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新加坡作为率先进入世界经济发达国家行列的亚洲国家,在推进经济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他们结合本国的国情,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民族文化的精华,重构了有利于本国发展的共同价值观,形成了既具有民族特色又集东西方文化为一体的道德教育模式。本文拟对日本和新加坡道德教育的差异进行比较探讨,以期对我国的道德教育建设有所启迪。 中国论文网 一、日本道德教育的目标及内容略论 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也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纵观日本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它是一个善于吸收、消化别国文化为自己所用的民族。在古代,它着重向中国学习,受到了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在近现代,它在保有本国东方传统的基础上,着重向西方欧美发达国家学习,接受了西方“实用主义”价值观的作用。 在道德教育的目标上,日本以二战为分水岭。自明治维新前的一个多世纪开始,日本人就强烈地希望建立一个具有可与西方国家相匹敌的近代国家。自1886年明治维新以来,为实现富国强兵和建立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日本政府提出了“和魂洋才”的口号,并把它作为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所谓的“和魂洋才”是指“东洋道德、西洋艺术”,其实质就是在坚持日本传统民族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吸取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为其所用。二战以后,日语论文,日本在美国的作用下推行了民主改革,道德教育在这种大背景下,其目标和具体内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947年3月,日本制定了《教育基本法》,规定:“教育应以培养完善的人格为目的,培养热爱真理与正义、尊重个人的价值、重视勤劳与责任、富有自主精神、身心健康的国民,使其成为和平国家与社会的建设者。”为此,日本道德教育以培养具有“完美的人格”的人为目标。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经济大国的地位已经稳固,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同时,因受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民主主义、功利主义等西方文化观念的作用,日本对道德教育的目标进行了改革,提出了把日本的道德传统与西方民主主义思想融为一体的指导思想。例如1989年公布的《教学大纲》提出:“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把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畏敬之念体现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具体生活之中,为培养作为创造富有个性的文化,致力于民主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主动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出贡献的具有自主性的日本人,培养作为其基础的道德素质。”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日本道德教育的目标虽然把对于完善个性的发展等西方价值观放在首位,把“培养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理念”作为主线,但它强调个性发展要服务于社会和国家发展这一具有东方文化传统的民族精神,保持了“和魂洋才”的日本民族文化特色。 日本在学习外来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照搬,而是立足于保持日本大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合理吸收有利于本国和本民族发展的外来文化,在道德教育上坚持传统的儒家伦理思想和西方现代文化价值观相结合。1983年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明确提出:“日本要把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的思想和孔子的教导调和起来。” 日本在古代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作用,在引进和学习中国儒家思想的过程中,它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和借鉴,形成了日本本土化了的儒家道德思想。它虽然以中国儒家思想为母体,但它并非简单地复制中国的儒家思想,而是经过日本文化改造的、中国儒家伦理学说的变形物——日本化的儒学。例如,中国儒家思想最重要的五种美德是“仁”、“义”、“礼”、“智”、“信”,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仁”,它被当做是最重要的美德。而日本化的儒家思想强调的最重要的五个美德则是忠诚、礼仪、勇敢、信义、节俭,它没有吸收中国儒家思想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仁”,而是用“忠诚”代替了“仁慈”的核心地位。不仅如此,他们还改变了对“忠诚”的理解和解释,“忠诚”不再意味着对自我良心的忠诚,而更多地意味着对自己领主的忠诚乃至献出生命,强调对长者、天皇的孝顺和忠诚,对集团、国家的忠诚。 日本在吸收西方思想文化的过程中,同样立足于本国国情,采用兼蓄并收的方式加以合理应用。随着日本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受西方民主主义、自由发展、个性化教育等文化观念的作用,日本的道德教育思想也发生了变化,提出了个性教育和集团主义教育相结合的思想,鼓励发挥每个人的个性和独创性,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经济社会的竞争。1989年颁布的《教学大纲》把“尊重人的精神”作为主线。即把确信人的尊严,尊重个性的发展,作为民主社会的前提来加以重视,认为自由、平等、民主、尊重人权等基本观点,单凭法学规定是难以得到保障和实现的,只有在尊重人的精神的前提下落实到对日常生活的思想、态度之中,在具体的人际联系之中变为行动时,才能得以实现。此外,1977年修订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中指出,特别活动的培养目标是:“通过理想的集体活动,谋求身心协调发展,在发展个性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通过协作,培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的自主的实践的态度。”这正体现了日本的个性教育与西方的个性教育的区别,日本个性教育所倡导的个人发展、个人价值,是以集团价值的实现为最终目的,个人价值的实现要以集团价值的实现为前提。日本的个性教育不同于西方个性教育所提倡的个人中心主义、个人奋斗为目的的个性教育。日本的个性教育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是典型的东西方文化交汇融合的教育模式。 二、新加坡道德教育的目标及内容略论 近几十年来新加坡的经济飞速发展,逐渐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已发展成为一个朝气蓬勃的国际都会、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的“花园城市”。在其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公民道德教育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新加坡是个移民国家,国民来自中国、印度、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诸岛,不同种族带来不同的语言、文化、宗教和价值观念,组成了一个多元种族、多元语言、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国家。自独立以来,其政府及其领导人就非常重视公民的道德教育。为了彻底消除殖民时期遗留下的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和多元文化的冲突和矛盾带来的社会问题,以及抵制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过程中伴随而来的现代西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不良因素的作用,新加坡政府意识到培养国民意识的重要性,认为国家意识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新加坡人”。何谓“新加坡人”?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认为:“新加坡人是一个出生、成长或居住在新加坡的人,他愿意保持这样一个多元种族的、宽宏大量、乐于助人、向前看的社会,并时刻准备为之而贡献出自己的生命。”1990年,新加坡政府又提出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的口号,引导全体国民不分种族、宗教,为共同的新加坡民族、新加坡国家而奋斗。新加坡政府要求学校每天清晨举行升旗仪式时,学生必须背诵如下誓言:“我们是新加坡公民,誓不分种族、言语、宗教,团结一致,建设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并为实现国家繁荣与进步,共同努力。” 新加坡的道德教育思想深受儒家伦理思想的作用,它结合时代的发展赋予了它新的内涵。新加坡政府结合本国的国情和近况,对传统的儒家伦理思想进行改造,李光耀把“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作为他的治国纲领。“忠”位于“八德”之首,强调爱国、忠于国家,就是培养国民对新加坡国家的强烈归属意识和热爱新加坡的浓厚感情。新加坡化了的儒家教育思想不是简单地照搬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思想,而是以儒家伦理思想的优良传统为基础,结合新加坡这个新兴工业化城市国家的现代社会的现实加以改造和发扬光大。1991年,新加坡政府在继承儒家伦理文化的基础上公布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社会关怀,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五大价值观。新加坡以这五项共同的价值观为基本精神对公民开展道德教育。新加坡对公民开展道德教育坚持循序渐进的准则,在学校的不同阶段道德教育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差别性,如在小学阶段开展的道德教育主题活动主要涵盖品格培养、家庭联结、对学校的归属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对国家的忠诚和自豪感等五大主题。在中学阶段则是主要围绕着品格培养、家庭联系、团体精神、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传统日等五个专题开展教育活动。在学院阶段则主要通过开设一些儒家伦理课程,把共同价值观教育与国民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新加坡的道德教育成效显著,关于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秩序良好起到了重要影响。 三、比较略论及启示 通过对日本和新加坡道德教育的目标及内容的比较略论,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国家的公民道德教育具有不同之处也有共同之处。 1.不同之处 日本战前目标是“和魂洋才”,战后目标是具有完美人格的人;新加坡的目标是“新加坡人”,且各自的内涵相去甚远。笔者略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日本不论战前还是战后的道德教育都强调形成“大和魂”,这和日本历史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神国优越论密切相关;而新加坡的“新加坡人”则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新加坡移民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二,国家目标和道德教育的目标不同。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国家的发展目标具有一致性,是为实现国家目标服务的。日本战前把“和魂洋才”作为其培养目标,早期是为完成国富民强,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人物;后来则变为满足国家侵略扩张的需要,而战后的具有完美人格的人的培养目标,则体现了日本谋求从经济大国到政治大国的国家意图;新加坡的“新加坡人”目标,日语毕业论文,则是为了实现一个新建立国家的独立与发展。 2.尽管表述不尽相同,但也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 其一,都创造性地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尤其渗透着浓厚的中国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并结合本国的国情加以改造,经过改造后的儒家伦理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二,两国的道德思想都强调忠于国家,为国家服务,其实质都是为了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的政治目标服务,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第三,两国的道德教育成效显著,都有力地促进了本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3.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1)重视传统儒家伦理,汲取传统道德资源 我国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对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道德我们要正确对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批判性地继承传统道德文化,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构建具有现代特色的道德教育体系及内容,推动我国道德教育的发展。 (2)与时俱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道德教育的引导 道德教育具有阶级性,对我国来说,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对公民开展道德教育时,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因此,我国在对公民开展道德教育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全过程,更好地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影响,在全社会推动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力推动改进创新,不断增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 (3)优化道德教育环境,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环境 道德教育是一个持续的教育状态,是终生教育。新加坡和日本的道德教育,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立体道德教育网络。我国应借鉴新加坡和日本成功的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环境。首先,以家庭道德教育为基础,通过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子女教育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以学校道德教育为主阵地,学校应注重开展道德意识实践活动,培养个人良好的道德意识;再者,整合社会舆论资源,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多一些正面宣传,用一些先进事迹作用个人、激励个人;最后,要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者各自的优势和互补性,使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监督,保证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加快我国道德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 张社强.日本、韩国、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比较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探讨,2017(1). [3]黄颖.日本和新加坡道德教育的相似性及启示.教育探讨,2017(6). [4] 王帅,等.韩国、日本学校德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理论界,2017(6). [5]陈俊珂,等.日本和新加坡学校德育特色之比较.比较教育探讨,2017(12). (责任编辑 任洪钺) |