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视角下的日本职业教育体系[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日本职业教育体系由数千家小型的私营教育机构组成,是一个高度市场化、专业化的体系。由于教育机构多、学生数量少,各教育机构不得不专注于单一专业。教育专业化既避免了不同学校之间的同质竞争,又满足了公司的专业化需求。在市场细分的情况下,需要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用一个完整的学历框架将“片段”连成一个整体。日本职业教育有几点值得我们借鉴:办学主体市场化;学校发展专业化;职业教育低龄化;职业资格学历化。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日本 职业教育体系 专业化
  [作者简介]周红利(1976- ),男,河南浚县人,北京财贸职业大学,副教授,博士,探讨方向为人力资本与职业教育。(北京 101101)
  [课题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讨”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AJA110003,项目主持人:姜沛民)
  [中图分类号]G71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7)18-0021-04
  一、“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
  1978年以来,中国凭借大规模的物质资本投资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经济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2位,人均GDP超过了5000美元。在经历了30年的快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能否保持高速增长?这一问题引起了全球经济学家的关注。前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指出,2017年中国的人均GDP(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只有美国的1/5,正处于日本1951年的水平、新加坡1967年的水平、台湾地区1975年的水平、韩国1977年的水平,在同样的水平上,这些国家和地区利用后发优势维持了20年8%~9%的增长,因此中国经济在今后20年中将会继续保持8%左右的增长速度。届时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美国的2倍,人均收入也将达到美国的一半。①那么,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是否仍将延续过去依靠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与环境,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老路呢?答案是否定的。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需要引进新技术,进行产业升级,淘汰落后的技术和产业。新技术有两种载体:新设备和技术工人。新设备、新工艺是新技术的物质载体,科技人员、技术工人是新技术的人力载体。技术工人的培养是比设备投资更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没有人的投资,设备的投资就不能发挥效用。特别是中国经济已经走到重型工业化阶段,产业工人的技术水平将直接作用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1870年日本人均GNP只有英国的1/4,日语论文,美国的1/3,但是到了1989年日本人均GNP是英国的1.6倍,美国的1.1倍②。“二战”摧毁了日本经济,但是战后日本利用朝鲜战争的有利时机,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到1955年已经恢复到了战前最高水平,并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年的18年间经济总量翻了两番,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8.5%,被国际社会称为“日本经济奇迹”。70年代以后,受石油危机的作用,日本经济增速放缓,1974~1991年的17年间GDP总量翻了一番,年均增长率4.5%,但是增长速度仍然高于同期欧美等国家,所以日本人均GDP在1988年首次超过了美国。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引起了美国的恐慌,1985年美英法等国家强制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要求日元升值。由于日元的强烈升值,日本经济泡沫急剧膨胀,并最终在90年代初期破灭,日本经济进入了“失去的二十年”。1992~2017年的19年间日本经济总量只增长了14%,年均增长率只有0.7%,陷入了长期的停滞。虽然日本经济长期停滞,但是日本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失业问题,失业率长期维持在4%~5%,2017年日本经济总量仍然世界排名第3位,人均GDP排名第18位,仍然是世界最富裕的经济大国之一。日本是欧美国家之外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自然资源的匮乏反而倒逼日本重视教育,成为人力资源的强国,成为高度发达的工业资本主义强国。中国正在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历史起点上,可以从日本获得一些有益启示。
  二、日本“二战”后的职业教育体系
  日本的职业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由职业科高中承担,高等职业教育包括高等专科大学、短期学院和专修大学(参见22页图1)。2017年日本职业科高中在校生65万人,占高中在校生的19.4%;高等专科大学57所,在校生5.9万人;短期学院387所,在校生15万人;专修大学3266所,在校生65万人。此外日本还有专门从事职业培训的“各种学校” 1426所,在校生12万人;四年制学院780所,在校生62万人。在四年制学院中,丰桥技术科技学院和长冈技术科学院是专门以职业教育技术开发为目标的新型学院,以工业高中和高等专科大学毕业生为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从一年级开始学习,高等专科大学毕业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在校生在5000人左右。
  从长期变动趋势看,20世纪90年初以来短期学院、专修大学在校生数量出现了持续下降,短期学院在校生从50多万下降到了2017的14万,专修大学学生从86万下降到了65万,而“各种学校”在校生更是从1968年的147万下降到了12万,只有高等专科大学和学院的在校生保持了比较平稳的发展(参见图2)。在校生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日本人口增长率下降甚至负增长,导致高中在校生出现持续下降,高中在校生从1989年的564万持续下降到了2017年的335万。日本东北学院经济科的探讨人员发现,日本15岁以下人口已经连续31年呈下滑趋势,儿童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连续38年下降,跌至历史最低的13%。日本每100秒减少一个孩子,千年以后日本人将“灭绝”。③其次,学院的竞争也是导致职业教育学生减少的重要原因,一些职业院校被迫转变为学院。
  1.日本的职业高中。1947日本以美国为蓝本建立“六三三四”新学制,既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学院4年,同时将义务教育延长到9年。在高中阶段,取消了专门的职业教育,将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合并成为综合高中,但是该项改革受到了产业界强烈反对。1951年日本出台了《产业教育振兴法》,重新建立了专门的职业高中。   2017年日本高中生在校人数3340831人,其中普通科学生2416674人,占总人数的72.3%;职业科学生647245人,占比19.4%;其他专门学科103118人,占比3.1%;综合高中学生173794人,占比5.2%。职业高中包括农业高中、工业高中、商业高中、水产高中、医疗高中、家政高中等,培养目标是为农、工、商、水产、医疗等行业培养熟练工人和初级技术人员。从结构变化来看,职业科学生在高中生的比例是在减少的,从70年代之前的40%已经下降到了当前的20%;而普通科学生比例从60%上升到了72%以上(如23页表所示)。主要原因在于学院入学率的提高,青年人升入学院的机会增加了,1955年高中毕业生进入学院和短期学院的比例只有10.1%,而2017年这一比例提高到了53.9%。在学院升学率方面,普通高中升入学院的比例远远高于职业高中,2017年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入学院的比例是62.9%,而职业高中的学院入学率只有22.3%。除了进入学院,另外有1/4的职业高中毕业生进入专修大学的专门学校,50%的参加就业。进入新世纪以来,职业高中学生进入学院的比例出现上升趋势,接近于专修大学的入学比例。
  2.日本的短期学院。1949 年日本政府临时认可那些只能提供2~3年课程的高教机构为学院,这些学院被称为“短期学院”。同年,学院认证委员会提出了“短期学院成立标准”,1950年首次成立149 所短期学院,其中65所是战前的专科学校,占44%;39所是在新建高中和所谓多种学校基础上建设的;其余45所附属于四年制学院。最初短期学院的学科领域相当广泛,提供的家政、文学、外语、商业、经济、自然科学和工程学领域方面的课程。1950年短期学院在校15098人,其中男生9220人,占比66%。短期学院在校生规模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曾经超过50万人,但是到了2017年的时候已经下降到了14万人,而女生占到了88%。当前的专业设置也是以女生为服务对象,以家政为主体,被称为“新娘学校”或“主妇学校”。当前短期学院毕业生可以获得“短期学院士”学位,学生可以插班进入学院三年级继续学习。
  3.日本的高等专科大学。从1962年成立以来,高等专科大学(College of Technology)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从最初的19所学校发展了2017年的57所,在校生也从最初的3375人增加到了2017年的58765人,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在日本社会老龄化严重、适龄青年减少的情况下,高等专科大学的在校生数量维持在5万人以上,每年招生规模维持在10000人左右,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2017年全国有57所高专大学,在校生58765人,平均每个学校在校生1031人。高专是五年制,因此每个学校每年平均招生是200人,其中3所私立大学的年招生规模只有133人。高等专科大学以国立大学为主体,为了适应日本工业大国的需要,专业以工业为主,男生占到了85%。毕业生毕业后可以插班进入学院的工学部继续学习。
  高等专科大学在日本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国有化”水平最好的办学机构,在57所院校中有51所是国立学校,3所地方政府举办,私立学校只有3所,98%的学生在政府举办的学校。显然政府在高等专科大学的办学中具主导地位,也可以看出政府对这种5年制职业教育模式的重视。这是与日本的国情相符的,日本是一个以工业为支柱的国家,工业人才是国家经济的基石,因此政府不遗余力地支持工业人才的培养。
  4.日本的“各种学校”与专修大学。各种学校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各种各样的职业培训学校。这些学校多数不提供学历教育而是专门从事某一行业的培训,帮助学习者获得必要行业资格证书,甚至还有很多人在学院毕业或者探讨生毕业后去各种学校补习专业知识的学生。2017年日本在1392所“各种学校”中,在校生有120195人,每个学校平均在校生只有86个人。
  1975年《学校教育法》修正案要求把学习年限在一年以上,每年授课时数达到800学时,学生在40人以上的“各种学校”升格为专修学校。根据入学资格不同,专修大学分为三类:一是高等课程,以初中毕业生为对象,毕业获得高中文凭;二是专门课程,以高中毕业生为对象,毕业获得类似于短期学院的大专文凭;三是一般课程,不限学历,传授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根据日本文部省调查数据,2017年日本专修大学有3249所,总在校生650501人,平均在校生200人,其中私立院校在校生占比96%,女生占55%,高等课程注册学生6%(39698人);专门课程占比89%(578119人);一般课程占比5%(32684人)。因此可以说,专门学校是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主力军。2017年专修学生入学人数是313321人,高等课程17448(6%),专门课程264072(84%),一般课程31081人。从在校生和入学人数对比看,高等课程和专门课程平均学习年限为2年,而一般课程学习年限为1年。在2017年专门课程的入学学生中22017人是学院毕业生,其中学院毕业生17705人,短期学院毕业生3941人,高专学生355人。⑦
  1999年规定,文部科学大臣认定的专门学校,关于学制2年以上、学时1700学时以上的专修学校毕业生授予“专门士”,可以编入学院3年级继续学习;2017年关于学制4年以上,学时3400小时以上的毕业生授予“高级专门士”称号,具有与学院毕业生同等的探讨生入学资格。值得一提的“专门士”并不是学历,类似于中国的职业资格比如注册会计师、律师等。在这里,日本实际上是把专业资格与学历等同起来了。
  三、日本的职业教育经验与启示
  1.办学主体市场化。美国专家雷・马歇尔指出,日本的经济奇迹主要靠的是公司职业培训,而不是公办的职业学校。⑧这个评价是中肯的,公办院校在日本职业院校中的比例很低。2017年日本有各类高等职业学校(包括短期学院、高等专科大学、专修大学和各种学校)5136所,其中国立和公立院校只有297所,占比6%。从长期趋势看,公办职业院校比例仍然有下降的趋势,比如公办(国立和公立)短期学院最多的时候达到95所,但是2017年已经减少到了22所;国立的专修大学从190所减少到了10所;公立“各种学校”从269所减少到了9所。唯一例外的是高等专科大学以国立院校为主,在57所院校中有51所是国立院校。   政府院校比例低不意味着政府不重视职业教育,政府与市场在教育领域分工不同。政府办学侧重于教育的公平性,保证公民学习机会的平等;市场办学注重教育的效益性,强调教育投入的效益性。在日本,99%的小学、93%的初中和74%的高中学校都是政府投资兴办的。小学和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高中虽然不属于义务教育,但是当前日本的高中入学率已经超过95%,基本上普及了高中教育,具有准义务教育性质,因此政府投资于低收入家庭青年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职业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所以市场办学占据了主体地位,而且市场办学效率要高于政府办学,市场办学机制更加灵活,能够适应千变万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
  当前中国的公立高等职业院校占据了绝对优势,高职教育的市场化水平非常低,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也不利于高职教育的长期发展。中国应该逐步调整政府职业教育支出的结构,改革财政支出方式,像澳大利亚一样通过“采购”职业教育的方式投放教育投资⑨,支持私立职业院校的发展,建立竞争机制,采用市场手段督促职业院校贴近市场提高办学质量。
  2.学校发展专业化。日本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由数千家小型的私营教育机构组成的系统,高等教育机构和培训学校有5000多家,但是每个学校招生规模都比较小,比如2017年,短期学院平均在校生381人(平均每年招生人数是190人),高等专科大学平均在校生是1000人(每校每年的招生人数是200人),专修大学和“各种学校”规模更小,专修大学平均在校生是200人,“各种学校”平均在校生只有85人。关于这些“小”学校而言,有效的成本控制将是学校生存的关键。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每个教育机构只能专注于单一专业。关于日本这样一个高度专业化的社会而言,小而精确实是生存之道。也就是说日本每个职业学校都是靠“特色”而生存的。但是,日本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中国相似,就是缺乏“顶层设计”,没有一个连接职前与职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完整学历框架,所以显得零散而碎片化。在职教市场高度细分的情况下,如何将“片段”连成一个整体,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这一点上可以借鉴澳大利亚学历资格框架⑩。中国当前有1288所高职院校,多数是综合性院校,专业设置众多,每个专业招生数量庞大。这样有利于发挥规模效应,节约成本。但是我们的高等职业院校数量还是太少了,澳大利亚有2200万人,有5000家职业教育机构,日本1.2亿人,有5000多家高等教育机构,中国13亿人只有1000多家高等教育机构。机构少、规模大就造成了专业繁多而精细,学校之间的分工不够充分,传授的知识不够专业。中国工业公司正在从规模生产向精细化转变,职业院校的专业化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3.职业教育的低龄化。日本在小学就开始劳动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1958年开始日本在初中每年开设105课时职业教育选修课,让学生培养劳动精神,了解最新的公司生产技术。除了职业高中专门开设职业课,普通高中和综合高中也普遍开始职业选修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这种做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当前我国高中的入学率还不是特别高,很多学生特别是农村初中毕业生进入就业,因此很有必要在初中开始职业课程。其实,职业教育的低龄化在职业教育发达的德国更加突出,德国学生从10岁就开始分流为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职业教育的低龄化有利于促进职业生涯的专业化,因此日本和德国也是世界上职业流动最低的国家,职业的稳定性和单一性造就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力量。
  4.职业资格学历化。近年来日本出现了职业资格学历化的趋势,允许获得某种职业资格的“专门士”进入高一级院校插班学习,这实际上是承认了职业资格的能力水平,是建立一种以能力为本位而非学历本位的制度尝试,打通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链接。这有利于职业人才的多渠道成长,也有利于职业人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很值得我们借鉴。其次,日本允许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进入学院插班学习,也是拓宽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出路。当然中国当前也有“专升本”的渠道,但是比例太低,参与的本科院校太少,“升本”学生太少。从日本经验看,拓宽“专升本”渠道是可行的,值得在中国大力推广。
  除了经验,其实日本职业教育还有一点教训值得注意,那就是全日制学习脱离了公司实践,导致所学非所用。日本的职业教育以全日制为主,比如2017年规模最大的日本工业高中在校生26.4万人,全日制学生25万人,占比95%;商业高中在校生21.7万人,全日制学生21万人,占比97%。相比德国、瑞士等国家实行的是双元制,非全日制学生占比达到40%以上。11日本职业高中、专修大学和“各种学校”在规模上的萎缩与这些学校的教育偏离公司需求有很大联系,相反与公司关系密切的高等专科大学表现出了强大生命力。我们必须相信最先进的职业技术肯定是最先出现在公司里面的,专业化的技术应该在公司学习,学校应该教授通用性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双元制”教育模式仍然是我们无法摆脱的选择。
  [注释]
  ①林毅夫. 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将延续 [J].求实,2017(8):64.
  ②(日)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发展[M].毕志恒,日语毕业论文,关权,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1.
  ③健豪.日本人千年后“消失”[N].深圳特区报,2017-05-28.
  ④日本文部省.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Japan[EB/OL].http://www.ibe.unesco.org/International/ICE47/English/Natreps/reports/japan.pdf,2017-05-18.
  ⑤⑥日本文部省.学校基本调查[EB/OL].http://www.e-stat.go.jp/SG1/estat/List.do?bid=000001015843&cycode=0,2017-12-21.
  ⑦日本文部省.学校基本调查[EB/OL].http://www.mext.go.jp/component/b_
  menu/other/__icsFiles/afieldfile/2017/12/21/1329238_2_1.pdf,2017-12-21.
  ⑧(美)雷・马歇尔,马克・塔克.教育与国家财富:思考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252.
  ⑨⑩周红利.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探讨[J].教育学术月刊,2017(1):49.
  11周红利,周雪梅.瑞士的职业教育体系、管理体制及其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7(35):18-21.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