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技术伦理(也称工程伦理)是现代技术本身对社会道德文化作用下产生的新兴科学。技术伦理教育引导学生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在理性思考的同时又进行伦理的思考。本文介绍了日本理工科高等院校开展技术伦理教育的措施、课程设置及教学特点,归纳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提出建设性意见。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技术伦理 工程伦理 工程教育 Abstract Technological Ethics (also known as engineering ethics) is a new science which is influenced by modern technology itself. The education of technical ethics guides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method and technology of ethics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constructive comments on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in China. Keywords Technical Ethics; engineering ethics; engineering education 技术伦理学是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以探讨技术活动中的道德问题为对象,涉及技术探讨和运用的主体、过程和结果等多个因素,触及专业技术人员的道德取向和现代技术本身对社会道德、文化的作用。它超越了以往伦理学仅探讨人与人道德群体的内容,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纳入伦理思考的范畴,形成了关怀和尊重自然事物为基础的伦理原则。技术伦理(也称工程伦理)教育引导学生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在理性思考的同时又进行伦理的思考,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强化伦理道德教育,为职业道德教育注入了新内容。技术伦理教育是对专业行为的道德性质进行个人判断的措施训练,关于理工科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日本的技术伦理教育 日本对于技术伦理教育的探讨与实践始于上世纪末。1999年开始实施的日本学院理工科专业教育认证基准中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规定:“要理解技术对社会和自然的作用,理解技术人员的社会责任 ”,对理工科学生的培养明确了技术伦理教育的理念;其后2017年修正的《技术士法》中也规定“必须努力做到没有损害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其他公益的事情”,强调专业技术人员的社会责任和行为原则,从法学的角度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伦理道德进行约束。日本政府还斥巨资进行“科学技术伦理教育系统的调查探讨”,通过调查对技术伦理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略论,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高校开展技术伦理教学的实施措施、以理工科教师及公司研修者为对象的伦理教育计划的两方面实施方案,对日本在技术伦理教育领域的探讨和教育教学起到了巨大推动影响。 在政府强有力政策引导下,日本学院理工科专业均相应地调整了课程体系,普遍在公共基础课程内设置了2学分的技术伦理课,作为学院一、二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如“工学概论”“技术论与技术教育”“医学伦理”等课程,并在一些专业课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体现和渗透伦理教育思想,技术伦理教育融入了理工科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技术伦理课的教师由多方面人员来担任,有公司的工程师,探讨人员,理工科专业课教师,伦理、哲学方面的教师,他们或从自身的工程实践出发讲解工程师的责任,或从技术发展的视角预测和说明某一技术将对人类或社会的作用,或以社会伦理学解读技术价值观。技术伦理课教学多采用讨论式教学法,教师通常从专业领域选出特定的案例,略论由于技术发展而突现的伦理问题,启发学生对新技术的多元化思维,学生们从伦理问题当事者的视角出发,关于专业范畴的伦理问题及作用进行充分讨论和认真思考,日语论文题目,进而做出选择。这样从实际问题出发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培养了学生略论和解决技术伦理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工程实践活动起到引领的影响。技术伦理课在专业课教学中多围绕工程技术规范展开,目的是使学生不仅掌握简单的工程规范,而且学会了解工程规范的背景与意义,最终使这些规范变成技术人员的自觉意识,具备对规范进行反省、考察并构建新规范的能力。 在日本高校普遍开展的技术伦理教育主要是使学生掌握技术伦理判别所必要的基础知识,学会伦理性的思考和判断措施,理解人类社会存在和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思考。但自开展以来也始终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社会各界对技术伦理教育的认识不足。虽然技术伦理涉及社会多领域,但常常被忽视,一些技术者关于自身就是技术伦理当事者的意识模糊,甚至认为技术伦理仅仅是教育研修的工作,仅限于讨论专业学会的伦理纲领或职业规范;其次是由于缺少产业界的支持,技术伦理教育体系的构建和有效化问题愈加明显,迫切需要工程界、科技协会的有力支持;再有技术伦理教育所应该包含的内容,各个学校、任课教师之间没有达成一致,以专业伦理作为技术伦理教育核心的教学模式没有完全形成,教学内容体系尚处于探究和实践中。 2 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启示 技术伦理在我国通常称为工程伦理,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程项目的增多,对于其理论与实践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理论上,由于传统中国文化重视的伦理道德仅关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重在维护人际间的等级联系,而现代工程伦理则倡导尊重自然界中的所有生命,顺应自然规律,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两种伦理价值观之间存在的距离,有待于我们深入探讨和重新思考。工程实践中,现实社会一些为了小团体的利益而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工程决策,缺乏人文/P怀精神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工程设计,不善管理而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施工工程,维护一方利益而不客观公正地评价工程利益、成本和风险等问题,已经造成的事故和灾难触目惊心,直接拷问着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观念,也使得对工程师的工程伦理教育备受期待。 工程伦理教育在我国发展历程比较短暂,本世纪初在工程教育国际化背景作用下,2017年清华学院、同济学院等学校的土木工程专业率先开设了独立的工程伦理课程,引领我国工程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同时,也开启了工程伦理教育的新模式。而大部分高校是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工程伦理教育方式,课程体系和地位从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规范,教育体系的建立刚刚起步。 日本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进程与我国相近,自上世纪末引入以美国文化为价值基础的工程伦理模式以来,逐渐形成了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础的工程伦理学教育体系,且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因此,在略论总结其发展模式、课程设置、教学特点以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作者对我国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2.1 明确工程伦理教育目标,推进教育教学进程 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对科技的正面和乐观态度比例均高于发达国家,例如对“科学技术能够解决所有问题”持同意的人占38.8%,高于欧美的16.5%,表明公众对技术自身给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认识不足;对专业工程师的调查显示:仅有22%的人认为“了解工程对全球及社会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能力”,说明大多数工程师更注重以科学的态度去开展工程项目,而对工程、对工程与社会发展进步的使命和责任思考甚少;对在校理工科学生调查显示:有81% 的学生“对工程伦理的理解”一无所知,对工程伦理内容和影响完全不了解,表明高校关于工程伦理教育的缺失十分严重。这些关于工程伦理影响、界限的模糊认识,直接作用了工程管理者、设计者、施工者是否具备良好的工程伦理素养,作用着他们在工程活动中的价值取向和选择能力。即使是在工程伦理教育普遍开展的日本,也一直存在对工程伦理意识淡薄的工程技术人员,将自身置于工程伦理当事者之外。而面对我国对工程伦理认知不乐观的状况,有必要理论上明确工程伦理教育目标、影响和内容范围,大力推进理工科高校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进程。 2.2 制定强有力政策,支持工程伦理教育 工程伦理学是新兴的交叉科学,专业课程和传统伦理学都不能完全涵盖它,我国各高校开展的工程伦理教育处于兴起和探究阶段,有必要从体制上确认其课程地位,以便更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日本是在理工科专业教育认证、工程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认证两方面将工程师的伦理道德问题作为“工程基础”和职业认证考核必不可少的内容,促进了工程伦理教育的普遍实施。2017年6月我国正式加入了工程教育国际认证机构,随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工程伦理教育必将纳入工科教育体系。借鉴日本推广工程伦理教育的模式,建议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导推进。特别是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做出明确界定,确定工程伦理教育的教学大纲,各高校据此开设正规化、常规化的工程伦理课程。 2.3 围绕专业教学开展工程伦理教育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工程规范、工程伦理和工程职业道德内化为工程师职业活动的判断能力,它需要依托专业教育这一主体。这就意味着工程教育在课程涉及专业决策选择时不应回避专业行为和个人道德伦理素质的关系。由于工程伦理的实践性,不同工程领域面对的是不同的工程伦理问题,技术发展的不同时期也会不断出现新的解决措施,日语论文,因此工程伦理教育应结合专业领域所触及的伦理道德问题展开。在专业领域选择教学素材,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模拟实践环境,使学生自己体会用伦理的思维方式选择方案、判断决策,深刻感受伦理意识形成、观念塑造、行为培养的过程,提高学习兴趣,达到教学效果。 2.4 工程伦理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 工程伦理教育不仅仅是教育界的课题,也是全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和关注。一方面,工程活动引发的伦理问题需要工程界的关注和总结归纳,各工程领域提供的工程伦理教学素材,也需教育界的关注和教学研究,才能使工程伦理教育切实有效。另一方面,理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活动是工程伦理教育最直接的课堂,它所包含的生产实习、专业系列讲座和参观本专业有代表性的工程等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公司、探讨机构和专业协会的支持。特别是高校工科教育的实训环节,急需公司、社会机构承担工程训练任务,才能使学生在工程领域真正学会用工程伦理的思维判断和处理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 曹燕南.对中国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思考.高等工程教育探讨,2017.5. [2] 朱高峰.对工程伦理的几点思考.高等工程教育探讨,2017.4. [3] 项小军.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近况、问题及对策探讨.科技创业,2017.8. [4] 伍接朝.理工科学院生工程伦理教育及其实践体系构建.长沙理工学院学报,2017.2. [5] 易/G.学院生工程伦理教育近况调查报告[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1). [6] 王昕红.工程师在校学习经历和继续教育的报告.高等工程教育探讨,20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