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战后,日本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在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日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教育改革。这次改革是在美国占领当局的指导下,进行的一次民主化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发布《美国教育使节团报告书》、颁布《教育基本法》、实行“六、三、三”学制、对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进行改革。通过改革,日本的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日本教育改革;军国主义;“六、三、三”学制 二战后,日本经济已接近崩溃的边缘,国内各种矛盾异常尖锐。“然而,出乎人们意料,在不足30年的时间内,日本便从一片废墟中走了出来,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举世瞩目的经济大国。”①究其根源,主要是日本对提高人的质量工程――教育的重视和改革。对此,在战后初期,在美国占领当局的主持下,日本进行了继明治维新后的又一次全面而彻底的教育改革。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清除极端的军国主义毒素 清除教育中的极端军国主义毒素是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开端。美国占领当局在战后日本的改革中,充分认识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对此,在美占领当局的主导下,占领军最高司令采取了一系列坚决的决策。1945年10月10日发布的《对于日本教育制度的政策》的备忘录中这样写道:“禁止普及军国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的思想,废除军事教育学校和军事训练”②。紧接着在当年10月22日到12月30日,占领军司令部先后发布了四个对于清除军国主义的文件,这四个文件的主要内容有:对全体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进行审查、罢免具有军国主义的思想和过激的国家主义思想的教职员工;下令停止包含神道和军国主义思想的修身课、日本历史课和地理课,并删除现行教科书中包含神道和军国主义的内容,尽快以符合和平、责任等目标的教科书代替旧有的教材。 这一系列教育指令的发布与贯彻执行,使日本教育领域内的军国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被清除出去,为日本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但需要注意的是,关于日本人而言,这些政策被认为是苛刻的,在美国政府“如果日本政府不能接受或是拖延,美国便施加强大压力”③的方法下,这些指令被勉强接受。 (二)发布《美国教育使节团报告书》 在清除军国主义毒素的任务基本完成的情况下,日本战后教育的全面改革亦迫在眉睫。1946年3月5日,以伊利诺州立学院乔治・第斯特达德为团长的教育使节团对日本教育进行考察后,向占领当局提交了一份报告――《美国教育使节团报告书》。该报告强调尊重人的威严和价值,建立“尽可能促使作为富有理解力、重责任、更好同别人合作的社会成员的每个男女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制度。它把改革的主要准则确定为:以民主主义代替法西斯主义,以自由代替控制,以分散代替集中,以大众教育代替英才教育,以国际主义代替狭隘的民族主义。这份报告的内容,基本上是符合日本社会需求和人民要求的,得到了日本国内各界的广泛肯定。文部省的调查报告指出:“可能由于(报纸、杂志)对报告内容事项作为决定性的东西而接受下来,所以几乎都是赞成意见。”④而这种改革建议单靠文省部的实施是远远不够的,它也需要法学的支持。 (三)教育立法 战后初期为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日本当局实行教育立法。首先,废除旧的《教育敕令》,颁布《教育基本法》。《教育基本法》于1947年3月31日公布实施。《教育基本法》明确规定了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准则方针:以和平、民主的教育代替军国主义、国家主义教育。同时,该法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制度、教育行政等方面做出了全面而根本性的变革。这对战后日本开展全面的民主改革、建立新的教育体制有重要的影响。其次,1947年3月31日,颁布《学校教育法》,对学校的教育制度进行全面的改革,把战前的“六、五、三、四”学制改为美国制的“六、三、四学制”,把原来的六年义务教育改为九年的免费义务教育。以上一系列法学的颁布,使日本国内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教育法学体系,使日本的教育体系进一步法制化。同时,这一系列法学的颁布,也保障了日本教育改革的顺利完成。 (四)文部省的改革和教育委员会的建立 日本于1949年6月制定了“文部省设置法”。这一法学的主要内容为:规定文部省的职能,制定有关教育的法令,编制教育预算方案,交付国库初助金;组成了学院学术、社会教育、调查、普考、管理五个局。这一法案使文部省的权利从监督、决策、命令转变为指导、建议,其部分权利也下放到地方。随后,在1948年7月15日,日语论文,“教育委员会法案”经审议通过,并以法学形式公布。同年教育委员会成立。都、道、府、五大城市以及市町村都相继建立教育委员会。至此,以地方分权体制为基础的教育行政制度确立。 (五)初等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改革 初等教育改革主要是取消战前日本教育的体制,建立单一的初等教育制度。1946年12月教育刷新委员会制定了“对于学制问题”政策。这一政策主要内容:实行六年制初等教育、三年制中学(初中)教育的九年义务教育制;男女同校教育;中学之后设立四年学院,即实行六、三、三、四学制。战后日本初等教育从小学到高中的这些具体改革,逐步改变了战前的初等教育制度,建立起了单一的初等教学制度,也为后期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进行做出了巨大贡献。 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首先废除旧制高等教育机关间的学校种类异同,建立单一种类的学院。把达到学院标准的旧有的专门学校转变为新的学院或学院里的一个部;把旧有的“高等学校”作为一个部编入各地方性的国立学院中,废除学院预科制度;旧制的符合新制度要求的学院,日语毕业论文,相继过渡为四年制关系学院。这样双轨的高等教育制度也变成了单轨的教育制度。其次,改革探讨生院,1949年4月学院基准协定制定了“探讨生院基准”,提出了“探讨生院设置审查原则”要点。第三,对教员的培养和任用制度也予以革新。其主要内容有:在一些学院建立教育大学,专门培养教育科学探讨人员及学院教育系教师、保留部分培养教师的学艺学院等等。 战后初期日本教育改革,清除了日本教育领域内的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封建主义等毒素,为日本建立了适应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教育体制,并凭借由此产生的丰厚的人才资源,又从战争废墟上奇迹般地东山再起,很快就跻身于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行列。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许汝玲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251. [2]金明善.现代日本经济问题[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1.165. [3]周一川.战后日本教育发展与经济腾飞[J].世界历史.1992.(1). [4](日)海后宗臣.战后二十年史料――教育社会[M].日本评论社.1973.2. [5]俞辛/l.浅谈日本的战后改革[J].世界历史.1980.(6). [6](日)大田尧著.王智新译.战后日本教育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82. 注解: ①许汝玲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251. ②(日)海后宗臣.战后二十年史料――教育社会[M].日本评论社.1973.2. ③俞辛/l.浅谈日本的战后改革[J].世界历史.1980.(6). ④(日)大田尧著.王智新译.战后日本教育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