气”文化其表现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而日本的“生气”文化更多地表现为情感。一方面,中国人生气的目的很容易明白,而与此同时,日本人生气的目的因为其表现形式委婉含蓄而很难让人明确了解。中国人在生气时往往有一个计算“成本”的过程,计算损益得失。因为生气有所得,而生气的情况比较多,所以中国人很少徒劳无益的生气。如果就算生气也毫无用处,或是生气不生气其结果一样,中国人一般选择不生气。“生气”这种情绪是为享受好处的一种措施,因其被作为一种道具来使用,所以就算当事人表现得极为生气,也很难了解对方真实的心里想法。与此相反,日本人就算没有所得也会生气。因为其想生气而生气,不像中国人是因为生气有所得而生气,也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生气,在生气之前也不会计算“生气成本”,只是内心情绪的“想生气”而已。基于此,日本人在表现生气时往往不会采用什么手段措施,单单从语言行为表现上表现出来而已,这与中国人有很大不同。他们的生气与利益无关,也不是为谋求回报,更不会涉及体面或是面子问题。因此他们的生气目的(为了什么生气)往往很容易让人费解。
  中国“意”文化和日本“情”文化的不同是中日“生气”文化不同的根本原因。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这种意志在中国人思想中占第一位。为了达成意志将自我感情当做一种手段来使用。另一方面关于日本人来说,这种感情或是情感就是其要表达的目的,故,对日本人来说,哭也好、笑也好、感动也好、品味也好都是他们所要表达的最终的目的,并不是将这些情感作为达成意志的一种手段。同时,由于日本人很注重周围人的看法,在表现自我“生气”的情绪时较委婉,注重场合,而中国人因为“面子”问题,在表现“生气”时比较直接,也不太注意场合。
  三 结论
  “意”文化的中国文化中“生气”文化也是一种达成意志的表现。中国人在生气的前后都有一种算计的过程,同时体面及面子问题也成为生气的原因。这与“情”文化的日本文化中“生气”文化是不同的。日本人生气的原因往往不明。同时他们生气也仅仅是当事人关于自己内心情绪的一种表达,并不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当然本文中所讨论的只是大部分情况。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关于某些情况下的生气都是为了某一种目的,将生气当作生活的一种调节方式,这并不符合本文的观点。同时关于本文提出的观点,本人并没有做出实际的问卷调查,日语毕业论文,仅从一些文献资料中调查、整理得出。在以后的本课题探讨中,更应基于实际的调查,结合中日两国的基本国情及社会文化背景做出更为科学、实际的结论。
  参考文献
  [1]王敏.(意)文化(情)文化――中国日本探讨(日文版)[M].中央公论新社,2017
  [2]方小/.日本/と中国/における怒りの表/について[J].宇都/学院国/学部探讨/集,2017第27号177~185
  [3]崔世广.意的文化与情的文化――中日文化的一个比较[J].日本探讨,1993(3)
  [4]中国人你为什么爱生气[EB/OL].http://zqb.cyol.com/html
  /2017-10/11/nw.D110000zgqnb_20171011_3-11.htm,2017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